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病心法要訣·痿病

痿病總括

1。五痿皆因肺熱生,十陽十明無病不能成,肺熱葉焦皮十毛十瘁,發為痿躄不能行,心熱脈痿脛節縱,腎骨腰脊不能興,肝筋拘攣失所養,脾肉不仁燥渴頻。

【註】五痿,心,肝,脾,肺,腎之痿也。痿屬燥病,故皆因肺熱而生也。十陽十明者,五臟六腑之海,主潤宗筋。十陽十明無病,則宗筋潤,能束骨而利機關,雖有肺熱不能成痿也。肺熱葉焦,十陽十明虛弱,津十液不化,筋骨失養,皮十毛十瘁痿,發為痿躄不能行也。因而心氣熱為脈痿,則經節縱而不任地,肺兼心病也。因而腎氣熱為骨痿,則腰脊不能興舉,肺兼腎病也。因而肝氣熱為筋痿,則筋失所養,拘攣不伸,肺兼肝病也。因而脾氣熱為肉痿,則胃燥而渴,肌肉不仁,肺兼脾病也。

痿痹辨似

2。痿病足兮痹病身,仍在不疼痛裡分,但觀治痿無風藥,始曉虛實別有因。

【註】痿痹之證,今人多為一病,以其相類也。然痿病兩足痿軟不痛,痹病通身肢節疼痛。但觀古人治痿,皆不用風藥,則可知痿多虛,痹多實,而所因有別也。

痿病治法

3。痿燥因何治濕十熱,遵經獨取治十陽十明,十陽十明無故惟病肺,胃壯能食審證攻,控涎小胃濕痰熱,十陽十明積熱法三承,胃弱食少先養胃,久虛按證始收功。

【註】痿屬燥病,因何而用治濕十熱苦燥之藥?蓋遵『內經』之治法,獨取於十陽十明胃也。故胃傢無病,雖有肺熱,惟病肺而不病痿也。是知病痿者,胃傢必有故也。或濕十熱,或積熱,或濕痰,不論新久,若胃壯能食,當先審證攻之。胃有濕痰,用控涎丹攻之。有濕十熱者,用小胃丹攻之。有積熱者,用三承氣湯攻之。此治胃壯能食之法也。若胃弱飲食減少,氣血津十液不足,當先以補養脾胃為主。其有久病留連,諸虛燥十熱,或攻下之後調理,當審證治之,始收全功也。

加味二妙湯

4。加味二妙濕十熱痿,兩足痿軟熱難當,防己當歸川萆薢,黃柏龜板膝秦蒼。

【註】熱難當,謂兩足熱難當也。膝秦蒼,謂牛膝,秦艽,蒼術也。

清燥湯 虎潛丸 十全大補湯 加味金剛丸

5。時令濕十熱清燥效,十陰十虛濕十熱虎潛靈,久虛痿軟全金主,萆瓜牛菟杜蓯蓉。

【註】清燥湯在內傷門。虎潛丸有成方。全金主,謂十全大補湯,加味金剛丸,久病氣血虛,以十全大補湯為主,筋骨痿軟,以加味金剛丸為主。加味金剛丸,即萆薢,木瓜,牛膝,菟絲子,杜仲,肉蓯蓉也。

《醫宗金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