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義不為是膽小鬼

見義不為是膽小鬼

【原文】

子曰:“非其鬼①而祭之,諂②也;見義不為,元勇也。”

【註釋】

①鬼:這裡指死去的祖先。②諂:諂媚。

【譯文】

孔子說:“不是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,這是諂媚;遇見正義的事卻不挺身而出,這是怯懦。”

【讀解】

應該見義勇為的事你不去做,不應該祭祀的你卻去祭祀,用老百姓的話來說,你是“當做不做,豆腐放醋。”用四川的方言來說,你是個“二百五”。

在古人看來,不應該祭祀的卻去祭祀叫做“婬祀”。婬祀的目的是媚神求福,拍人傢祖宗的馬屁,所以聖人不齒,君子不為。

相反,“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”,見到車匪路霸應挺身而出;見到女青年落水應義無反顧,不待脫衣就跳下水去,救命要緊。否則,你就是膽小鬼一個。

《論語解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