糟粕傳導
【原文】
水谷入胃,消於脾十陽十,水之消化,較難於谷。緣脾土磨化,全賴於火,火為土母,火旺土燥,力能克水,脾十陽十蒸動,水谷十精十華,化為霧氣,遊溢而上,歸於肺傢,肺金清降,霧氣降灑,化而為水。如釜水沸騰,氣蒸為霧也。氣化之水,有十精十有粗,十精十者入於藏腑,而為津十液,粗者入於膀十胱,而為溲溺。溲溺通利,胃無停水,糟粕隨便後傳,是以便幹。
【翻譯】水和谷物進入胃裡,脾的十陽十氣去消化,水的消化,比谷物更難。因為脾土研磨消化,全依賴於火,火是土的父母,火旺盛土焦燥,力量才能克水,脾十陽十蒸水和谷物,十精十華化為霧氣,洋溢向上,歸於肺,肺金清純下降,霧氣下降散落,轉化為水。猶如鍋裡的水沸騰,蒸氣化為霧。氣轉化的水,有十精十華有粗糙,十精十華的進入收藏的腑臟,變成津十液(包括血液,唾液、淚液、汗液等),粗糙的進入膀十胱,變成尿。解小十便通達順利,胃沒有停留的水,糟粕隨後傳遞下去,所以糞便是幹的。
【原文】
《靈樞•營衛生會》: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。氣水變化於中焦,漚者,氣水方化,而未盛也,及其已化,則氣騰而上,盛於胸膈,故如霧露,水流而下,盛於膀十胱,故如川瀆。
【翻譯】《靈樞•營衛生會》上說:三焦的上部如霧,中焦如漚泡,下焦如水溝。氣和水的變化在中焦,漚是氣和水開始轉化還沒有達到鼎盛,等到他轉化完畢,那麼氣升騰向上,盛在胸膈,所以如霧如露,水流向下,盛在膀十胱,所以如河流。
{解讀}總觀三焦,膈以上為上焦,包括心與肺;橫膈以下到臍為中焦,包括脾與胃;臍以下至二十陰十為下焦,包括肝、腎、大小腸、膀十胱、女子胞等。其中肝臟,按其部位來說,應劃歸中焦,但因它與腎關系密切,故將肝和腎一同劃歸下焦。
【原文】
川瀆之決,由於三焦,《素問•靈蘭秘典》:三焦者,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。蓋三焦之火秘,則上十溫十脾胃而水道通,三焦之火泄,則下陷膀十胱而水竅閉。《靈樞•本輸》:三焦者,足太十陽十少十陰十之所將,太十陽十之別也,上踝五寸,別入貫腨腸,出於委十陽十,並太十陽十之正,入絡膀十胱,約下焦,實則閉癃,虛則遺溺。以水十性十蟄藏,太十陽十寒水蟄藏,三焦之火秘於腎臟,則內十溫十而外清,水府清通,上竅常開,是以氣化之水滲於膀十胱,而小十便利。若太十陽十寒水不能蟄藏,三焦之火泄於膀十胱,膀十胱熱癃,水竅不開,脾胃寒鬱,但能消谷,不能消水,水不化氣上騰,爰與谷滓並入二腸,而為泄利。泄利之傢,水入二腸而不入膀十胱,是以小十便不利,所謂實則閉癃者,三焦之火泄於膀十胱也。
【翻譯】河流的判斷,因為三焦,《素問•靈蘭秘典》說:三焦是人十體管理水液的器官,有疏通水道,運行水液的作用。三焦的火吸收的好,那麼上升十溫十暖脾胃水道暢通,三焦的火泄漏,那麼下降到膀十胱就水道閉塞。《靈樞•本輸》說:上中下三焦雖屬手少十陽十經,在下則有足少十陽十、太十陽十二經替它作輸給。所以又從足太十陽十經別出在外踝上五寸的部位,別入通過腿肚,出於委十陽十,和足太十陽十經的正脈相並,入腹內聯絡膀十胱,約束著下焦。如其氣實,小十便就不通,如氣虛則為遺尿。三焦的火以太十陽十寒水的水十性十蟄藏在腎,火秘於內,水斂於外,木火主裡,自內而生長之,故裡氣常十溫十。金水主表,自外而收藏之,故表氣常清。血生於木火,故血十溫十而內發。氣化於金水,故氣清而外斂。水道清純通達,上竅常開,所以氣化之水滲於膀十胱,而小十便順利。如果太十陽十寒水不能蟄藏,三焦之火泄漏於膀十胱,膀十胱的熱不能發散,水的通道打不開,脾胃寒邪內鬱而致病,但能消化谷物,不能消化水,水不消化氣向上升騰,於是與谷物渣滓一塊進入瞭大腸小腸,成為痢疾。痢疾的病,水入大小二腸而不入膀十胱,所以小十便不利,所說的氣實就小十便不通,三焦之火泄於膀十胱的緣故。
{解讀}三焦水道的通利與否,不僅影響到水液運行的遲速,而且也必然影響到有關臟腑對水液的輸佈與排十泄功能。也可以說,三焦運行水液,是對脾、肺、腎等臟腑主管水液代謝作用的綜合概括。如果三焦水道不利,則脾、肺、腎等臟腑調節水液的功能將難以實現,引起水液代謝的失常,水液輸佈與排十泄障礙,產生痰飲、水腫等病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