刪補名醫方論·滋腎丸

滋腎丸

又名通關丸

治熱在下焦,小十便癃十閉,而口不渴者。

黃柏(酒炒)二兩 知母(酒浸,炒)二兩 肉桂一錢,右為細末,熟水丸,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下。

【集註】李杲曰:小十便者,足太十陽十膀十胱所主,生於肺金。肺中伏熱,水不能生,是絕小十便之源也;渴而小十便不通者,肺氣不得降是也。故用清燥金之正化氣薄淡滲之藥,瀉火而清肺,滋水之化源也。若熱在下焦而不渴,是絕其流而溺不十泄也,須用氣味俱厚,十陰十中之十陰十藥治之。『素問』雲:無十陽十則十陰十無以生,無十陰十則十陽十無以化。又雲:膀十胱者,州都之官,津十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無液癃秘,是無十陰十則十陽十無以化也。須用知,柏大苦寒之劑,桂一錢為引,服之須臾,前十陰十若刀刺火燒,溺如湧十泉而愈。此證一在上焦氣分而渴,一在下焦血分而不渴。

兩者之殊,至易辨耳。柯琴曰:水為腎之體,火為腎之用。人知腎中有水,始能制火,不知腎中有火,始能致水耳。蓋天一生水,一者,十陽十氣也,即火也,氣為水母,十陽十為十陰十根,必火有所歸,斯水有所主。

故反佐以桂之甘十溫十,引知,柏入腎而奏其效。此相須之殷,亦相制之理也。

《醫宗金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