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循善誘的藝術

循循善誘的藝術

【原文】

顏淵喟然①嘆曰:“仰夫子彌高,鉆之彌堅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。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爾②。雖欲從之,未由③也已。”

【註釋】

①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②卓爾:挺立的樣子。③未由:不知從什麼地方。

【譯文】

顏淵感嘆說:“越仰望著越覺得高,越鉆研越覺得深;眼看著它在前面,忽然又在後面去瞭。老師就是這樣善於有步驟地誘導人,用廣博的文化知識充實我,用一定的禮節來約束我,使我想停止也停止不下來。我已盡瞭自己的最大努力,似乎看到老師的學說就立在我的面前,但要想追隨它前進,卻又不知道從什麼而去瞭。”

【讀解】

這是孔門第一高足的學習體會.對老師的學說崇敬而神往,對老師“循循然善誘人”的教學佩服得五體投地,從而感到自己無論如何也趕不上老師的學問。

這裡的“循循然善誘人”就是我們今天說“循循善誘”這一成語的來歷。

就通常的意義來說,循循善誘就是指有步驟、有次序地誘導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和教學內容的邏輯關系思考問題,使學生能夠有層次、有條理地掌握教學內容,循序漸進地提高知識水平。這是一種教學的藝術。

推而廣之,循循善誘也可用於行政方面,使之成為一種領導的藝術。在這個意義上,循循善誘與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是相反的一種方式。這不是命令的方式,禁止的方式,而是引導的方式,疏導的方式,或者說,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。這種方式的好處是;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。”和風細雨,容易深入人心,從而收到較為長久的效果。

所以,無論你做老師還是做領導人,乃至於做傢長,都應該掌握循循善誘的藝術。

《論語解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