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也為難
我們看瞭歷史就懂,皇帝面前的奸臣,在歷史上看來是奸臣,在當時看不是奸臣,奸臣是那麼容易看出來的?看出來還叫奸臣?所有的奸臣在當時做得比忠臣還要好,奸臣不是都做壞事的喲,也要做好事的。歷史上奸臣本事大,拿唐朝來講,唐明皇很瞭不起,他前面用的宰相都是第一流的人材,後來用瞭一個壞宰相叫李林甫,用瞭十九年,唐明皇逃難,楊貴妃吊死,安祿山造反,等於說是李林甫害的。
唐明皇逃難騎在馬上的時候,當然皇帝逃難像慈禧太後一樣很可憐瞭,肚子餓瞭老百姓給她一點紅薯吃,吃瞭以後問:“這是什麼東西呀?這麼好吃?!”唐明皇也有過這種事,當時身邊左右沒有人,隻有一個故臣跟著,這個半大的大臣就問:“皇上,你也做瞭幾十年皇帝,哪幾個宰相是好人?”唐明皇就說哪個哪個是好人,跟在旁邊的臣子一聽,皇上一點都不糊塗:“皇上你都很清楚呀?”“我當然清楚瞭,李林甫這個傢夥是個壞透瞭的人。”“皇上你也知道他壞啊?那你怎麼還用他呢?用得把國傢都亡瞭。”唐明皇說:“你不懂,不用他我用誰呀?”這句話大傢不懂瞭,當瞭領袖就會懂。
譬如乾隆用和珅,大傢都說皇上不該用這個人。乾隆也實在瞭不起,隻有這麼一個壞人在身邊,皇上也要玩啊,也有不好辦的地方,譬如皇上想吃香蕉,這種事總不好叫大臣、將軍去辦吧;下一個條子,算不定今天集市上就要爆炒,五十塊才能吃到一根香蕉。跟和珅一講,一毛錢就買到瞭。皇上偷偷一吃,也沒有人看見。皇上吃東西也是不能當著大傢隨便吃的,當皇上很苦的。所以大傢講和珅的不對,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壞人,但他說:“你們真是不懂,皇上不好當,好人我都用瞭,你們總要留一個壞蛋給我玩玩吧。”當皇帝的說這個話,真是說絕瞭,你們老是叫我一天到晚當皇帝,坐在那裡作菩薩,這個日子很不好過呀!
難堪人情
孔子繼續訓話:
若唯無詔,王公必將乘人而鬥其捷。
顏回你跑去見衛靈公,寫個報告拿個名片,在門房那裡登個記,見不見得到還不知道呢。除非皇帝有詔書,命令你去見他。“詔”就是皇帝的命令。皇帝沒有下詔書要見你,你跑去見皇帝,皇帝左右的這一班政治上的大臣,現在不是什麼“長”,就是什麼“員”,古代的官職是尚書,大夫等等,左右大臣看到你這個年青人,尤其曉得你是我孔老二的學生,妒忌心就來瞭,“王公必將乘人而關其捷”,乘機會就鬥爭你,就整你,這是必然的。譬如孔子周遊列國都被擠走瞭,孟子去見梁惠王也被擠跑瞭,就是“王公必將乘人而關其捷”。所以古人有句名言,也是我常告訴同學們人生哲學的道理:“士無論賢愚,入朝則必遭讒:”一個知識分子、讀書人,不管你好與壞,賢人或者愚人,隻要你進朝來,大傢就妒嫉。等於現在青年同學,剛剛大學畢業進入公司,你一個新的小職員進來,老的同事一定“斜眸而視之”,眼睛斜著看人一看,總要整你兩下的,雖然不整你呀,也要看看你,稱稱你的份量。“女無論美醜,入宮則必遭嫉。”女性不論漂亮不漂亮,隻要到瞭皇帝面前,皇帝一寵幸她,其它宮女就妒嫉瞭:這要命瞭,給她搶走瞭。
