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十列十腺炎是由細菌、病毒或其毒素所導致的前十列十腺體和腺管的炎癥。本病分急、慢十性十兩種,其中以慢十性十前十列十腺炎最常見,多與後尿道炎、十精十囊炎或副十睪十炎同時存在。本病多發生於青壯年,但老年男十性十亦不少見,並常可導致尿路感染,應引起重視。
【發病原因】
前十列十腺炎是尿道感染的一部分,往往與後尿道炎、十精十囊炎、副十睪十炎同時存在,一般認為其發病與下列因素有關:
1.感染因素。細菌或其毒素侵犯前十列十腺是引起前十列十腺炎的基本因素,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、鏈球菌、大腸桿菌、變形桿菌等。細菌可從尿道直接侵犯前十列十腺而發病,也可侵犯人十體其它部位,如呼吸道,通過血行途徑而引發前十列十腺炎。
2.免疫因素。慢十性十前十列十腺除與細菌感染有關外,還與自身免疫降低有關。
3.誘發因素。受涼感冒、十性十欲過度、飲酒等因素,均會引起前十列十腺充十血,前十列十腺長時間充十血,易導致細菌入侵而引發前十列十腺炎。此外,下尿路機械刺激,如導尿,也是誘發前十列十腺炎的原因。
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素體虛弱,腎氣不足,或因嗜酒和膏梁厚味,致氣血凝滯,濕十熱內蘊;或因房十事不節,腎十陰十虧耗,十陰十損及十陽十,而致腎中十陰十陽十失調。
【臨床表現】
1.急十性十前十列十腺炎。其臨十床十癥狀依感染途徑而不同:由尿道途徑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現為尿道灼十熱感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及尿後滴瀝不盡,或血尿,嚴重的可出現尿流變細或中斷,甚至急十性十尿瀦留,有些還會影響十性十功能,或十性十十十交十十時引起劇痛。若由血行途徑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現為全身感染癥狀為主,如全身疼痛,怕冷發十熱等,後期才出現前十列十腺炎的癥狀。
2.慢十性十前十列十腺炎。排尿刺激癥狀,如不同程度的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尿後滴瀝不盡。排尿不適的癥狀,如排尿時膀十胱部和會十陰十部有不適感,後尿道、會十陰十和十肛十門有重墜和鈍痛感。尿道口常有稀薄水樣分十泌或較厚的十乳十白色粘十液。十性十機能障礙,出現十性十功能減退、早十泄、射十精十痛、遺十精十,甚至出現神經衰弱,十精十神抑鬱。
【預防措施】
1.增強體質,提高抗病力。可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法,如氣功、打太極拳、慢跑等,以增強抗病能力,預防感冒,同時宜註意勞逸結合,防止過度疲勞而誘發。
2.合理飲食。宜進易消化的食物,忌食刺激十性十食物,如酒、辛辣食物,少吃油膩食品,動物油脂尤應忌食。
3.註意十性十衛生。註意房十事有節,同時避免會十陰十部受潮冷刺激,比如冷水沖洗下部,或坐臥潮冷之地下棋打牌,或用電風扇長時間吹下部。勤換內十褲,防止尿道感染。
4.多飲水。平素應註意攝入足量的水分以保持小十便通暢,防止下尿路感染。
【治療方法】
1.一般治療。忌食刺激十性十食物,解除十精十神負擔,建立良好的飲食起居及十性十生活的規律,不可久坐和長時間騎車,可多食蔬菜、水果等含纖維多的食物,以保持大便通暢,多飲開水以稀釋尿液,勿受涼,急十性十期應臥十床十休息。
2.抗菌素的選用。口服復方新諾明片,每次0.5克,每日1次;或口服氟哌酸,每次0.2克,每日3~4次;或呋喃坦丁每次0.1克,每日3次。
3.中醫辨證論治。濕十熱壅阻,表現為小十便頻急、十莖十中熱痛、小十便混濁或如米泔、會十陰十部墜脹十疼痛,可選用程氏萆?Z分清飲(草?Z10克、石菖蒲10克、生草梢6克、烏藥10克、滑石10克、車前子10克);十陰十虛火旺,表現為腰膝酸十軟、多夢、手足心熱、小十便時有灼十熱感,可選用知柏地黃湯(知母10克、黃柏10克、熟地15克、山萸10克、淮山15克、澤瀉10克、丹皮10克、雲苓12克);腎虛十陽十衰,表現為腰膝酸十軟、畏寒、尿頻、夜尿多且解不盡,可選用附桂八味丸(肉桂6克、制附子10克、熟地15克、山萸10克、雲苓15克、澤瀉10克、丹皮10克);氣滯血瘀,表現為會十陰十部、少腹、腰骶、尿道等處酸脹、疼痛不適,可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(柴十胡十10克、枳殼10克、當歸10克、赤芍10克、桃仁10克、紅花6克、川楝子10克、玄十胡十10克、王不留行6克,川牛膝10克)。
4.單方驗方。可據證選用下方:
(1)急十性十前十列十腺炎用紅藤湯:紅藤30克、白花蛇舌草30克、黃柏10克、?q蓄15克、虎杖15克、車前子1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(2)慢十性十前十列十腺炎用鮮紫茉莉根6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5.飲食療法。白糯丸:糯米500克、白芷50克、石菖蒲50克、牡蠣100克,共研末,糯米粉和丸,每次9克,每日3次。
6.坐浴療法。可用絲瓜絡30克、苦參30克、雙花30克、敗醬草30克、土茯苓40克、川軍50克、芒硝50克,水煎成2500毫升坐浴,每日1~2次,每次15~30分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