腺病毒(Adenovirus)是一群分佈十分廣泛的DNA病毒。能引起人類呼吸道、胃腸道、泌尿系及眼的疾病。少數對動物有致癌作用。
一、生物學十性十狀
腺病毒顆粒直徑60~90nm,沒有囊膜,20面體立體對稱,衣殼由252個克微粒組成,其中240個殼微粒是六鄰體(Hexon),具有組特異十性十α抗原。位於20面體頂端的12個克微粒是五鄰體(Penton)。每個五鄰體由基底和伸出表面的一根末端有頂球的纖維組成。基底具有毒素樣活十性十,能引起細胞病變,並使細胞從生長處脫落,具有同組共有的β抗原。纖維與病毒凝集大白鼠或恒河猴紅細胞的活十性十有關,是型特異十性十γ抗原所在。核酸為以股線狀DNA,分子量20~30×106道爾頓。腺病毒分為感染鳥類和哺十乳十動物的兩個屬。人類腺病毒根據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十性十質分為A~G7組,每一組包括若幹血清型,共42型。根據對猴和大鼠紅細胞的凝集能力又分為Ⅰ~Ⅳ組。見表24-5。
表24-5 人類腺病毒分類及致病十性十
組 | 血清型 | 紅細胞凝集 | 人十體疾病 | 對新生倉鼠致病十性十 | |
組 | 紅細胞來源及凝集程度 | ||||
A | 12、18、31 | Ⅳ | 猴(一)大鼠(一) | 強 | |
B | 3、7、14 | Ⅰ | 猴(完全) | 咽結合膜熱 | |
7、14、21 | 急十性十呼吸道感染 | 弱 | |||
3、7 | 肺炎 | ||||
11、21 | 出十血十性十膀十胱炎 | ||||
34、35 | 肺炎 | ||||
(16) | |||||
C | 1、2、5、6 | Ⅲ | 大鼠(部分) | 幼兒急十性十發十熱十性十咽炎 | 無 |
淋巴細胞隱十性十感染 | |||||
D | 8、14、17 | Ⅱ | 大鼠(完全) | 流行十性十角膜結膜炎 | |
(9、10、13、15、17、20、22~30、32、33、36、38、39、42) | 宮十頸炎、尿道炎 | 無 | |||
E | 4 | Ⅲ | 大鼠(部分) | 急十性十呼吸道感染、肺炎 | 無 |
F、G | 40、41 | Ⅱ、Ⅳ | 胃腸炎 |
*括弧中型別的一般不致病
人類腺病毒不能在雞胚中增殖,上皮樣人細胞系HeLa細胞和人胚原代細胞培養最敏十感,能引起細胞腫脹、變圓、聚集成葡萄串狀的典型細胞病變。腺病毒對酸堿度及十溫十度的耐受范圍較寬,36℃7天病毒感染力無明顯下降。對脂溶劑和酶類均抵抗作用,但56℃30分鐘可將其滅活。
二、致病十性十與免疫十性十
人腺病毒中部分型別有致病十性十,最常的是1~7型。幼兒急十性十上呼吸道感染約5%由腺病毒引起,成十人感染很少發生於呼吸道。腺病毒致病情況見表24-5。傳播以糞一口為主途徑,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污染物品傳播。病毒在咽、結膜尤其是小腸上皮細胞內增殖,偶爾波及其他臟器,隱十性十感染常見。疾病一般為自限十性十,感染後可獲得長期持續的型特異十性十免疫力,中和抗體損傷作用重要。A、B組病毒在某些新生動物可誘發腫瘤,對人未發現致癌作用。
三、微生物學檢查
(一)病毒分離
自急十性十期病人咽、直十腸、結膜等處采取標本,迅速接種敏十感細胞,根據特征十性十細胞突變及抗原十性十鑒定病毒。
(二)血清學檢查
取急十性十期和恢復期血清進行補體結合試驗,抗體升高4倍或以上,可判斷為近期感染。中和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可定型別。
四、防治原則
因存在許多健康帶毒者,隔離病人對防止腺病毒傳播幾乎無效。第4型減毒活疫苗在美國軍隊中度用效果良好。疫苗就保證無致癌危險。因此,研制高純度的亞單位疫苗是今後的主要任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