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之心為心。
聖人:神聖法律的代言人。無常心:無永久不變之心。聖人無常心,則法無不變之法。
以法治國,聖人之心就是治國之法。治國之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,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革,變革的依據就是“百姓之心”。“以百姓之心為心”,法律才能始終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。“以百姓之心為心”,說明憲法的立法權屬於人民,聖人的職責就是利用憲法所賦予的權力為人民謀福利。
“以百姓之心為心”,是老子發自肺腑的正義的呼喚,蘊涵的是民十主法治思想,專制統治者決不會“以百姓之心為心”。綜觀歷史上政治傢的名言,皆莫能超之。
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;
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
善者:有道德知識的人。善之:友好地對待他們。信者:信譽高、有知名度的人。信之: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。
前一句的意思是說,對於那些有道德知識的人,要善意相待,對於那些沒有道德知識的人,同樣要善意相待,這種善才是合乎道德的。句中體現瞭老子的人人平等思想。後一句的意思是說,對於那些知名度高的專傢、學者,要誠懇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,對於沒有社會地位的平民百姓,也要誠懇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,善於聽取不同的聲音才是合乎道德的。這是老子的“兼聽則明,偏信則暗”的辨證思想,其潛音就是言論自十由。人人平等,言論自十由,是民十主思想的主要標志。
聖人在天下,歙歙焉;
為天下,渾其心。
上一句是就聖人的修道治身而言。聖人在沒有被推舉為統治者的時候,不停地探尋大道,修養自我,以待時機。歙歙焉:心斂意欲使真息運轉,體現瞭聖人追求渾然忘我的天人合一的十精十神境界。下一句是就聖人的行道治國而言。聖人治身渾心於道,治國則渾心於民,和百姓心連心,體現瞭聖人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。
百姓皆註其耳目,聖人皆孩之。
其:指代聖人。耳目:指代國傢公務員。孩之: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他們。
這一句的含義是,統治者要加強監督機制,把各級政十府官員置於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,對待政十府官員要像傢長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嚴格要求,隻有用不斷完善的法律法規去制約他們,才是真正地關心和十愛十護他們。“傢有傢規,國有國法”,沒有法律制約的官員,徇私舞弊、貪贓枉法就再所難免。政十府官員產生腐敗,雖然有他們的自身因素,但是,作為一國的統治者就像一傢之長一樣,傢中的子女出瞭問題,作傢長的同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,至於出現集體腐敗,則是人事制度不健全的標志,最高統治者應付主要責任。
本章集中體現瞭老子的民十主立法、人人平等、言論自十由以及民十主監督思想。這些都是健全法治的主要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