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錢子(附:土木鱉)
【科屬與藥用部分】本品為馬錢科植物馬錢的成熟種子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苦,寒。大毒。入肝、脾經。
【功效】通經絡,消結腫,止疼痛。
【臨床應用】1、用於風濕疼痛,經絡拘攣。
本品有通經絡的功效,又能止疼痛,常與羌活、川烏、乳香、沒藥等藥物配合,治療風濕疼痛、經絡拘攣之癥。
2、用於跌撲損傷腫痛,以及陰疽。
在傷科、外科方面,取馬錢子消結腫、止疼痛,治療跌撲損傷、骨折等瘀滯腫痛之癥,可與自然銅、骨碎補、乳香、沒藥等同用;治療陰疽,可與草烏、當歸、地龍等藥配合。
本品近年來有用於食道癌、胃癌、直腸癌以及肺癌等。因其毒性劇烈,一般須經過嚴格的加工炮制後,再配合甘草等解毒藥制成丸劑應用。臨床觀察,近期療效比較好,但遠期療效不很明顯,有待於迸一步研究。
【處方用名】番木鱉、馬錢子(水浸10天,每天換水一次,刮去毛,切片,陰幹,用麻油炸成外焦黃內裡深黃色後應用)。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內服一日量為二厘至三厘。外用適量。
【附藥】土木鱉,又名木鱉子、方八。為多年生蔓生草本葫蘆科植物木鱉的種子。性味甘溫有毒。功能消積塊,化腫毒。適用於腫毒,乳癰,惡瘡,瘰歷,痔瘡,跌撲損傷腫痛,腰痛等癥。一般作為外用。
【方劑舉例】散瘀和傷湯《正骨心法要旨》:番木鱉、紅花、生半夏、骨碎補,甘草、蔥須。治一切碰撞損傷、疲血積聚。
治傷消瘀丸《上海中成藥》馬錢子、麻黃、地鱉蟲、自然銅、乳香、沒藥、香附、骨碎補、紅花、蒲黃、赤芍、桃仁、澤蘭、五靈脂。治跌撲損傷。
【文獻摘錄】《本草綱目》:「傷寒熱病,咽喉痹痛,消痞塊,並含之咽汁,或磨水噙咽」
《本草從新》:「治咽喉痹痛,消痞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