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三十九人集·婦人規(下)產育類·六逆產(三六)

六逆產(三六)

一、橫生者,以兒方轉身,產母用力十十逼十十之太早,故致兒身未順而先露手臂。但令母安然仰臥,穩婆以手徐推兒臂下十體,令其正直,復以中指摸其肩,弗使臍帶攀系即生。

二、倒生者,因兒未及轉身,產母努力,故令兒先露足。令母正臥,以手徐推足入,良久仍推兒身,徐俟轉正近門即生。

三、偏生者,因兒未順生路,產母努力,十十逼十十兒頭偏一邊,雖若露頂,實額角也,亦照前法推正即生。若兒頂後骨偏拄谷道傍,以手從外後傍輕輕托正即生。

四、礙產者,兒身雖順,門路雖正,但不能下,乃因胎轉時臍帶絆肩而然。令產母仰臥,以手輕推兒向上,乃用中指按兒兩肩,理順臍帶即生。

五、坐產者,因兒將產,其母疲倦,久坐椅褥,抵其生路而然。須用手巾一條拴系高處,令產母以手攀之,輕輕屈足舒伸以開生路,兒即順生。

六、盤腸產者,臨產母腸先出,子產而腸未收,故曰盤腸產。古法以醋、水各半盞,默然產母面背則收。一法以蓖麻子四十九粒,研爛,塗母頭頂,待腸收上,急洗去。

俗以水 面背驚之而腸亦收,但恐驚則氣散,反致他疾,戒之。

一方∶治橫逆產難,令產母仰臥,以小針刺兒手腳心三五次,用鹽擦之,手腳即縮上,轉身即生。

一方∶治盤腸產,以半夏為末,用少許搐鼻中,腸自上。

又方∶用大紙捻以麻油潤滲,點著吹滅,以煙熏產婦鼻中,腸即上。

又方∶腸出,盛以潔凈漆器,濃煎黃 湯浸之,腸即上。

《景嶽全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