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明砂的功效與作用·二 清熱藥

夜明砂

【藥用】本品為蝙蝠科動物蝙蝠等的糞便。

【性味與歸經】辛,寒。入肝經。

【功效】清肝明目,散瘀消積。

【臨床應用】用於肝熱目赤、白睛溢血、雀目、內外障翳及小兒疳積等癥。

肝開竅於目。夜明砂為肝經血分藥,具有清肝熱、散瘀血的功效,在臨床上主要用於目疾,尤以治肝熱目赤、白睛溢血(即眼球膜下出血)的效果較好,能使瘀血消散;眼目清明。可用本品單味炒微焦,研細,每天一錢,分二次用開水調服;也可配合桑白皮、黃芩、赤芍、丹皮、鮮生地、白茅根等藥煎汁服用。

據文獻記載,前人用本品治雀目及內外障翳,常將本品研末,納入豬肝內,煮食飲汁。

此外,本品還可用於疳積及跌撲損傷、瘀血作痛等癥,亦取它散血、消積的功效。

【處方用名】夜明砂(焙幹用)
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一錢至三錢,佈包煎服;或炒研細末,每此用開水調服四分或五分。

【方劑舉例】決明夜靈散《證治準繩》:石決明、夜明砂、豬肝,用米泔水煎。治雀目夜昏。

《中藥學教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