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楝子的功效與作用·七 理氣藥

川楝子

【藥用】楝科喬木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Sieb.etZucc.的成熟果實。

【性味與歸經】苦、寒。歸肝、胃、小腸、膀胱經。

【功效】疏肝理氣,殺蟲療癬。

【臨床應用】1.用於?肋疼痛,脘腹脹痛及疝痛,痛經等癥

川楝子功能行氣,歸肝經,善治肝氣犯胃疼痛以及?肋疼痛、經行腹痛;又入胃經,對脾胃氣滯、脘腹脹痛,亦頗為常用,常與延胡索等配伍同用。且性味苦寒,行氣而無辛燥之弊,故亦可用於肝陰不足、肝氣不舒之?痛等癥,可配沙參、麥冬等同用。治疝氣痛,常配合小茴香、青皮等同用。

2.用於蟲積腹痛,頭癬

川楝子有殺蟲的功效,又能止痛,用治蟲積腹痛,常配合檳榔、使君子等同用;但其功效較苦楝根皮為弱。外用又可治頭癬;焙黃研末,用豬油或麻油調成油膏,塗於患處(在塗藥前先須將患處洗凈)。

【處方用名】川楝子金鈴子灸川楝子(清炒至微焦用)
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一錢至三錢,煎服。外用適量。

【按語】川楝子能入肝、胃,行氣止痛力佳,善治脘腹脹痛,對肝氣鬱結?痛、經痛、疝痛均有良好療效。且苦寒而不辛燥,無傷陰之弊,對陰虛氣滯用之尤為愜當。同時又能殺蟲,內服可治蟲積腹痛,外用可治頭癬。

【方劑舉例】一貫煎(《柳州醫話》):北沙參、麥冬、當歸、生地黃、杞子、川

楝子。治肝腎陰虛,肝氣不舒,胸脘?悶吞酸吐苦,咽幹口燥,舌紅少津及疝氣瘕聚等。

【文獻摘錄】《用藥法象》:「止上下部腹痛。」

《本經逢原》:「川楝所主,乃囊腫莖強,木痛濕熱之疝,非痛引入腹,厥逆嘔涎之寒疝所宜。....夫疝瘕皆由寒束熱邪,每多掣引作用痛,必需川莉之苦寒,兼茴香之辛熱,以解錯綜之邪。」

「苦寒性降,能導濕熱下走滲道,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,而不知其蕩熱止痛之用。」

《本草綱目》:「導小腸膀胱之熱,因引心胞相火下行,故心腹痛及疝氣為要藥。」

《中藥學教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