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者悅,遠者來

近者悅,遠者來

【原文】

葉公問政。子曰:“近者悅,遠者來。”

【譯文】

葉公問怎樣治理政事。孔子說:“讓國內的喜悅,讓國外的人來投奔。”

【讀解】

近者悅,遠者來。

內政外交,一語囊括。

近者悅是因為國力強盛,人民安居樂業,生活蒸蒸日上;遠者來是因為聲名遠揚,外交輝煌。

朱熹說得好:“被其澤則悅,聞其風則來。然必近者悅,而後遠者來也。”(《論語集註)卷七)

所以,首先是要為人民謀幸福,增強國力,使“近者悅”。不然的話,“遠者來”是要來,但不是來投奔,而是如“八國聯軍”一般來侵略瞭。

國恥未忘。

能不使“近者悅”而後“遠者來”嗎?

《論語解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