檳榔
【藥用】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成熟種子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辛、苦,溫。歸胃、大腸經。
【功效】殺蟲,消積,行水。
【臨床應用】1.用於多種腸寄生蟲疾病。
檳榔殺蟲,作用廣泛,可用於多種腸寄生蟲,如絳蟲、蛔蟲、薑片蟲、蟯蟲等,而以治絳蟲、薑片蟲療效較佳,尤以豬肉絳蟲最有效可使絳蟲全蟲癱瘓,如配合番瓜子同用,較果更為顯著。對蛔蟲、蟯蟲也有驅除作用。同時,本品並有瀉下作用,是一種較好的驅蟲藥,可單獨使用。
2.用於食積氣滯、脘腹脹痛、大便不爽等癥。
檳榔行氣消積作用較為顯著,一般認為有“破氣”的功能,對於脘腹脹痛、大便無爽瀉痢後重等氣滯病癥,常配合枳實、木等同用。
3.用於腳氣、水腫等癥。
檳榔又有行氣利水的作用,臨床上多用為治腳氣疼痛的要藥,常可配合木瓜、吳茱萸等同用;對於水腫實證,又可配合商陸、木通、澤瀉等利水消腫藥同用。
此外,本品還可用於瘧疾,常配合常山、草果等應用。近時並用於血吸蟲病。
【處方用名】檳榔、大檳榔、大腹子(曬幹,打碎用)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一錢至三錢,煎服。單用殺絳蟲、薑片蟲,劑量可至五錢至一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