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·十七 補虛藥

何首烏(附:鮮首烏)

【科屬與藥用部分】本品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。

【性味與歸經】苦、澀,微溫。制熟則味兼甘。入肝、腎經。

【功效】補肝腎,益精血,潤腸通便,解毒,截瘧。

【臨床應用】1.用於血虛萎黃,眩暈,失眠,頭發早白,腰膝酸軟,筋骨不健等癥。

制首烏的補肝腎作用較為顯著,又有補血作用,用於血虛萎黃、頭暈目眩,頭發早白、腰膝酸軟等癥,常與地黃、枸杞子、菟絲子等配伍。

2.用於腸燥便秘,瘰歷,瘡癰及久瘧等癥。

本品生用有潤腸通便,消瘡毒的功效。單用本品一兩煎服,即有潤腸通便作用;如配連翹、玄參等能解毒消癰;配人參、當歸、鱉甲、知母等能治體虛久瘧等。

【處方用名】制首烏(蒸熟用)。生首烏(即生幹首烏)。
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三錢至一兩,煎服。

【附藥】鮮首烏:即首烏之新鮮者。性味甘苦微溫。功能潤腸通便,解毒消癰。適用於陰血不足之腸燥便秘以及瘰歷瘡瘍、癰疽腫毒等癥。此外,同艾葉煎湯外洗,還能用治瘡癬。一般用量為三錢至一兩,煎服。

【按語】1.何首烏生用潤腸、解瘡毒,制用補肝腎、益精血,功用不同。這是前人長期臨床實踐的寶貴經驗,現已經科學研究所證實。

2.現代臨床上應用制首烏,已有所發展,如用治高血壓、血管硬化、頭暈等癥,常與桑寄生、女貞子等配伍;用治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,常與丹參、鬱金、瓜萎等配伍。

【方劑舉例】何人飲《景嶽全書》:何首烏、人參、當歸、陳皮、煨薑。治久瘧。

【文獻摘錄】《開寶本草》:「治瘰瘍,消癰腫,療頭面風瘡,治五痔,止心痛,益血氣,黑髭發,……久服長筋骨,益精髓,……亦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。」

《本草備要》:「補肝腎,澀精,養血去風,為滋補良藥。氣血大和,則勞瘦風虛,崩帶瘡痔,瘰歷癰腫,諸病自已。止惡瘧。」

《中藥學教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