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六十宙集·古方八陣·因陣·眼目方

眼目方

《原機》當歸補血湯 治男婦亡血過多,以致睛珠疼痛,不能視物,羞明酸澀,眼光無力,眉骨太十陽十酸痛。

當歸 熟地黃(各二錢) 白芍藥 牛膝 白術 生地黃 天門冬(各一錢) 川芎 防風 炙甘草(各五分)水二鐘,煎八分,稍熱服。如惡心不進食者,加生薑煎。

益氣聰明湯:治目中內障初起,視覺昏花,神水淡綠色或淡白色,久則不睹,漸變純白,或視物成二等證,並治耳聾耳鳴。

人參 黃 (各五錢) 升麻 葛根 炙甘草(各三錢) 芍藥 黃柏(各二錢) 蔓荊子(錢半)

上每服四、五錢,水二鐘,煎一鐘,臨睡熱服,五更再服。

(東垣)蔓荊子湯:治勞倦飲食不節,內障眼病,此方如神。

蔓荊子(二錢半) 人參 黃 (各一兩) 炙甘草(八錢) 黃柏(酒拌炒四遍) 白芍藥(各三錢)

上 咀。每服四、五錢,水二盞,煎一盞,去 ,臨臥十十溫十十服。

益十陰十腎氣丸:治足三十陰十虧損,虛火上炎,致目睛散大,視物不的,或昏花緊澀,作痛羞明,或卒見非常等證,其功與六味還少丹同類。

熟地(二兩,酒洗) 生地 歸尾(酒洗) 丹皮 五味 山藥 山茱萸 柴十十胡十十 茯苓 澤瀉(各二錢半)煉蜜丸,桐子大,水飛朱砂為衣。每服五、七十丸,空心淡鹽湯下。

濟十陰十地黃丸:治證同上。

熟地(倍用) 山藥 山茱萸 當歸 枸杞 巴戟肉 麥冬 肉蓯蓉 五味子 甘菊花(各等分)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、八十丸,空心白湯下。

神效黃 湯:方在補陣。治目緊縮小,及羞明畏日,視物不明。

《局方》明目地黃丸:治男婦肝腎俱虛,風邪所乘,熱氣上攻,翳障,目澀多淚。

熟地黃 生地黃(各一斤) 牛膝(三兩) 石斛 枳殼 杏仁(去皮尖,炒) 防風(各四兩)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、八十丸,食前鹽湯下。

《簡易》加減駐景丸:治肝腎氣虛,兩目昏暗,視物不明。

熟地 當歸(各五兩) 菟絲子(酒煮,八兩) 枸杞 車前子(炒) 五味子(各二兩) 楮實子川椒(炒,各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、八十丸,食前十十溫十十酒下。

(東垣)滋十陰十地黃丸:治足三十陰十虧損,虛火上炎,致目睛散大,視物不的,或昏花緊澀,作痛羞明,兼眵多燥十熱赤爛者。一名幹熟地黃丸。

熟地(一兩) 歸身(酒制) 黃芩(各半兩) 天冬(焙) 甘草(炙) 枳殼 柴十十胡十十 五味子(各三錢) 人參 地骨(各二錢) 黃連(三錢) 生地(酒洗,一兩半)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食前茶湯下,日三服。

(謙甫)還睛散:治翳膜遮睛,昏澀淚出,瘀血 肉攀睛。

川芎 龍膽草 草決明 石決明 荊芥穗 甘菊花 茺蔚子 楮實子 白茯苓(各一兩)白蒺藜(炒) 木賊 甘草(各七錢) 川椒(炒出汗,一錢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食後茶清調下,日三服。忌一切雞魚濃味,及蕎麥面熱物。

八味還睛散:治肝肺停留風熱,翳膜遮睛,痛澀眵淚。

白蒺藜(炒去刺) 防風 甘草 木賊 山梔仁(各七錢) 草決明(一兩,炒) 青葙子(二錢半,炒) 蟬蛻(二錢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食後麥門冬湯調服。

還睛丸:治男婦風毒上攻,眼目腫痛,怕日羞明,多眵,陷澀難開,瞼 紅爛,瘀肉攀睛,或暴赤痛甚,又治偏正頭風頭痛,皆有奇效。

白術 菟絲子(制) 青葙子 防風 羌活 白蒺藜(炒去刺) 密蒙花 木賊 炙甘草(等分)煉蜜丸,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細嚼,白湯送下,空心食前,日二服。

