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愚民政策?

是不是愚民政策?

【原文】

子日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”

【譯文】

孔子說“老百姓,可以讓他們跟從,不可以讓他們知道是為什麼。”

【讀解】

這就像軍隊下命令一樣,目標何方,距離若幹,限什麼時候到達。或者是,沖鋒號一響便沖鋒起來,撤退令一到便撤退下去作為兵士,隻需要照命令行事就得瞭,容不得你問這是為什麼。

這就是“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”

是不是愚民政策呢?

孔子曾經說過:“中等智力以上的人,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;中等智力以下的人,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。”(《雍也》)孟子也說:“做一件事不明白為什麼要做,養成瞭習慣不知道為什麼養成,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,這樣的人就是普通老百姓。”(《孟子·盡心上》)

可見,在孔子、孟子的心目中,人的確有智力的根本不同,有的人就是隻能夠聽命於人,按領導人的指揮辦事,而不能夠和他說得清楚是為什麼。換句話說,對於普通老百姓,沒有必要,也不可能讓他們知道事事是為什麼,隻需要讓他們按規定辦事就行瞭。不然的話,惹得大傢東想西想,不能安心做事,產生出社會不安定因素。

這就是孔孟的認識--不是要愚民,而是因為民本身的素質如此,所以要針對其特征來進行統治。

在這個意義上,說它是愚民政策也未嘗不可吧,而沒有必要想盡辦法去為“孔孟之道”翻案,說這兩句話應該斷句為:“民可,使由之;不可,使知之。”或者:“民可使,由之;不可使,知之。”

《論語解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