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二十八·針灸下 消渴第一

一十二法,論一首

消渴咽喉幹,灸胃下俞三十穴十各百壯,在背第八椎下橫三間寸炙之。

消渴口幹,不可忍,小腸俞百壯,橫三間寸灸之。

消渴咳逆,灸手厥十陰十,隨年壯。

消渴口幹,灸胸堂五十壯。

又,灸足太十陽十五十壯。

消渴,口幹煩悶,灸足厥十陰十百壯。

又,灸十陽十池五十壯。

建氏灸消渴法∶初灸兩手足小指頭及項椎,隨年壯。

又,灸膀十胱俞橫三間寸,灸之各三十壯,五日一報之。

又,灸背脾俞下四寸,俠脊梁一寸半二十穴十,隨年壯。

論曰∶灸上諸十穴十訖,當煮白狗肉作羹汁,飲食不用薑醬豉,可用蔥薤隨意。當煮肉骨汁,作淡羹可食肉,當稍漸進,忌食豬肉,法須二百日乃善。

又,灸腎俞二十穴十並腰目,在腎俞下三寸俠脊兩旁各一寸半,以指按陷中。

又,關元俠兩旁各二寸一處。

又,十陰十市二十穴十在膝上,當伏兔上三寸臨膝取之。

曲泉、十陰十谷、十陰十陵泉,復溜,凡此諸十穴十,斷小十便利大佳,不損十陽十氣,亦雲止遺尿也。太、中封、然谷、太白、大都、趺十陽十、行間、大敦、隱白、湧十泉,凡此諸十穴十各一百壯,腹背兩腳凡三十七十穴十,其腎俞、腰目,關元、水道可灸三十壯。五日一報之,各得一百五十壯,佳,湧十泉可灸十壯。大敦、隱白、行間可灸三壯,餘者悉七壯,皆五日一報之。滿三灸可山也。若灸諸十陰十不瘥,可灸諸十陽十,諸十陽十在腳表宜審用之,無有不驗,造次則並灸肺俞募,按流註孔十穴十,壯數如灸十陰十傢法。

灸小十便數而少且難,用力輒失十精十,此方萬驗也。令其人舒兩手合掌並兩大指令齊,急十逼十之令兩爪甲相近,以一炷灸兩爪甲本肉際,際方後自然有角。令炷當兩角中小侵入爪上,此兩指共當一炷也。亦灸腳大指與手同法,各三炷。經三日又灸之,此法甚驗。

《千金翼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