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蛭的功效與作用·八 活血祛瘀藥

水蛭

【藥用】水蛭科動物螞蟥WhitmaniapigraWhitman、水蛭Hirudenippoica Whitman或柳葉螞蟥WhitmaniaacranulataWhitman的全體。

【性味與歸經】咸、苦,平;有毒。歸肝、膀胱經。

【功效】祛瘀通經消癥。

【臨床應用】用於血滯經閉,癥瘕結塊,以及跌仆傷痛等證

本品功專破血消癥,力量較強,主要用於血滯經閉、癥瘕結塊等癥,常與虻蟲相須為用,也可與桃仁、三棱、莪朮、當歸等配伍應用;用治跌打損傷、大便不通,可與大黃、牽牛子等同。

此外,將活血蛭置於體表患處或頭部使其吸血,可治癰腫、丹毒及高血壓癥。

【處方用名】水蛭(曬幹,切斷用)
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一錢至錢半,煎服。0.3--0.5g,焙焦,研細,作丸、散劑用。

【按語】1.水蛭咸苦而平,能入肝經,祛瘀之性甚為峻猛,善於通經水、消癥瘕,非血瘀頑固他藥難以奏效者,不可輕用,孕婦尤須忌用。

2.水蛭與虻蟲,作用相同,功力亦均猛峻,為破血祛瘀、通經消癥之藥,唯水蛭較虻蟲緩和而持久,虻蟲則峻急而短暫。

【方劑舉例】抵當湯(《傷寒論》)水蛭虻蟲桃仁大黃。治傷寒蓄血發狂,少腹滿痛。

《中藥學教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