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肺復蘇操作流程(圖)·四 現場急救基礎知識

心跳呼吸驟停的急救,簡稱心肺復蘇,即循環突然停止和意識喪失後的急救。心肺復蘇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壓和口對口呼吸方法迅速搶救心跳、呼吸驟停的傷員。

心肺復蘇的意義人十體是靠心臟的跳動、血管的節律運動和肺的呼吸,將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到人的各個部分,以供機體正常活動;並通過血液流動和呼吸將二氧化碳和廢物排十出體外。在一般情況下,心跳停止即腦組織缺氧4分鐘之內,可恢復其原有功能,心跳停止超出4分鐘,易造成腦組織永久十性十損害,甚至導致死亡。所以搶救此類傷員要及時、迅速,以竭力挽救傷員生命。

心肺復蘇十操十作程序

1.判定傷員有無意識可輕輕搖動、輕輕拍打或者呼喚傷員(圖3-71、72)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34.jpg


(心肺復蘇——判定傷員)

2.呼救、喚人協助打電話通知救護單位。呼救時,講清傷員傷情、出事地點等。

3.將傷員放在適當體十位(恢復傷員仰臥位)(圖3-73)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36.jpg


(心肺復蘇——恢復傷員仰臥位)

4.用仰頭抬下巴以開通氣道、保持氣道暢通,口內若有假牙或異物、污物要盡快取出及清除(圖3-74)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38.jpg


(心肺復蘇——清除口內異物)

5.確定有無自主呼吸,在保持氣道通暢前提下,將耳貼近傷員口鼻。側頭註視傷員胸部和上腹部(觀察3~5秒鐘)。

即:

(1)看:胸部和上腹部有否呼吸起伏;

(2)聽:傷員口鼻有無出氣聲;

(3)感覺:搶救者面頰部有無氣體吹拂感覺。

若有自主呼吸,要繼續保持氣道通暢,若無自主呼吸,則迅速作兩次吹氣。吹氣時應捏緊鼻子,第一次吹氣和第二次吹氣時要放松鼻子,吹氣時要註意傷員胸廓是否有因吹氣而抬起(圖3-75)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40.jpg


(心肺復蘇——口對口呼吸)

6.判定有無脈搏:檢查頸動脈(圖3-76),並應在5秒鐘內完成,手要輕柔,不能加壓。若無頸動脈搏動,立即開始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42.jpg


(心肺復蘇——檢查頸動脈)

7.胸外心臟按壓術:

(1)搶救者跪於傷員一側(一般為右側);

(2)搶救者右手食指和中指沿傷員肋弓上移至胸骨下切跡(肋弓與胸骨接合處)(圖3-77);

(3)中指置切跡外,食指緊十靠中指,起定位作用;

(4)用搶救者左手的掌根十部緊十靠前一手指,放於胸骨下部,掌根十部長軸與胸骨長軸重合(圖3-78);

(5)然後,將定位用手疊於另一手手背上,兩手手指十十交十十叉抬起,使手指脫離胸壁(兒童一隻手掌根即可)(圖3-79);

(6)搶救者雙肘伸直,利用上身重量有節奏地垂直下壓;

(7)按壓至適當強點後即開始松馳。抬手時掌根十部不能與皮膚脫離,以防按壓部位移動;

(8)在按壓間歇期內,不能使胸部受壓;

(9)下壓距離3.8~5厘米(兒童2.5~3.8厘米);

(10)按壓速率:每分鐘80~100次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44.jpg


胸外心臟按壓術:尋找胸骨下切跡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46.jpg


胸外心臟按壓術:手掌根十部長軸與胸骨長軸重合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48.jpg


胸外心臟按壓術:按壓胸廓後手指脫離胸壁

8.單人心肺復蘇術:同一搶救者順次轉換完成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術(圖3-80)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50.jpg


(單人心肺復蘇術)

胸部按壓數:人工呼吸數=5∶2。

重復一輪按壓和通氣後,要檢查復蘇效果,即檢查頸動脈及有無自主呼吸。

9.雙人心肺復蘇術:由兩位搶救者分別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術。兩位搶救者各在一邊(圖3-81)。

胸部按壓數:人工呼吸數=5∶1,要有機銜接。在每次輪換時,兩位搶救者各負責檢查脈搏和呼吸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52.jpg


(雙人心肺復蘇術)

10.轉移-終止;

(1)轉移:在現場搶救時,爭取到的每1秒鐘都關系著傷員的生和死,尤其在傷員心臟、呼吸停止瞬間,更是關鍵,因此必須爭分奪秒地做好心肺復蘇。現場心肺復蘇應堅持不斷地進行,搶救者不應頻繁更換,即使送往醫院途中也應繼續進行心肺復蘇,如將傷員由現場移往室內,中斷十操十作時間不得超過7秒;送上救護車時的十操十作中斷不得超過36秒。中斷時間越長,重要臟器的損害就越嚴重,以致無法恢復正常的功能,如腎功能衰竭,腦部留有嚴重後遺癥等。

(2)終止:決定在什麼條件下終止心肺復蘇,這是一個醫學問題,也是一個很復雜的社會問題。如在臨十床十死亡前常有出現心跳、呼吸非常微弱的過程,在極為微弱的狀態下,很難在現場確切地判定何時完全停止;又如雷擊後的呼吸抑制,經較長時間和輔助呼吸後,方恢復自主呼吸;再如兒童的心跳停止後,能耐受較長的缺氧時間;低十溫十也能延緩生物死亡。

因此,在現場終止心肺復蘇十操十作,隻有醫生才有權作出,否則不得放棄搶救,如經專業醫務人員正式確認傷員搶救成功後,應及時恢復傷員體十位(右側臥位見圖3-82),並盡可能送往醫院繼續觀察一段時間。

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54.jpg


(右側臥位)

(楊鈞儀 莊海君)

《傢庭醫學百科-自救互救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