牽牛子的功效與作用·三 瀉下藥

牽牛子

【藥用】本品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。

【性味與歸經】苦,寒。有毒。入肺、腎、大腸經。

【功效】瀉水消腫,袪痰逐飲,殺蟲攻積。

【臨床應用】1.用於水腫腹水、二便不利、腳氣等癥。

牽牛子瀉下之力頗強,又能通利小便,可使水濕從二便排出而消水腫。如治水腫喘滿、二便不利等癥,可配合桑白皮、木通、白朮、陳皮等同用;如用於腹水腫脹,可配合攻下逐水藥如甘遂、芫花、大戟等同用。

2.用於痰壅氣滯、咳逆喘滿。

牽牛子苦泄瀉下而能袪痰逐飲,痰飲去則氣機得暢,喘滿得平,常與葶藶子、杏仁等配合應用。

3.用於蟲積腹痛。

牽牛子既能驅殺腸寄生蟲,並有瀉下作用,使蟲體得以排除,常配伍檳榔、大黃等同用,對蛔蟲、絳蟲都有驅殺作用。

【處方用名】牽牛子、黑醜(均配黑牽牛子,打碎用)、白牽牛、白醜(配白牽牛子、打碎用)、二醜、黑白醜(配黑、白醜各半。目前上海地區配方已於簡化,黑、白醜不分,兩者混合,打碎用)

【按語】牽牛子為峻下的藥品,少用則通大便,多用則瀉下如水,且能利尿,故在臨床上主要用於腹水腫脹、二便不利及宿食積滯、大便秘結等癥。至於用治痰壅氣滯、咳逆喘滿,則隻宜暫用,不可久服。如屬脾弱胃呆、氣虛腹脹者,當以健脾補中為要,不宜用本品攻瀉消積,克伐胃氣。
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牽牛散《普濟方》:牽牛子、木通、白朮、桑根白皮、木香、肉桂、陳皮。治水氣肢體浮腫、大小便澀,上氣喘促。

牽牛散《沉氏尊生》:牽牛子、大黃、檳榔、雄黃。治蟲積。

《中藥學教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