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九·瘡瘍解·卷首

卷九瘡瘍解

卷首

【原文】

瘡瘍之病,因寒邪傷營,血澀氣阻,積鬱成熱,肉腐為膿。十陽十盛則紅腫而外發,十陰十盛則黑塌而內陷。其輕則疥癬之疾,其重則腹內之病。《靈樞》義晰而無方,《金匱》法略而未備,後世外科之傢,仰鉆莫入,茫若其言,玉版塵封,金匱雲埋。知若亞父,遭此難而身傾,賢如伯牛,遘斯疾而命殞,賢智不解其義,而況餘子乎。往年目病,悔為庸妄所誤,寒泄脾十陽十,耳後壅腫,清膿如註,又幾誤於外科之手。遊息浮揚,一縷未斷,念之至今病悸,作瘡瘍解。

【翻譯】瘡瘍的病(各種體表化膿十性十疾病),起因是寒邪傷營氣,血液不流暢營氣受到阻礙,積鬱成熱,皮肉潰爛化為膿。十陽十氣旺盛便紅腫並且向外生發,十陰十氣旺盛便黑塌並且向內下陷。病輕的便是疥、癬之類的輕度皮膚病,病重的就是腹內的病瞭。《靈樞》道理清晰但沒有藥方,《金匱》方法簡略不完全,後世的外科醫傢,仰慕鉆研前賢的學問沒有得到,基本道理模糊不清,珍貴的書籍擱置已久被塵土蓋滿,《金匱要略》被雲霧遮護。我們知道亞父名范增,遭遇這個病而身死,聖賢如伯牛(春秋?魯國人,孔門十哲之一。後人用“伯牛之疾”,指不治之癥。),遇到這樣的疾病而殞命,賢德有才智的人不理解其中的道理,何況其餘的人呢。往年眼睛得病,後悔被庸妄所誤治,用寒涼之藥泄十瞭脾十陽十,耳後血管堵塞等原因引起腫脹,清膿如註,又多次誤治於外科醫生的手。遊息輕飄,剩下一縷氣息沒斷,想起來至今驚心,作瘡瘍解。

《四聖心源白話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