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心的重要性

恒心的重要性

【原文】

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無恒,不可以作巫醫①。’善夫!”

“不但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子曰:“不占而已矣。”

【註釋】

①巫醫:古代用禳禱之術替人治病的人。不像後來分為卜筮的巫和治病的醫。②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”:見《周易·恒卦·九三爻辭》。或,常;承,受。

【譯文】

孔子說:“南方人有句話說:‘人如果沒有恒心,不可以做巫醫。’這話太好啦!”

《周易·恒卦》說:“沒有恒心堅持德行,就會受到羞辱。”孔子說:“這是告訴不守德行的人連卜也不必占瞭而已。”

【讀解】

在《雍也》篇裡,孔子說:“顏回嘛,他的心長期不違背仁道。其餘的學生就隻有在短時間裡做到瞭。”這是贊揚顏回有恒心堅持德行,而這種能夠堅持德行的人又太少瞭一點。所以,孔子在這裡繼續強調恒心的重要性。

人沒有恒心,連做個巫醫都不行,那還能做什麼呢?又如《易經》所說,沒有恒心堅守德行,就一定會有羞辱降臨。所以,沒有恒心的人連占卜都難以進行。一方歸結起來,沒有恒心將一事無成。相反,隻要有恒心,鐵棒磨成針。這是人所共知的簡單道理。聯系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實際,誰都會有這方面的體會可以驗證。因此,認識是不會難的,難還是難在行動上的實踐。所謂“貴在堅持”,“堅持就是勝利。”無一還是強調恒心的重要性。古往今來,道理都是一樣的。

《論語解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