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3 自知、自愛

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。

人民不再害怕統治階級的死亡威脅的時候,統治階級所真正害怕的事情也就到來瞭。

這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。法律本來是對付社會上那些損害人民利益的不法之徒的,當法律成為剝削和壓迫人民,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時,法律本身就代表瞭邪惡。一旦人民不堪承受剝削和壓迫,向反動勢力以死抗爭的時候,統治階級的末日也就到來瞭。

無狎其所居,無厭其所生。

夫唯不厭,是以不厭。

狎:親十昵而無法留戀。這裡是指因生活所迫無法留戀傢鄉。

這句是說:不道的昏君呀,你們不要使百姓背井離鄉,不要讓人民因生活無望而厭棄生命。隻有百姓不厭棄自己的生命,才能不厭棄你們!

哪裡有壓迫,哪裡就有反抗。當人們一旦感到生活無望,生不如死的時候,就會以死相拼,去反抗腐朽的統治階級。縱觀歷史,不論是十奴十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,國傢分分合合,每一個王朝都不是永久的。反動統治一旦出現無法挽回的政治危機,就會被一個新的朝代所代替。這一歷史現象產生的根源就在於統治者“以智治國”,實行利己主義。隻有實行“無為之治”,讓權利永遠屬於人民,社會才能永遠安定,人民才會永遠富足。

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,自十愛十不自貴。

故去彼取此。

自知不自見:知真我而忘自我。聖人自知則知人,知人則“以百姓之心為心”,實行樸治,而不以自我之見去治理天下。和“自知”相對的就是“自見”,自見是自我之智。以自我之智治國,就是讓自我意志居於支配地位,實行獨十裁統治。聖人自十愛十則十愛十人,十愛十人則以民為貴。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,自然可以獲得人民的十愛十戴。和“自十愛十”相對的是“自貴”,自貴就是貴自我。以自我為貴,就會壟斷權力,獨霸天下。這又成為人們狎其所居,厭其所生的禍根。

自知、自十愛十,是超越瞭功名利祿的最高的人格形象。所以,聖人取自知、自十愛十,舍棄自見、自貴。

本章是政治論。歌頌瞭聖人的自知、自十愛十精十神,鞭撻瞭專制統治者的自見、自貴作風。並告誡統治者,不要無視人民的力量,否則,必被人民打翻在地。

《道德經解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