古今歷史上這類事例很多。宋朝歷史上有個宰相叫呂蒙正,他沒有得志的時候,兩夫妻窮得一塌糊塗。過年祭灶神,所謂一柱清香一縷煙,什麼什麼送灶神上西天就是他作的,他說現在的文章不值錢,所以菩薩上天你盡管上天,我也隻有點一柱香來送送你,因為沒有錢來拜你。那個時候他自己去砍柴謀生,帶點便當帶個鬥笠,碰上下雨就接點雨水泡便當吃。後來當瞭宰相,有一次下雨出門,譢的參謀雨傘沒打好,雨滴到手上,手就貴瞭,他就罵參謀怎麼這麼不小心,回到傢都還在發脾氣。夫人就說:相公啊,想當年你在山上砍柴的時候,雨水泡便當吃,手都不會青,怎麼現在一點雨就滴青瞭?夫人一講,呂蒙正傻瞭:啊!人不能富貴,富貴會墮落,自己已經墮落瞭。呂蒙正當宰相第一天上朝,宰相是皇帝之下第一人瞭,所謂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,文官武將排成兩排站好瞭,他最後再走進來,旁邊有人罵:“什麼窮小子,倒當起宰相來瞭。”呂蒙正聽到瞭也不管,一直朝前走過去,後面跟著的人聽到瞭,對他說:“誰講的?看看。”“不回頭看。”開會下來那個人就問:“人傢罵你,你怎麼叫我不要回頭看?”“第一次上朝嘛,人傢總是有點不高興,罵一句也是有的。我們修養沒有那麼高,你回頭一看知道是什麼人罵的呀,心裡就忌恨瞭,將來在一起做事就不好辦瞭。所以是什麼人罵的,就不要管瞭。”這就是道德的修養,年青人要記祝所以呂蒙正在宋朝始終做太平宰相,國傢的事治理得好好的。
所以說,一個人到瞭某一個階段,不要說是做官,你到公司做一個小職員,老職員都還要看看你的,“必將乘人而關其捷,”跟你鬥一鬥,看看你敏捷不敏捷,靈光不靈光。
而目將熒之,而色將平之,口將營之,容將形之,心且成之。
孔子說顏回你一到建國呀,衛靈公左右的人一定找機會跟你鬥一下。“而目將熒之,”每個人看到新來的,那個眼睛怎麼樣呢?瞄他一下,看別人過去瞭,眼睛一眨一眨的表示怪相,‘哼’的一聲,“而色將平之,”色就是態度,表面上的樣子還很好看,“啊,老兄好,請坐嘛。”心裡頭兩樣,眼睛也兩樣。表面上對你講得很好聽,轉過來就講:“老王啊,你看那傢夥怎麼怎麼……”一定是“口將熒之”。“容將形之,”然後下來以後,大傢就批評開瞭,今天一個新簽到的,這個傢夥楞頭楞腦的,不知道他耍什麼寶。“心且成之,”心裡面成見就來瞭。這裡寫社會上人與人之間,真是寫得透頂瞭,連細節都描寫出來瞭。處在人世間這個社會環境裡,經莊子這麼一描寫啊,皮都剝掉瞭,這些內容好難看啊,這就是人情。
是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,名之曰益多。順始無窮,若殆以不信厚言,必死於暴人之前矣!
所以你到瞭衛靈公面前結果是什麼呢?孔子好象有神通似的早已經看到瞭,等於以火去救火,火越燒越大,用水去救水,水越流得厲害。拿現代話來說,顏回你太多事瞭。孔子說我告訴你,上面形容的大傢對你“而目將熒之,而色將平之”,眼睛斜看看你,表面上的顏色好象還客氧,“口將熒之,容將形之,心且成之”,嘴裡評論你,心裡產生成見,最後形成一個很不好的書面,這對你有什麼好處呢?沒有好處。這樣順著發展下去,你的前途有限,後患無窮。如果你不信我這個老師的好話,你必定死於暴虐的皇帝面前。“暴”不是暴露,是暴虐的意思。
我們要知道,孔孟儒傢的話等於是幕前的。譬如今天我們開會,或者結婚的禮堂,戲劇的前臺,幕前一定是弄得好好的,要莊嚴肅穆,這是儒傢。道傢不是這樣,道傢專門拉開幕後給你看,幕後一拉開不能看啊,什麼垃圾啦,雜物啦都在裡面,所以道傢老莊的話就等於幕後。那麼道傢講的道理對不對呢?也全對。幕前幕後我們都要懂,如果不懂的話,學道傢會學壞瞭。懂瞭幕後,才知道站在幕前應該怎麼站。所以儒道兩傢一定要透徹瞭,才懂得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