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耳草的功效與作用·四 利水滲濕藥

地耳草

【藥用】藤黃科草本植物地耳草HypericumiaponicumThumb的全草。

【性味與歸經】甘、苦,涼。歸肝、膽經。

【功效】利濕退黃,清熱解毒,活血消腫。

【臨床應用】1.用於濕熱黃疸

本品能入肝膽,功能清熱利濕,用治濕熱黃疸,具有良好療效,可配合茵陳、金錢草等同用。

2.用於瘡瘍腫痛,毒蛇咬傷等癥

本品有清熱解毒作用,治療瘡癤腫毒或毒蛇咬傷,可用鮮草煎服,另用鮮草適量,洗凈,搗爛外敷。

3.用於跌仆傷痛

本品又能活血消腫,用治跌仆損傷,除煎湯內服外,還可用鮮草適量,搗爛外敷。

【處方用名】地耳草田基黃(洗凈,曬幹,切碎用)
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三錢至一兩,煎服,外用適量。

【方劑舉例】肝三方(上海中醫學院附屬嶽陽醫院):田基黃、崗稔根、灸鱉甲、丹參治肝炎,谷丙轉氨媒正常,而其它項目不良者。

《中藥學教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