《正傳》祖傳固本還睛丸:治遠年一切目疾,內外翳膜遮睛,風弦爛眼,及老弱人目眵多糊,迎風冷淚,視物昏花等癥,悉皆治之。

天門冬(酒浸一宿,另研如泥) 麥門冬 生地黃(酒浸焙) 熟地黃(酒洗,各三兩) 人參白茯苓 幹山藥 枸杞(各兩半) 川牛膝(酒洗) 石斛(酒洗) 草決明(微炒) 杏仁(去皮另研) 枳殼(面炒黃) 菟絲子(酒浸煮) 甘菊花(用小金錢,各一兩) 羚羊角(細銼取凈末)烏犀角(銼用) 青葙子(微炒) 防風(去蘆,各八錢) 五味子(焙幹) 炙甘草 黃連(去須)白蒺藜(取仁) 川芎(各七錢)

上為末,蜜丸,梧子大。每服五、七十丸,鹽湯下。

定志丸:方在補陣。治十陽十氣不足,眼目不能近視。

地芝丸 治目不能遠視,但可近視,或並不能,乃十陰十氣不足也,宜用此方。

生地黃(四兩) 天冬 枳殼(面炒) 甘菊花(各一兩)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茶清或十十溫十十酒下。

(東垣)助十陽十和血湯:治眼發之後,猶有上熱,白睛赤色,隱澀難開而多眵淚等證。

黃 當歸(酒洗) 柴十十胡十十 炙甘草 防風(各五分) 升麻(七分) 白芷(三分) 蔓荊子(二分)水煎熱服。

(東垣)芎辛散:治兩眼風熱,晝夜隱澀難開,羞明惡日,視物昏暗,赤腫而痛。

細辛(二分) 芎 蔓荊子(各五分) 甘草 白芷(各一錢) 防風(一錢半)

上 咀。水二盞,煎一盞,臨臥十十溫十十服。

(東垣)明目細辛湯:治兩目發赤微痛,羞明畏日,怯風,惡燈火,多眵隱澀,鼻塞流涕,津唾稠粘,大便微硬。

細辛 麻黃 羌活 蔓荊子 防風 本 川芎 荊芥穗 白茯苓(各四分) 生地黃 歸尾(各八分) 花椒(七粒)水二鐘,煎八分,食後、臨臥稍熱服。

決明夜光散:治眼目夜昏,雖有燈月亦不能視。

石決明 夜明砂(各二錢) 豬肝(一兩)

上以藥為末,乃將竹刀切肝為二片,鋪藥於內,合定,用麻皮縛之,以米泔水一碗,用砂鍋煮至半碗,臨臥連肝、連汁俱服之。

石斛夜光丸:治神水散大,昏如霧露,眼前黑花,睹物成二,久而光不收斂,及內障瞳人淡白綠色。

石斛(酒洗,五錢) 人參 生地 熟地(酒洗) 麥門冬 天門冬 白茯苓 防風 草決明黃連(酒炒,各一兩) 羚羊角(鎊) 犀角(鎊) 川芎 炙甘草 枳殼(面炒) 青葙子(微炒)五味子(炒) 肉蓯蓉(酒洗去鱗,炙,各五錢) 牛膝(酒洗) 白蒺藜(炒去刺) 菟絲子(制)傢菊花 山藥 杏仁 枸杞(各七錢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子大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十十溫十十酒、鹽湯任下。

(東垣)瀉熱黃連湯:亦名黃連飲子。治眼暴發赤痛。

黃連(酒炒) 黃芩(酒炒) 龍膽草 生地 柴十十胡十十(各一錢) 升麻(五分)水煎。於午前,或飯後熱服。

(東垣)黃芩黃連湯:治兩眼血熱赤痛。

黃芩 黃連 草龍膽(俱各酒洗,炒) 生地(酒洗)

上等分, 咀。每用五錢,水二盞,煎一盞,去 ,熱服。

(東垣)當歸龍膽湯:治眼中白翳。

歸身 龍膽草(酒洗) 黃芩(酒炒) 黃柏(酒炒) 芍藥(各八分) 黃 黃連 甘草(各五分) 防風 羌活 升麻 柴十十胡十十 五味子 石膏(各五分)水二盞,煎一盞,去 ,入酒少許。臨臥熱服。忌言語。

