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經絡的概念
經絡,是經和絡的總稱。經,又稱經脈,有路徑之意。經脈貫通上下,溝通內外,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主幹。故曰:“經者,徑也。”經脈大多循行於人十體的深部,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。絡,又稱絡脈,有網絡之意。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,較經脈細小。故曰:“支而橫出者為絡。”絡脈縱橫十十交十十錯,網絡全身,無處不至。
經絡相貫,遍佈全身,形成一個縱橫十十交十十錯的聯絡網,通過有規律的循行和復雜的聯絡十十交十十會,組成瞭經絡系統,把人十體五臟六腑、肢十體官竅及皮肉筋骨等組織緊密地聯結成統一的有機整體,從而保證瞭人十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。所以說,經絡是運行氣血,聯絡臟腑肢節,溝通內外上下,調節人十體功能的一種特殊的通路系統。
二、經絡系統
經絡系統是由經脈、絡脈及其連屬部分構成的。經脈和絡脈是它的主體。
(一)經脈系統
1.十二經脈
正經:正經有十二,即手三十陰十經、足三十陰十經、手三十陽十經、足三十陽十經,共四組,每組三條經脈,合稱十二經脈。
十二經別: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別出的正經,它們分別起於四肢,循行於體內,聯系臟腑,上出頸項淺部。十陽十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而循行體內,上達頭面後,仍回到本經;十陰十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而循行體內,上達頭面後,與相為表裡的十陽十經相合。為此,十二經別不僅可以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系,而且因其聯系瞭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,從而補充瞭正經之不足。
十二經筋: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“結、聚、散、絡”於筋十肉、關節的體系,是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,是十二經脈循行部位上分佈於筋十肉系統的總稱,它有聯綴百骸,維絡周身,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。
十二皮部: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部位上的反應區。全身的皮膚是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,所以把全身皮膚分為十二個部分,分屬於十二經,稱為“十二皮部”。
2.奇經:奇經有八,即督脈、任脈、沖脈,帶脈、十陰十驕脈、十陽十驕脈、十陰十維脈、十陽十維脈,合稱奇經八脈。奇經八脈有統率、聯絡和調節全身氣血盛衰的作用。
(二)絡脈系統
絡脈有別絡、孫絡、浮絡之分。
十五別絡:別絡有本經別走鄰經之意,共有十五支,包括十二經脈在四肢各分出的絡,軀幹部的任脈絡、督脈絡及脾之大絡。十五別絡的功能是加強表裡十陰十陽十兩經的聯系與調節作用。)
孫絡:孫絡是絡脈中最細小的分支。
浮絡:浮絡是浮行於淺表部位而常浮現的絡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