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講

上竅與下竅的功能

我們剛才研究到“上閉則稱有,下閉則稱無”,先介紹有形的上下兩竅。中國的道傢及醫學,把人的生命,從懷胎到出生歸納屬於先天;一出娘胎是先天裡頭的後天;由嬰兒知小孩階段,女性第一個七年,男性是第一個八年,都還屬於先天卦的范圍。我們頭頂心有個有形的上竅,這個頂門穴道,醫學叫百會穴,道傢稱為泥洹宮,密宗稱為頂輪穴,名稱不同,都是有形的上竅。

在身軀的底部,肛門與前陰之間有個三角地帶,叫做會陰穴,在密宗稱為海底,印度的瑜珈術叫做靈蛇穴,是這個生命的靈力活動所在,這是有形的下竅。

嬰兒生下來,據古人相傳,這個時候頂門上竅沒有封閉,他的神還與天地相通。“上閉則稱有”,上面一封掉,嬰兒才開始說話,那就是後天生命的開始。上竅一閉,下竅就開,就向下走瞭,人就慢慢長大,所謂情竇初開,男女的情欲就慢慢來瞭。所以“上閉則稱有”是有形的。那麼修道 呢?上面一閉,生命向下面走,尤其這個世界的生命,都從男女兩性的下體延續下去的,生生不已。所以修道的人,要修到把開瞭的下竅重新關閉,從海底竅開始,煉精化氣,煉氣化神。到瞭煉氣化神時,上竅開瞭,修密宗的叫做開頂。

密宗真正開瞭頂的人很少,我親眼看到過。我們當年拜一個老師,四川人,是不是神仙我不知道,不過一般人叫他神仙。他那個時候八十幾瞭,可是心理狀態很年輕,也沒有什麼脾氣。他的頂門是開的,我們經常去摸,裡面有跳動,像嬰兒一樣。還有一點,他八十歲的人,乳房這麼一擠,可以擠出奶來,那也是真的。根據道傢說法,這一類的可算地仙,走路很快。《神仙傳》上講“行疾奔馬”,我們沒有看過他跟馬比賽,我走路還算是輕便,可是當年跟他走路,也有點吃力。這都是我親眼所見。

後來在西藏,看瞭這些喇嘛,什麼頂門開瞭插草呀!我給自己插過,也給人插過,那不算真開。氣脈打通必然會開,而且開的時候會有震動的聲音,所謂頂門一聲雷,嘣!你們真修到那個時候會把你嚇昏瞭,就像天上打雷,一大聲震動,就震開瞭,是有這種現象。

所以“上閉則稱有”,開始瞭我們後天的生命。修道是“下閉則稱無”,下面關閉瞭,精氣神不漏,不向下走瞭,叫做“無”。不是沒有,而是空靈瞭,還歸於空無。所以“無者以奉上”,下面的作用不再起瞭。在佛傢也有很多的說法, 起碼是“馬陰藏相”。伍柳派非常註重這個,“馬陰藏相”沒有什麼稀奇,練氣功的人也做得到,練童子功的人也做得到。“馬陰藏相”不要亂練,過分練氣功,會睪丸收縮,那不是“馬陰藏相”,而是一種病態,搞不好最後還要開刀,或者攝護腺(前列腺)這些地方都會出問題。真正“馬陰藏相”是個什麼樣子,也不要亂去猜想。

總而言之,如果講“馬陰藏相”,那是外表,實際上“下閉則稱無”,就是下面完全無漏,頂門重新開瞭。“上有神明居”,從頂上開始,老實講學密宗的人,到瞭這個境界,才真正叫做灌頂,不是像現在鈴子搖一搖,拿個瓶子裝水倒一倒,就算灌頂。天主教叫洗禮,這都是同一個系統下來的。這個時候是入定的境界,豈止光明,而且霞光萬道。不到那個境界不要去幻想,幻想不但沒有霞光萬道,反而是神經萬年。換一句話說,是頂門的脈打開瞭,這就是氣脈問題。我們說任督二脈、三脈七輪都打開瞭,就是到瞭這一步的境界,這個時候肉體上是氣住脈停的現象。

道傢還有一個秘訣,張紫陽真人說的:“一粒金丹吞入腹,始知我命不由天。”就是道傢所標榜的“萬化在手,宇宙由心”。這個丹藥不是用嘴巴吃,這是道傢的隱語,是另一個口,哪裡呢?就是上竅這裡。現在我公開講瞭,反正我也沒有道,我也不是神仙,讓你們年輕人去修吧。也許你們修成神仙,將來你能幫忙拉我一把也不錯。天元丹從頂上下來這個時候,古人當它是不傳之秘,我覺得沒有什麼,這可以明講,一般人就算曉得也做不到。

