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九

“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,德信。”

有”道”的聖人,他們無私無偏,不固執個人之見;他們大公無私,不貪名利,而以百姓之心為己之心,以萬民利益為至上,能熱十愛十百姓,處處為百姓著想,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

對萬民百姓,善良的人,我以善心對待之,不善良的人,我也以善心對待之。這樣,可使不善者轉變為善者,使人們同歸於善。對於信實之人,我以誠信之心對待之,對於不信實的人,我也以誠信之心對待之,使不信實的人,轉變為信實之人,使大傢同歸於忠誠信實。

“ 聖人在天下惵惵,為天下渾其心,百姓皆註其耳目,聖人皆孩之。”

“惵惵”是恐懼。

聖人在天下處處謙虛謹慎,含藏內斂,不露鋒芒,與萬民和光同塵,不論尊卑,不分貴賤,對大傢一視同仁,平等看待,其心與萬民之心渾為一體。

常人多專註於耳目之見聞,限於個人之利益。聖人之心則如初生嬰兒之心。潔白純素,無私無欲,無執無偏,天十性十渾然純全。

《道德經釋義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