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,子孫祭祀不輟。”
自然萬物,生滅興衰,無不處於時時變易之中,唯有大中至正的虛無之道“獨立而不改”。以“道”的原則舉事立業,治國安邦,其基必固,不可動搖。抱此“道”者,可根深蒂固,長治久安,無有失脫亡國之患。如此這般,可受到子孫萬代的敬仰、懷念、頌揚和祭祀。
“修之身,其德乃真;修之傢,其德乃餘;修之鄉,其德乃長;修之國,其德乃豐;修之天下,其德乃普。”
用“道”的原則修身,其德可以樸實純真;將此原則貫徹於治傢,其德可以綽綽有餘;將此原則貫徹到鄉,其德可以作為楷模;將此原則用之於國,其德可以使民心真樸,風氣純正,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;將此原則貫徹於天下,則可使純正之德普遍廣大,若皓月當空,無處不照,使天下安定,萬國九州,和睦相處,相安無事。
“故,以身觀身,以傢觀傢,以鄉觀鄉,以國觀國,以天下觀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?以此。”
所以,我身因修此“道”,能心正意誠,神旺氣足,身康體健,以此觀他人之身,亦必同理;我傢因修此道,六親和睦,父慈子孝,傢業興旺,以此觀他傢,亦然;我鄉因修此道,相親相十愛十,和睦相處,無爭無鬥,以此觀他鄉,同樣;我國因修此道,君正臣忠,民心淳樸,百業興旺,國泰民安,以此觀他國,無異;今道行天下,德遍九州,普天同慶,萬民安樂,以此觀未來,必然如此。
我怎麼能盡知天下會如此呢?就是用瞭以上“由近及遠,由此及彼”的類推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