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躁狂抑鬱性精神病】發病原因+癥狀+預防+治療方法

躁狂抑鬱十性十精十神病,簡稱躁鬱癥,在醫學上又稱為情感十性十精十神病,是一組以情感活動過度高漲或低落為基本特征的疾病。本病為躁狂或抑鬱反復發作,或十十交十十替發作,早期癥狀可能出現在青壯年時代,由於遷延若幹年,經久不愈而成為慢十性十,因此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。

【發病原因】

關於本病的具體發病原因,並不十分清楚,根據資料歸納,可概括為以下內容:

1.遺傳因素。國內外有關研究資料,提示本病的傢族遺傳傾向較為明顯。國內資料表明,本病患者有十精十神病傢族史者可高達30%~41.8%;國外群體調查資料,一級親屬成員中本病的患病率:同胞為12.3%,父母為7.4%,子女為9.4%,比一般居民高30倍左右。不過,有關遺傳方式尚無定論。

2.十性十格基礎。大部分躁鬱癥患者的病前十性十格具有好十十交十十際,富於同情心,多行動而好幻想,興趣廣泛,情緒不穩,容易過於喜悅或憂鬱等特點,稱之為環十性十性十格或外向十性十格。

3.十精十神因素和軀體因素。躁鬱癥在首次發病前或再次發作前約有半數以上有十精十神因素。少數患者在軀體因素如感冒、傳染病等影響下誘發起病。

中醫認為本病屬於“癲狂”和“鬱證”的范疇。多因憂思太過,志願不遂,鬱悶不舒,耗傷心脾所致;或因暴怒憤鬱,肝膽氣逆,鬱而化火,煎熬成痰,上蒙清竅;或因過喜傷心及胃熱上蒸,擾亂神明所致。

【臨床表現】

分為躁狂和抑鬱兩組癥狀。

1.躁狂。典型的臨十床十表現具有三個方面:其一,情緒高漲,即患者終日洋洋得意,笑逐顏開,洋溢著歡樂的風趣與神態,易激惹、多怒;其二,思維活動加速,聯想過程明顯加速,思維內容豐富多變,自覺大腦比平時聰明,記憶力比平日好,註意力不能集中,隨境轉移,意念飄忽不定;其三,語言動作增多,滔十滔十不十絕,口若懸河,過高評價自己,誇大自己的才華、財產、地位,常因平時說話太多而變得聲音嘶啞。

2.抑鬱。典型的臨十床十癥狀也表現在三個方面:其一,情緒低落,終日愁眉苦臉,唉聲嘆氣,興趣索然,對傢庭、親人喪失信心;其二、思維活動減慢,自覺大腦遲鈍,思路閉塞,記憶力大減,處理事情無所適從;其三,語言動作減少,話少聲低,甚至緘默不語,常有消極觀念,終日臥十床十不動,不願接待他人。

【預防措施】

1.暢悅情志。保持神志安寧,心情舒暢,去掉私欲雜念,避免十精十神刺激。樂觀的情緒,開朗的十性十格,高尚的涵養,是預防本病的首要條件。正似巴甫洛夫所說:“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,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易於感受,不管軀體和十精十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,可以使身十體發展,身十體強健。”“一切頑固沉重的憂悒和焦慮,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。”

2.起居有常。勞逸結合,切忌緊張與疲勞,養成種花、集郵、書畫、彈琴的十習十慣,按時作息,防止發生感冒及傳染病。

3.飲食有節。切戒煙酒,慎食辛辣香燥之品,多吃清淡素食,保持大便通暢,勿食變質、變味、變溲的食品及病亡傢畜。

4.常飲棗茶。紅茶0.5公斤,酸棗仁0.3公斤,明礬0.1公斤,共研細末,以糯米飲制成大小如豆的丸粒,發病前服40丸,用茶水送下。或用以上各藥煉蜜丸如梧桐子大,每次服30丸,一日2次。

5.勤練松功。松功又稱放松功,是通過主觀意念,放松肌肉和神經的心身鍛煉方法。具體功法:(1)取站式、平坐式、靠坐式或仰臥十式;(2)采用自然放松、部位放松或三線放松的方法,使全身放松;(3)用自然呼吸或順式腹式呼吸,逐漸將氣息調為勻、細、長,意守丹田,若守若離,默念“呵”聲,並用意念造成一種輕松和諧的情景。本功法每日3次,早、中、晚各行1次,每次約30~60分鐘。練功時應選擇安靜、空氣新鮮、無外界幹擾的地方進行,避免外來突發刺激,收功後可慢步行走400~1000步。

6.預防復發。有躁鬱癥病史者,可適當使用鋰鹽,維持量每日0.5~0.8克,一般在門診可長期使用,對預防復發有良好效果。

【治療方法】

1.開展心理治療。對躁鬱癥患者,無論病情輕重與否,都可結合患者的個十性十特點,積極開展心理治療,解除其頑固的與起病原因有關的情志鬱結。首先應瞭解患者發病的情志因素,發病後的情態表現及目前十精十神狀況、心理鬱結所在,抓住病情較穩定的時期,予以心理治療。辨證選法,采用相應的情志相勝、抑情順理、激十情刺激、心理暗示等法治之;其次可誘導患者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,移情易勝,減少發作次數及程度。

2.正確使用十精十神藥物。患者可以在臨十床十醫生的指導下,適當服用十精十神藥物。躁狂癥每日口服氯丙嗪200~500毫克;抑鬱癥每日口服丙咪嗪50~200毫克,伴有冠心病患者不宜使用此藥。

3.中醫藥治療。躁狂癥屬痰火上擾心神,癥見急躁易怒,面紅目赤者,可選用十溫十膽湯(法半夏10克、竹茹15克、枳實8克、橘皮8克、生薑5片、甘草6克)、滾痰丸(大黃10克、黃芩12克、礞石15克、沉香5克)清心化痰除煩;屬十陰十虛火旺,癥見時而煩躁,形瘦面紅者,宜用知柏地黃丸(中成藥)滋十陰十降火,安神定志。抑鬱癥屬肝氣鬱結而見情緒不寧,胸悶太息者,可選用柴十胡十疏肝散(柴十胡十9克、川芎8克、陳皮6克、枳殼10克、香附10克、甘草5克、赤芍10克)或逍遙丸(中成藥)疏肝理氣解鬱;憂鬱傷神而見十精十神恍惚,悲鬱善哭者,可經常服用甘麥大棗湯(甘草10克、小麥15克、大棗5枚)養心安神。

4.艾灸療法。取十穴十少商、大敦,用艾灸三壯(膿灸),灸後2~3小時,狂止神清,效果明顯。

《常見老年病防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