上下氣平衡交換

註意下面一句話:“此兩孔穴法,金炁亦相胥”,上下互用,這個是火候瞭,很難。你們做工夫做到頭昏、頭重,還談不到這個境界。氣向上行,就會有頭昏的現象。你們問經常頭痛怎麼辦,我說把腳扭一扭,是“其治者在下”的道理。因為那不是真的氣上來,是虛的,你元氣沒有上來,頭輪的氣脈打不通,很脹。你去量血壓並不一定高,反而是低血壓,那是氣上不來的原故。所以我經常笑現在的人是科學迷信,我不量血壓,也不檢查身體,因為我活到這個年紀,用瞭幾十年很夠本瞭。即使檢查出來,有個不好怎麼辦?不好也是死,好也是死。已經曉得最後是這麼一件事,所以懶得去麻煩檢查。

血壓跟著氣候、情緒都在變化,氣候濕度太高,大傢這幾天就感覺沉悶。註意現在是陰歷五月,幹支是午月,濕度高,人就容易昏沉愛睡,那是因為陰氣剛剛萌芽。這個時候有些人覺得難過,我說這個時候最容易死人的,早晚氣候不同,血壓不同,情緒心境好就高興,也許血壓就高。有些人還買一個血壓計放在旁邊,進來量一量,出去量一量,活得好辛苦啊!就合瞭老子的話: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。”如果能不為這個身體忙,還會有什麼痛苦呢?

但是上下這個氣,隨時要交換的,所以我常常問,你怎麼醒來怎麼睡著的?這與兩個氣都有關系。這兩個孔穴要想打通,“金炁”必須平衡,金也不是元氣,西方屬金,金屬白色,“金炁亦相胥”就是要平衡的意思。我經常問人,你們天天講任督二脈通瞭,通到哪裡去瞭?你轉河車轉到什麼時間為止?都答不出來!修佛傢止觀法門修數息的,坐在那裡已經數瞭幾十年,我說學會計都比你高明,你在那裡數下去幹嗎呢!“一數二隨”,你數瞭以後,覺得呼吸跟心念一配合,就不要數瞭,接著是隨息的方法。所以一般人修道,至少在我這個不修道的人看來,是蠻可憐的,古人叫做“學道之愚”,被道騙瞭。其實道也沒有騙你,自己被自己騙瞭。

性命與祖炁

這幾段,朱雲陽祖師批註得太好瞭,諸位學道傢的,不要輕易跳過去。現在我們花一點時間念一念:“此節,指兩竅之妙用也。大道,非一不神,非兩不化。”這是道傢的中國文化,一定要達到專一,那個神靈境界才出來,這是講道的體。道的用呢?“非兩不化”,就是陰陽二氣。“上章雲,一者以掩蔽,既明示人以得一矣,然而掩蔽之妙,其體則存乎一,其用不離乎兩。蓋金丹妙用,隻在後天坎離。”有瞭生命以後,“坎離妙用,不出先天乾坤”,坎離也好,乾坤也好,都是代號。他現在講,“究竟隻是性命二字”,隻是兩個作用而巳,一個性一個命。“性者,先天一點靈光,真空之體也”,一念不生全體現謂之性。“其體,圓成周遍,不減不增。在天,為資始之乾元”,拿宇宙來講這個自性,名稱不同,引用《易經》資始的乾元就是萬物靠它。“在人,便是父母未生前,本來面目”,拿人來講,他說是乾卦之體。“故名上德,此中本無一物。靈光獨耀,迥脫根塵”,這是引用百丈禪師的話。“若從意根下卜度推求,便失之萬裡”,本性的東西你用妄想分別心,用意識心來求,就不對瞭。“蓋性本天然,莫容擬議”,講它空也不對,講它有也不對。“直是覓即不得”,你要找一個明心見性就錯瞭。“故曰,上德無為,不以察求”,就是講性命雙修這個性。

“命者,先天一點祖炁”,“祖炁”是父母生下就帶來的,所以胎兒在娘胎裡也在呼吸,不是靠鼻子是靠臍帶,一切都通過母親的呼吸,也是通過臍帶活著。一出娘胎,臍帶剪斷瞭以後,就開始靠鼻子呼吸瞭。這個臍帶也是上閉下閉的道 理。“先天一點祖炁妙有之用也”,這一點就是佛傢講真空妙有。“其用,樞紐三才,括囊萬化。在天,為資生之坤元”,在《易經》是屬於坤卦大地。“在人,便是 地一聲時,立命之根”,人出娘胎時胞衣打破, 的一下,小孩出來,然後臍帶剪斷,鼻子開始呼吸,這是命根開始,“故名下德”。

