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莪朮
【藥用】薑科草本植物莪朮CurcumaZedoariaRose.鬱金C.aromaticaSalisb.或廣西莪朮C.kwangsiensisS.LeeetC.F.Liang的根莖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苦、辛,溫。歸肝、脾經。
【功效】祛瘀通經消癥,行氣消積。
【臨床應用】1.用於血滯經閉,癥瘕結塊等癥。
莪朮破血祛瘀的作用也較為強烈,功效與三棱相仿,所以用治上述癥候,兩藥常常配合應用。
2.用於食積停滯,脘腹脹痛。
莪朮能行氣消食積,使氣行通暢,則疼痛可解,用於飲食過飽,脾胃運化機能失常,以致食積不消,脘腹脹痛,常與三棱、麥芽、山楂等品同用;如有脾虛氣弱癥候者,須加補氣健脾藥同用。
【處方用名】蓬莪朮、莪朮(切片,曬幹用)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一錢至三錢,煎服。
【按語】1.蓬莪朮辛苦而溫,入肝脾二經。破血祛瘀,能通月經而消癥瘕,行氣消積,能消積滯而止脹痛。月經過多與孕婦忌用。
2.蓬莪朮與荊三棱皆能破血祛瘀、行氣消積,故二藥每配合應用。張錫純所雲:「性近和平,而以治女子瘀血,雖堅如鐵石亦能徐徐消除。」則臨床應用,信有可征。唯其又稱:「若細核二藥之區別,化血之力三棱優於莪朮,理氣之力莪朮優於三棱。」證之具體應用,似難分辨。唯二藥既當科屬不同,性用自當有別,似須進一步研究者也。
【方劑舉例】莪朮散(《證治準繩》)莪朮、川芎、當歸、熟地、白芍、白芷。治婦人血氣結滯,經閉腹脹,癥瘕積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