芍藥清肝散:方在寒陣。治赤脈貫晴,眵多 燥,緊澀羞明,臟腑秘結。

蟬花散:治肝經風熱,毒瓦斯上攻,眼目赤痛,及一切內外翳障。

蟬蛻 甘菊花 谷十十精十十草 羌活 甘草(炒) 白蒺藜(炒) 草決明 梔子(炒) 防風 密蒙花 荊芥穗 木賊 川芎 蔓荊子 黃芩(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後茶清調下。

五味瀉白散:治風熱翳膜血筋,一切肺熱外障。

當歸 生地 芍藥 梔子 黃芩(各等分)每服三、五錢,為散,為湯任服。

明目羊肝丸:治肝虛風熱,冷淚赤澀,內外障眼。

黃連(三兩) 傢菊花 龍膽草 石決明( ) 人參 當歸 熟地 枸杞 麥冬 牛膝 青鹽黃柏 柴十十胡十十 防風 羌活(各八錢) 肉桂(四錢) 羯羊肝(一具,烙幹為末)

上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十十溫十十湯下。

黃連羊肝丸:治前證。

單用黃連一味,同羊肝俱為末,煉蜜丸服。《濟生方》用生羊肝去筋膜,同黃連搗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、六十丸,十十溫十十水下。

黃連天花粉丸:治兩眼赤痛,眵多 燥,緊澀羞明,赤脈貫睛,臟腑秘結。

黃連(酒炒) 天花粉 傢菊花 川芎 薄荷葉 連翹(各一兩) 黃芩 梔子(各四兩) 黃柏(酒炒,六兩)

上為細末,滴水丸,梧子大;或用蜜丸。每服五、七十丸,或百丸,食後、臨睡茶湯下。

《局方》密蒙花散:治風氣攻註,兩眼昏暗,眵淚羞明,並暴赤腫翳障。

密蒙花 羌活 白蒺藜(炒) 木賊 石決明(各一兩) 甘菊(三兩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後茶清調下。

春雪膏:點赤眼。

樸硝置豆腐上蒸之,待流下者,瓦器盛點之。

玄明春雪膏:治時氣熱眼。

玄明粉(半兩) 月石(三錢) 冰片(三分)

上十十乳十十無聲,瓷罐密收,用時點二大 內。

龍腦黃連膏:點赤熱眼。

龍腦(一錢) 黃連(去十毛十凈,酒炒,八兩)先銼黃連令碎,以水四碗貯砂鍋內,入連煮至一大碗,濾去滓,入薄瓷碗內,重湯煮成膏半盞許,以龍腦為引,或用時旋入尤妙。

立消膏:治浮翳宿障,霧膜遮晴。

雪白鹽(凈器中生研如塵)

上以大燈草蘸鹽少許,輕手指定浮翳點上,凡三次即沒,亦不疼痛。

黃連甘石散:治眼眶破爛,畏日羞明。

爐甘石(制,一斤) 黃連(四兩) 龍腦(量加)先以黃連研極細,同甘石再研,俱用細縐紗篩過收貯。用時取一、二兩加入龍腦,用井花水調如稠糊,臨睡抹敷破爛處,不破爛者點眼內 ,勿使入眼珠內為妙。

黃連人參膏:治目赤癢痛。

宣黃連 人參(各五分或一錢)

上切碎,用水一小鐘同浸,飯鍋蒸少頃,取出冷定,頻點眼角自愈,或於臨用時研入冰片少許更妙。一方但用人十十乳十十浸黃連頻點 中,《抱樸子》雲∶治目中百病。一方用黃連少加生白礬,以人十十乳十十浸蒸,點抹眼角大效。

丹砂散:點治諸眼皆妙,此李時珍方也。

硼砂 海螵蛸(去殼) 爐甘石(上好者, 淬童便七次,飛,各一兩) 朱砂(五錢,用此則不粘)

上為極細末,瓷瓶收貯。臨用少加冰片研點極妙。

清涼膏:治眼目赤腫不能開,痛悶,熱淚如雨。

生南星 腦荷葉(各半兩) 荊芥 百藥煎(如無,即用文蛤)

