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尚志

士尚志

【原文】

王子墊①問曰:“士何事?”

孟子曰:“尚志。”

曰:“何謂尚志?”

曰:“仁義而已矣。殺一無罪非仁也,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。居惡在?仁是也;路惡在?義是也。居仁由義,大人之事備矣。”

【註釋】

①王子墊:齊王的兒子,名墊。

【譯文】

王子墊問道:“士做什麼事?”

孟子說:“使志行高尚。”

王子墊問:“使志行高尚指的是什麼?”

孟子說:“仁和義罷瞭。殺死一個無罪的人,是不仁;不是自己的東西卻去占有,是不義。居住的地方在哪裡?仁便是;道路在哪裡?義便是。居於仁而行於義,大人的事便齊備瞭。”

【讀解】

所謂大人的事齊備瞭實際上是指大人的修養就夠瞭。這裡的“大人”指一般意義上的君子,也就是士人。

“士尚志”,士人的修養就在於使自己的志行高尚。而高尚的標準就是“居仁由義”。這一段其實並沒有什麼新的東西,還是孔、孟所一貫呼籲的“仁義”二字,還是強調士人作為一個特殊階層的修身精神。

不過,“士尚志”言簡意賅地概括瞭對士人的要求,給人的感覺,好像士人的“專業”就是“尚志”而施行仁義,失去瞭這一點,士人也就不成其為士人瞭一樣。由此影響到後世的讀書人一直把“尚志”作為自己的精神寄托,把“仁”、“義”作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。而“尚志”一詞,也成為儒學的一個重要概念,成為人們所熟知的一個詞語,甚至為很多人的名字所采用。。

《孟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