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葉的功效與作用·二 清熱藥

荷葉

【藥用】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片。

【性味與歸經】苦,平。入肝、脾、胃經。

【功效】解暑清熱,升發清陽。

【臨床應用】1.用於感受暑熱、頭脹胸悶、口渴、小便短赤等癥。

本品味苦性平,其氣清芳,新鮮者善清夏季之暑邪,臨床常與鮮藿香、鮮佩蘭、西瓜翠衣等配伍應用。

2.用於夏季暑熱泄瀉等癥。

荷葉既能清熱解暑,又能升發脾陽,對暑熱泄瀉,常與白朮、扁豆等配伍應用。此外,對脾虛氣陷,大便泄瀉者,也可加入補脾胃藥中同用。

另本品又可用於各種出血癥。

【處方用名】荷葉、幹荷葉(幹者,生用,生清陽)、鮮荷葉(用新鮮者,解暑熱)
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一角(即全葉的四分之一),煎服。

【附藥】1.荷梗:本品即荷葉的葉柄。性味與荷葉相同。能通氣寬胸,多用於夏季感受暑濕、胸悶不暢等癥。一般用量一至二尺,煎服。

2.荷蒂:荷蒂為荷葉中央近梗處剪下的葉片。性味苦平。功能和胃安胎,止血止帶。可用於胎動不安及崩漏帶下等癥。此外,有升舉之功,又可用於清氣下陷之久瀉脫肛等癥。一般用量為四隻至十隻,煎服。

【方劑舉例】清震湯《活法機要》:荷葉、升麻、蒼朮。治雷頭風、頭痛、頭脹、舌苔滑膩。(雷頭風:病名,多由風邪外襲,或痰熱生風所致。其癥頭面起核塊腫痛,或憎寒壯熱,或頭痛,頭中如雷鳴。)

荷葉散《證治準繩》:荷葉、鬼箭羽、桃仁、劉寄奴、蒲黃。治產後惡露不下,腹痛悶脹。

《中藥學教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