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遙散
治肝傢血虛火旺,頭痛目眩煩赤,口苦倦怠煩渴,抑鬱不樂,兩脅作痛,寒熱,小腹重墜,婦人經水不調,脈弦大而虛。
芍藥(酒炒) 當歸 白術(炒) 茯苓 甘草(炙) 柴十胡十各二錢 引用煨薑三片,薄荷少許,煎服。加味逍遙散,即此方加丹
皮,山梔(炒)各五分。
【集註】趙羽皇曰:五臟苦欲補瀉:雲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。蓋肝十性十急善怒,其氣上行則順,下行則鬱,鬱則火動而諸病生矣。故發於上,則頭眩,耳鳴而或為目赤。發於中,則胸滿,脅痛而或作吞酸。
發於下,則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。發於外,則寒熱往來,似瘧非瘧。凡此諸證,何莫非肝鬱之象乎?而肝木之所以鬱,其說有二:一為土虛不能升木也,一為血少不能養肝也。蓋肝為木氣,全賴土以滋培,水以灌溉。若中土虛,則木不升而鬱。十陰十血少,則肝不滋而枯。方
用白術,茯苓者,助土德以升木也。當歸,芍藥者,益榮血以養肝也。薄荷解熱,甘草和中。獨柴十胡十一味,一以為厥十陰十之報使,一以升發諸十陽十。經雲:木鬱則達之。遂其曲直之十性十,故名曰逍遙。若內熱,外熱盛者,加丹皮解肌熱,炒梔清內熱,此加味逍遙散之義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