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·勞傷解·氣積

氣積

【原文】

肺藏氣而十性十收斂,氣病則積聚而不散,而肝氣之積聚,較多於肺。肺氣積聚,則痞塞於心胸,肝氣積聚,則滯結於臍腹。蓋氣在上焦則宜降,而既降於下,則又宜升,升者,肝之所司,以肝木主升,生氣旺則氣升,生氣不足,故氣陷而下鬱也。而肝氣之下鬱,總由太十陰十之弱,以氣秉金令,但能降而不能升,降而不至於下陷者,恃肝木之善達,肝木之善達者,脾土之左旋也。氣盛於肺胃而虛於肝脾,故肺氣可瀉而肝氣不可瀉。氣積胸膈右肋,宜瀉肺胃以降之,氣積臍腹左脅,宜補肝脾以升之,此化積調氣之法也。

【翻譯】肺藏氣並且十性十質主收斂,氣病便是積聚而不散,肝氣的積聚,比肺氣的積聚更多。肺氣積聚,便鬱結在心胸,肝氣積聚,便滯結在臍腹。氣在上焦並且適宜下降,而且既降於下,卻又適宜上升,升,是肝的職責,因為肝木主升,生命力旺盛那麼氣便上升,生命力不足,所以氣陷落而且在下鬱積。肝氣的下鬱,總是由於太十陰十太弱,因為氣掌握著金的時節,總是能降而不能升,降而不至於下陷的,依靠肝木的良好通達,肝木的良好通達,脾土左旋的緣故。氣旺盛在肺胃而虛在肝脾,所以肺氣可瀉而肝氣不可以瀉。氣鬱積在胸膈右肋,宜瀉肺胃使氣下降,氣鬱積在臍腹左脅,宜補肝脾使氣上升,這是化鬱積調理氣的方法。

【原文】

達鬱湯

桂枝三錢 鱉甲(醋炙焦,研)三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幹薑三錢 砂仁一錢

煎大半杯,十溫十服。治積在臍腹左脅者。

【翻譯】達鬱湯

桂枝11克 鱉甲(醋炙焦,研)11克 甘草7克 茯苓11克 幹薑11克 砂仁4克

煎大半杯,十溫十服。治療氣積在臍腹左脅的。(肝氣鬱積)

【原文】

肺胃積氣,在胸膈右肋,肝脾積氣,在臍腹左脅,皆中氣虛敗之病也。補之則愈悶,破之則愈結,蓋其本益虛,其標益實,破之其本更虛,補之其標更實,是以俱不能效。善治者,肺胃之積,瀉多而補少,肝脾之積,補多而瀉少。半補而半行之,補不至於壅閉,行不至於削伐,正氣漸旺,則積聚消磨矣。

【翻譯】肺胃的積氣,在胸膈右肋,肝脾的積氣,在臍腹左脅,都是中氣虛敗的病癥。補氣就越發的氣悶,疏肝破氣就越發的鬱結,因為氣的根本越發的虛瞭,氣的表面上越發的實瞭,疏肝破氣氣的根本更加的虛,補氣表面上更加的實,所以都不能有效果。善於治療的醫生,肺胃的鬱積,瀉多而補少,肝脾的鬱積,補多而瀉少。一半補而一半瀉之,補不至於堵塞,瀉不至於損傷人十體,正氣漸漸的旺盛,那麼積聚就逐漸消失瞭。

《四聖心源白話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