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第四·本草下·米谷部

二十八味

十胡十麻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傷中虛羸,補五內,益氣力,長肌肉,填髓腦,堅筋骨,療金瘡,止痛,及傷寒十溫十瘧,大吐後虛熱羸困。久服輕身不老,明耳目,耐饑十渴,延年。以作油∶微寒,利大腸,胞衣不落;生者∶摩瘡腫,生禿發。一名巨勝,一名狗虱,一名方十莖十,一名鴻藏。葉名青 ,生上十十黨十十川澤。

味甘,寒,無毒。主五臟邪氣,風寒濕痹,益氣,補腦髓,堅筋骨。久服耳目聰明,不饑不老,增壽。巨勝苗也。生中原川谷。

味辛,平,有毒。主五勞七傷,利五臟,下血,寒氣,破積止痹,散膿。多食令人見鬼狂走。久服通神明,輕身。一名麻勃,此麻花上勃勃者。七月七日采,良。

麻子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補中益氣,中風汗出,逐水,利小十便,破積血,復血脈,十乳十婦產後餘疾,長發。可為沐藥。久服肥健不老,神仙。九月采,入土者損人,生太山川谷。

飴糖

味甘,微十溫十,主補虛乏,止渴去血。

大豆黃卷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濕痹,筋攣,膝痛,五臟胃氣結積,益氣,止毒,去黑 ,潤澤皮十毛十。

生大豆

味甘,平。塗癰腫。煮汁飲,殺鬼毒,止痛,逐水脹,除胃中熱痹,傷中淋露,下瘀血,散五臟結積,內寒,殺烏頭毒。久服令人身重,炒為屑。味甘,主胃中熱,去腫除痹,消谷止腹脹。生太山平澤,九月采。

赤小豆

味甘酸,平,無毒。主下水,排癰腫膿血,寒熱十熱中,消渴,止瀉,利小十便,吐逆猝 ,下脹滿。

味苦,寒,無毒。主傷寒,頭痛寒熱,瘴氣惡毒,煩躁滿悶,虛勞喘吸,兩腳疼冷。又殺六畜胎子諸毒。

大麥

味咸,十溫十,微寒,無毒。主消渴,除熱,益氣調中。又雲∶令人多熱,為五谷長

味甘,微寒,無毒。主輕身除熱。久服令人多力健行;以作 ∶十溫十,消食,和中

小麥

味甘,微寒,無毒。主除熱,止躁渴,咽幹,利小十便,養肝氣,止漏血,唾血;以作曲∶十溫十,消谷止痢;以作面∶十溫十,不能消熱,止煩。

青粱米

味甘,微寒,無毒。主胃痹,熱中消渴,止瀉,利小十便,益氣補中,輕身長年

黃粱米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益氣,和中止瀉。

白粱米

味甘,微寒,無毒。主除熱,益氣。

粟米

味咸,微寒,無毒。主養腎氣,去胃脾中熱,益氣。陳者∶味苦,主胃熱,消渴,利小十便。

丹黍米

味苦,微十溫十,無毒。主咳逆,霍亂,止瀉,除熱,止煩渴。

味苦,無毒,主寒中,下氣,除熱。

秫米

味甘,微寒。止寒熱,利大腸,療漆瘡。

陳廩米

味咸酸,十溫十,無毒。主下氣,除煩,調胃止瀉。

味苦甘辛,大熱,有毒。主行藥勢,殺百邪惡毒。

腐婢

味辛平,無毒。主 瘧寒熱,邪氣瀉痢,十陰十不起,止消渴病,酒頭痛。生漢中,即小豆花也,七月采,十陰十幹。

扁豆

味甘,微十溫十。主和中,下氣。葉∶主霍亂,吐下不止。

黍米

味甘,十溫十,無毒。主益氣,補中,多熱,令人煩。

粳米

味甘苦,平,無毒。主益氣,止煩止瀉。

稻米

味苦,主十溫十中。令人多熱,大便堅。

稷米

味甘,無毒。主益氣,補不足。

味酸,十溫十,無毒。主消癰腫,散水氣。殺邪毒。

味咸酸,冷利。主除熱,止煩滿。殺百藥,熱湯及火毒。

食鹽

味咸,十溫十,無毒。主殺鬼蠱,邪疰,毒瓦斯,下部 瘡,傷寒寒熱,吐胸中痰 。止心腹猝痛,堅肌骨。多食傷肺,喜咳。

《千金翼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