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一十六首
幹地黃湯
主產後兩脅滿痛兼除百病。
幹地黃 芍藥(各二兩) 生薑(五兩) 當歸 蒲黃(各三兩) 桂心(六兩) 大棗(二十枚,擘) 甘草(炙,一兩)
上八味, 咀,以水一鬥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
芍藥湯
主產後腹痛。
芍藥(四兩) 茯苓(三兩) 人參 幹地黃 甘草(各二兩)
上五味, 咀,以清酒兼水各六升,煮取三升,分服日三。
豬腎湯
治產後腹痛。
豬腎(一枚) 茱萸(一升) 黃 當歸 芎 人參 茯苓 幹地黃 (各二兩) 生薑(切) 濃樸(炙) 甘草(炙,各三兩) 桂心(四兩) 半夏(五兩,洗去滑)
上一十三味, 咀,以水二鬥煮豬腎令熟取一鬥,吹去肥膩,納藥又以清酒二升,煮取三升,分為四服,日三夜一服。
又方∶羊肉(一斤半) 蔥白(一斤) 幹薑 當歸 桂心(各三兩) 芍藥 芎 幹地黃甘草(炙,各二兩)
上九味, 咀,先以水二鬥煮肉取一鬥,去肉納藥,煎取三升,分為四服,一日令盡。
吳茱萸湯
主婦人先有寒冷胸滿痛,或心腹刺痛,或嘔吐,或食少,或腫,生後益劇,或寒,或下更劇,氣息綿 欲絕,皆主之。
吳茱萸(二兩) 防風 桔梗 幹薑 幹地黃 當歸 細辛 甘草(炙,各半兩)
上八味, 咀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五合,分為三服。
緩中蔥白湯
主產後腹痛少氣蔥白 當歸 人參 半夏(洗去滑) 細辛(各二兩) 天門冬(去心) 芍藥 幹薑 甘草(炙,各六兩) 生地黃(取汁) 吳茱萸(各一升)
上一十一味, 咀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一服一升,日夜服之令盡。
羊肉當歸湯
主產後腹中、心下切痛,不能食,往來寒熱,若中風乏氣力方∶羊肉(三斤,去脂) 當歸(二兩) 黃芩(一方用黃 ) 芎 防風(各一兩,一方用人參) 生薑(五兩) 芍藥 甘草(炙,各三兩)
上八味, 咀,以水二鬥煮肉,取一鬥,出肉,納諸藥煎取三升,分為三服。
蒲黃湯
主產後餘疾,胸中少氣,腹痛頭疼,餘血未盡,除腹中脹滿欲絕方∶蒲黃 生薑 生地黃(各五兩) 芒硝(二兩) 桃仁(二十枚,去皮尖) 芎 桂心(各一兩) 大棗(十五枚,擘)
上八味, 咀,以水九升,煮取二升五合,去滓,納芒硝,分為三服,良驗。
敗醬湯
主產後疾痛引腰腹,如錐刀刺方∶敗醬(三兩)
上一味,切,以水四升,酒二升微火煎取二升,適寒十溫十,服七合,日三,食前服之大良。(《千金》有桂心、芎 各一兩半,當歸一兩為四味。)
芎湯
主產後腹痛。
芎 二兩 女萎(五分) 黃芩 前十胡十 桃仁(去皮尖) 桂心(各一兩) 芍藥 大黃(各一兩半) 蒲黃(五合) 生地黃(切,一升半) 甘草(二兩,炙) 當歸(三兩)
上一十二味, 咀,以水一升酒三升合,煮取三升,分為四服,日三夜一服。(《千金》有黃 ,無黃芩。)
獨活湯
主產後腹痛,引腰脊拘急方∶獨活 當歸 芍藥 生薑 桂心(各三兩) 大棗(一十枚,擘) 甘草(二兩,炙)
上七味, 咀,以水八升煮取三升,分三服,相去如十裡久,再進之。
芍藥黃湯
治產後心腹痛方∶芍藥(四分) 黃 (三兩) 白芷 桂心 生薑 甘草(炙,各二兩) 大棗(十枚,擘)
上七味, 咀,以酒並水各五升,合煮取三升,空腹服一升,日三服。(《千金》有人參、當歸、芎 、地黃、茯苓為十二味。)
桃仁芍藥湯
治產後疾痛方∶桃仁(半升,去尖皮) 芍藥(三兩) 芎 當歸 幹漆(熬) 桂心 甘草(炙,各二兩)
上七味, 咀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分為三服,服別相去一炊久,再服。
單行茱萸酒
治產後腹內疾痛方∶吳茱萸一升以酒三升,漬一宿,煎取半升,頓服之,亦可再服之。
單行桂酒
主產後疾痛及卒心腹痛方∶桂心(三兩) 切,以酒三升煮取二升,分為三服。
單行生牛膝酒
主產後腹中甚痛方∶生牛膝根五兩切,以酒五升,煮取二升,分為二服,若用幹牛膝,須以酒漬之然後可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