“其中元炁周流”,所以密宗、道傢,真講修氣並不是修呼吸之氣!也不是精蟲卵臟的精!就是這“先天一點祖炁”,那個生命的功能。這一點電能的充沛,“潛天潛地變現無方”,無所不在,也無所在,在身體內部你找不到。“若向一色邊,沉空守寂”,色就是指身體,你如果在身體上找,守什麼上竅、中竅、下竅,“便墮在毒海”,你就中毒上當瞭!身體任何部分都沒有它。

“蓋命屬有作,不落頑空”,你如果隻想空,以為是道,不曉得修命功,身體上的變化也不懂,那你白修一輩子!佛傢道傢叫這個為“頑空”,你修瞭沒有用,跌落頑空。“一息不運即死”,這個息不是氣,這個元炁一下不轉動,就停擺 瞭。“故曰,下德為之,其用不休”,源源不息,永遠生生不已而來。“上閉則稱有者,坤入乾而成離也”,這個坤卦代表這股氣,就是命功的成就,氣脈成就瞭,到達自己真空之性出現。“先天之乾,本是上德,隻因坤中一陰,上升乾傢, 陽炁從外而閉之。所謂至陰肅肅,出乎天者也。乾中得此一陰,性轉為命,感而遂通,遂成有為之下德矣。”所以慢慢你們坐得好瞭,自然會恢復胎兒那個呼吸。所謂密宗的氣功,什麼九節佛風、寶瓶氣,都是勉強的方法。不用勉強的方法你打不通氣脈。打通瞭以後,最後恢復到胎息,鼻子呼吸停止瞭,恢復到胎息,像胎兒的呼吸一樣,下丹田自然呼吸啦!到這個時候,女性恢復到十幾歲以前的身體,男女一樣,沒有差別。

一升一降的法門

“人但知離體中虛,便認做真空”,一般人隻曉得打起坐來,心裡頭空空洞洞,認為這個是空。“不知這一點虛處,正是真空中妙有”,真的一念不生全體現,你認為是空,這個不是空,是有。“喚作無中有”,“無”裡的真空中妙有。“下閉則稱無者,乾入坤而成坎也”,先天本性到瞭後天,身體上變成後天的坎卦,坎卦屬於水。“先天之坤,本是下德。隻因乾中一陽,下降坤傢,陰炁亦從外而閉之。所謂至陽赫赫,發乎地者也。”這個時候你是內外一片光明,“至陽”怎麼叫“發乎地”呢?從“下德”修起,身心氣脈打通瞭,氣住脈停充實瞭。所以我常常告訴本院出傢的同學們,釋逝牟尼佛高明,教修白骨觀,從腳趾頭觀起,就是這個道理。佛不給你們說穿瞭,要你們自己懂得。“坤中得此一陽,命轉為性”,恢復到本來真空。“寂然不動,依然無為之上德矣”。

“人但知坎體中實;便認做妙有”,一般人修道隻要下丹田一充實,念頭都不敢動,生怕這個東西跑瞭。“不知這一點實處,正是妙有中真空,喚作有中無”,所以念一空瞭,這個氣體自然充實。“坤中既受乾炁,還以此點真陽,上歸於乾,是謂反本還原,歸根復命”,到達這個境界修道,“自是先天神室中,產出一點鄞鄂”,鄞鄂是城墻一樣,築瞭一個范圍。有瞭這個范圍,外面打不進來瞭,裡面也打不出去 瞭。“是為萬劫不壞之元神”,真空妙有修到瞭,你說它空嗎?是有的;有嗎?是空的,這個就是“丹頭”。

別的道書上不是這樣說的,這個靈丹一點,點鐵成金,就是這個東西。這個修成瞭是萬劫不壞的,身外有身都是這個來的。“故曰,無者以奉上,上有神明居。神明之妙固,全在中黃正位。”中黃我們以前解釋過的,在有形的身體上是中宮,也可以說是青春腺的這一部分。人年紀大瞭,不管男女,青春腺已經死亡,所以身上的樂感就發不起來瞭。“中黃正位”,有形的如此;無形的“中黃正位”是歸到坤體,一念不生,絕對清凈。“然非坎中真金之精上升,離中真水之炁下降”,上下兩炁降升而來,所謂上從天而降,下從地而升,就在中黃這個之間,“有無互入,兩者交通成和,神明亦何自而生耶”,所以上下要交。

