衛靈公第十五

衛靈公第十五

本篇以論道德修養、為人處世的內容為主,其中專論君子的就達!”0章。所以本篇中名言名句非常之多。全篇原文42章,本書選30章。

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

【原文】

在陳絕糧,從者病,莫能興①。子路慍見曰:“君子亦有窮乎?”子曰:“君子固②窮,小人窮斯濫矣③。”

【註釋】

①興:起。②固:固守,安寧。③窮斯濫矣:斯,就。濫,泛濫,指胡作非為。

【譯文】

孔子在陳國斷瞭糧,跟隨的人都餓病瞭,不能起身。子路憤憤不平地見孔子說:“難道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?”孔子說:“君子安守窮困,小人窮困便會胡作非為。”

【讀解】

君子安貧樂道,達觀知命,如孟子所說,雖然“無恒產”,但“有恒心”,所以能夠安守窮困,“貧賤不能移”。小人既“無恒產”,又“無恒心”,所以,一旦窮困,就會“被辟邪侈,無不為已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——窮斯濫矣!

本章文字很有文學色彩。

“莫能興”三字,摹寫孔子一行困厄,累累如喪傢之犬的情形,非常生動。“子路慍見”,一個“慍”字,突現子路性格,使我們如見其面,如聞其聲。“君子亦有窮乎?”的“亦”(也),道出千般委屈,而孔子答“君子固窮”的‘固”,與“亦”相對,不愧長者風范。《史記·孔子世傢》在“子路慍見”之前還有“孔子講誦弦歌不衰”的記載,刻畫出聖人高邈的風情,使我們目睹“君子固窮”的風度,更是印象深刻。

值得特別註意的是,這裡說孔子“在陳絕糧”,固然指的是經濟窮困,但我們理解這段文字卻不應僅僅局限於經濟窮困方面,舉凡人生挫折,事業坎坷,人到瞭窮途末路,都可以理解為“窮”的范圍。而凡是到瞭這些關頭,君子都應該具有“固窮”的胸襟和氣度,既來之,則安之,走出困境。而不應該“窮斯濫矣”,胡作非為,鋌而走險或投機取巧,甚至屈態變節,茍且偷生。

說到底,不過是一個人應當如何戰勝逆境,走出困境的問題。自古雄才多磨難,聖人尚有斷糧餓飯的時候,我們受一點窮困又算得瞭什麼呢?

《論語解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