上各三錢,為末,井水調成膏。點眼角上,自然清涼。

《正傳》光明丹:治一切風熱上壅,兩目赤腫澀痛,爛弦風眼,及內外翳障。

制甘石(一兩) 朱砂(一錢) 硼砂(二錢) 輕粉(五分) 冰片(三分) 麝香(一分)

以上用十十乳十十缽研極細,收貯為君。如眼赤腫痛,加十十乳十十香、沒藥各五分;內外翳障,加珍珠五分,膽礬二分。爛弦風眼,加銅綠五分,黃丹五分;或以諸藥合一,以治諸般眼疾。上各研為細末,並一處再研二日,用瓷器密收,勿令泄氣,點、服絕妙。

青火金針:治頭風牙痛赤眼。

火硝(一兩) 青黛(一錢) 腦荷 川芎(各五分)

上為細末。口噙冷水勿咽,用此藥吹鼻。

赤火金針:治赤眼頭風冷淚,鼻塞耳鳴牙疼。

火硝(一兩) 川芎 雄黃 十十乳十十香 沒藥 石膏(各一錢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、二分;如前吹鼻,三次愈。

吹鼻六神散 治眼目暴發赤腫,熱淚昏澀,及頭腦疼痛。

焰硝(提凈,五錢) 白芷 雄黃 十十乳十十香(制) 沒藥(制) 腦荷葉(各一錢)

上為細末,瓷罐收貯。左吹左,右吹右,先令病患口十含水吹之,其氣上行,須臾覺效。

頭痛吹法亦然,或兩鼻皆吹之。若久患眼疾者,不可吹。

(東垣)點鹽法:明目,去昏翳。大利老眼,得補法之良。

用海鹽(二斤,揀凈),以百沸湯泡,濾取清汁,於銀石器內熬取雪花白鹽,瓷器盛貯。每早用一錢擦牙,以水漱口,用左右手指互以口內鹽津細洗兩眼大小 內,閉目良久,卻用水洗面。能洞視千裡,明目堅齒,極妙之法,蘇東坡手錄。目赤不明,昏花老眼,惟宜此法,大效。

洗爛弦風赤眼方:一名萬金膏。此藥之效如神,人傢所不可少,無目病則以施人,價廉功倍,濟人甚大。

文蛤 黃連(去十毛十凈) 防風 荊芥穗(各五錢) 苦參(四錢) 銅綠(五分)

上為極細末,外以薄荷煎湯丸,彈子大。臨用時以熱水化開,乘熱洗眼,日三次。立愈神效。一方有當歸、川芎各四錢。

傅爛弦歌:

爛弦百藥煎為奇,研細湯澄 去之,熬作稀膏入輕粉,鹽湯洗瞭敷之宜。

搜風散:箍風熱眼及腫痛。

黃連 大黃 樸硝 黃丹(等分)

上為末,以苦參煎湯,少加煉過白蜜,同調敷眼四弦,甚妙。

拜堂散:敷風赤熱眼,倒睫爛弦。

五倍子不拘多少為末,蜜水調敷患處。

湯泡散:治肝虛風熱攻眼,赤腫羞明,漸生翳膜。

杏仁 防風 黃連(去須) 赤芍藥 歸尾(各半兩) 銅青(二錢) 薄荷葉(三錢)

上銼散,每用三、四錢,沸湯泡。乘熱先熏後洗,冷則再暖又洗,每日三、兩次。一方加白鹽少許,閉目沃洗,尤能散血。

收淚散:治風淚不止。

海螵蛸(五分) 冰片(少許) 綠爐甘石(一錢)

上十十乳十十極細末,點大 角,淚即收,上二藥以燥濕,片腦以辛散。

去星凡十十胡十十椒、韭菜根、橘葉、菊葉之類,皆可杵爛為丸,用棉裹塞鼻中觸之,過夜則星自下。

眼目打傷青腫。

以生半夏為末,水調塗之即愈。

明目第一方:此方始於上十陽十子,以授魯東門左丘明,杜子夏、左太沖,凡此諸賢皆有目疾,得此皆愈。夜省看書一,減思慮二,專內視三,簡外視四,晨興遲五,夜眠早六。

凡此六事,熬以神火,下以氣飲,蘊於胸中,納諸方寸,修之一時,長服不已,非但明目,亦可延年。

《景嶽全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