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三十八人集·婦人規(上)經脈類·血枯經閉(十六)

血枯經閉(十六)

《評熱病論》曰∶月事不來者,胞脈閉也。胞脈者,屬心而絡於胞中,今氣上迫肺,心氣不得下通,故月事不來也。

《十陰十陽十別論》曰∶二十陽十之病發心脾,有不得隱曲,女子不月。其傳為風消,其傳為息賁者,死不治。

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曰∶腎脈微澀,為不月。

血枯之與血隔,本自不同。蓋隔者,阻隔也;枯者,枯竭也。阻隔者,因邪氣之隔滯,血有所逆也;枯竭者,因沖任之虧敗,源斷其流也。凡婦女病損,至旬月半載之後,則未有不閉十經者。正因十陰十竭,所以血枯,枯之為義,無血而然。故或以羸弱,或以困倦,或以咳嗽,或以夜熱,或以食飲減少,或以亡血失血,及一切無脹無痛,無阻無隔,而經有久不至者,即無非血枯經閉之候。欲其不枯,無如養營;欲以通之,無如充之。但使雪消則春水自來,血盈則經脈自至,源泉混混,又孰有能阻之者?奈何今之為治者,不論有滯無滯,多兼開導之藥,其有甚者,則專以桃仁、紅花之類,通利為事,豈知血滯者可通,血枯者不可通也。血既枯矣,而復通之,則枯者愈枯,其與榨幹汁者何異?為不知枯字之義耳,為害不小,無或蹈此弊也。此之治法,當與前血虛腎虛二條,參而用之。

寇宗 曰∶夫人之生,以血氣為本。人之病,未有不先傷其血氣者。若室女十童十男,積想在心,思慮過度,多致勞損,男子則神色消散,女子則月水先閉。蓋憂愁思慮則傷心,而血逆氣竭,神色先散,月水先閉。且心病則不能養脾,故不嗜食;脾虛則金虧,故發嗽;腎水絕則木氣不榮,而四肢幹痿,故多怒,鬢發焦,筋骨痿。若五臟傳遍,則必至於死。此一種,於勞中最難治。蓋病起於五臟之中,無有已期,藥力不可及也。若或自能改易心志,然後用十藥扶接,如此則可得九死一生。舉此為例,其餘諸方,可按脈與證而治之。

張氏雲∶室女月水久不行,切不可用青蒿等涼藥。醫傢多以為室女血熱,故以涼藥解之,殊不知血得熱則行,冷則凝,《養生必用方》言之甚詳,此說大有理,不可不知。若經候微少,漸漸不通,手足骨肉煩疼,日漸羸瘦,漸生潮熱,其脈微數,此由十陰十虛血弱,十陽十往乘之,少水不能減盛火,火十十逼十十水涸,耗亡津十液治當養血益十陰十,慎毋以毒藥通之,宜用柏子仁丸、澤蘭湯。

立齋曰∶夫經水,十陰十血也,屬沖任二脈,主上為十十乳十十汁,下為月水。其為患,有因脾胃虛,不能生血而不行者,調而補之;有因脾鬱傷血,耗損而不行者,解而補之;有因胃火,血消爍而不行者,清而補之;有因勞傷心,血少而不行者,靜而補之;有因怒傷肝,血少而不行者,和而補之;有因腎水虧,不能生肝血而閉者,補脾肺;有因肺氣虛,不能行血而閉者,補脾胃。經曰∶損其肺者益其氣,損其心者調其榮衛,損其脾者調其飲食,適其寒十十溫十十,損其肝者緩其中,損其腎者益其十十精十十。審而治之,庶無誤矣。五谷入胃,化以為血,以榮四末,內養五臟六腑。若服苦寒之劑,復傷胃氣,必致不起。

通經散(攻四五)

《景嶽全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