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四十三烈集·痘疹詮\痘瘡(上)·初辯痘證(二)

初辯痘證(二)

痘疹發十熱,大抵初時與傷寒相似。然傷寒之邪從表入裡,故見各經之證,痘疹之毒則從裡出表,故見五臟之證。如呵欠悶頓,肝證也;乍涼乍熱,手足稍冷,多睡,脾證也;面燥腮赤,咳嗽噴嚏,肺證也;驚悸,心證也; 涼耳冷,腎證也。又觀心窩有紅色,耳後有紅筋,目中含淚,成身熱,手指皆熱,惟中指獨冷,乃知是痘證也,盒飯察其虛實,隨證治之。

五指稍頭冷,驚來不可當。若逢中指熱,必定是傷寒;中指獨自冷,麻痘證相傳。女右男分左,分明好細看。

兩耳紅筋痘必輕,紫筋起處重沉沉,急須用十藥相攻治,十個難求三五生。

凡初看痘法,以紙捻蘸油照其顆粒,次以手摸面頰,如紅色隨手轉白,隨白轉紅,謂之血活,生意在矣。若揩下不白,舉之不紅,是謂血枯,縱疏亦危。又看目睛神光,口十唇十舌十尖,紅活如常,無燥白之色,乃為吉兆,自可無憂。此觀痘疹之大治。

凡看痘之法,一見發十熱,即當先察其脈。蓋凡痘瘡將出者,未見形跡,必先發十熱,既見發十熱,脈必滑數。

但微見滑數有神而不失和緩之氣者,其痘必輕而少;若滑數加倍而猶帶和緩者,其痘必多而重,尚亦無害;若滑數之甚,義兼弦躁,或芤急無神而全無和緩之氣者,其痘必甚而危,故餘於初熟時,便能斷其吉兇,人多驚服而不知所窺在脈也。凡診此之法,但全握小兒之手,而單以拇指診之,亦最易也。看疹之法,此為第一,而今醫多不知之,亦以古人之未之及耳。

凡痘瘡緊十小充實者,名曰珍珠痘,此則易壯易靨。高碩飽滿者,名曰大痘,此則早壯而遲收。

四圍起而中心陷者,名茱萸痘;平扁不突者,名曰蒸餅痘,此則有兇有吉,稀者輕,密者重。

《景嶽全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