那麼密宗呢?在座有幾位法師學過密宗的,你們就知道,往生法跟藥師佛長壽法,必定要連起來修,也就是這個道理。一個往上升,一個往下降,講穿瞭就是那麼一回事。 所以學術上說,究竟密宗是由道傢傳過去,還是道傢由密宗傳過來呢?這是人類文化的大問題!埃及、印度、中國這三大東方文化究竟的關聯在什麼地方?這個問題很大瞭,連畫符念咒,也有很多相同的,修道的方法也相同。現在懂瞭這個,就懂得往生法與長壽法為什麼要合修。所謂不死之法還不是這個,等我哪一天高興瞭,再慢慢告訴你,反正同這個有關系的。

所以《參同契》上說,“故曰,兩孔穴法,金炁亦相胥”.無形的即坎離兩卦,有形的我剛才也跟大傢講瞭。“兩孔穴即坎離兩用之竅妙,所謂元牝之門,世莫知者也。”這一段講完瞭。

黑白是什麼

現在回到魏伯陽祖師《參同契》本文,“知白守黑,神明自來。白者金精,黑者水基。”這裡開始講修道做工夫的有為法瞭。什麼叫“知白守黑”?這也是用老子的話,我們畫太極圖,一半黑一半白,這是中國文化傳統來的。後來佛經從印度翻譯過來,也采用瞭黑白兩個,把一切善業叫白業,惡業叫做黑業。還有佛教講白月是講上半月,黑月是講下半月,這個也要知道。

白有時候是代表陽性的、幹凈的,黑代表純陰的。但是你要知道,不要一定討厭黑的!陰的力量跟陽的力量是一樣的大,而且陰的需要也跟陽的一樣大。太空的黑洞,什麼東西一進這個黑洞就完瞭,裡頭不曉得是怎麼一回事,科學傢現在沒有答案,正在研究。我們是隨便講的,不要信以為真。道傢的原理講,太空中當然有這些黑洞,這是“至陰之精”,它的功能幾乎比太陽還要厲害,太陽能是放射的,它是吸收的。這個宇宙的功能,以道傢、《易經》的道理看起來,是可以解釋的,不過科學並不是這樣講。

這是講“黑白”兩個字,大傢修道學佛打坐,閉著眼 睛,裡面黑的,全體都是純陰境界,哪裡有個至陽呢?連一個小陽都養不出來,都是五陰蓋起來的。真到達得定以後,內外光明,白日境界來瞭。所以他這裡告訴我們,根據“知白”而“守黑”,你要想到光明是從陰中來,陰極就陽生,你也不要厭惡陰,它兩個一樣。所以修純陰、純陽都能成道,就是“知白守黑,神明自來”這一句話。我們大傢學佛打坐,也不要求啊!剛剛跟朋友談,也不想成仙,也不想成佛,就是休息。祖師告訴我們:“上德無為,不以察求”,你求不來的。那麼道怎麼來呢?我們可以引用孟子的一句話:“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”你放心瞭,一切放心,放下來,就會有個答案給你。魏伯陽祖師講的,隻要你得定,“神明自來”。這就是後來禪門裡頭的一句老話:“久坐必有禪。”其實久坐不一定有禪,但是這一句話也通啊,隻要能“知白守黑”,自然“神明自來”。

“白者金精”,這是中國文化的五行之學,陰陽傢的學問。白屬於金,金屬於西方。金並不一定指我們戴的金戒指這個金,是一個代號,代表堅固之性,等於佛傢的地、水、火、風,也是個代號。堅固之性謂之金,有時候道傢就用這個金字代表性。因為這個性是顛撲不破、不生不滅、不垢不凈、不增不減,所以形容它是“金剛”。白是“金精”,金精也是西方之精也。

“黑者水基”,黑代表水,水屬於北方。五行中的水並不是我們喝的這個水,液體有升華力量的就是水。這個我也給大傢講過的。人類的文化,都認為這個地球開始什麼東西都沒有,就是一個液體在轉。佛學也講到,說一個氣流,轉瞭二十劫數。拿有為的時間來計算,不曉得幾百千萬年,轉轉轉,轉到最後,水凍攏來,凸出的是高山,低窪的是海洋,地球就形成瞭,也不曉得經過幾百千萬年,都沒有人類。

人類的來源,各有各的說法。基督教、天主教說是上帝造的,這是一種說法。佛學講是光音天來的人種,光音天的天人都會飛,不吃東西,一身都帶光。他們到這個星球上玩,看到風景美麗,又吃瞭東西,佛經叫“地肥”。當然不是肥料,開始吃一點點,後來每一次飛來就吃,吃久瞭以後這個身體重瞭,飛不起來,有些就流落在這裡,男女成婚,也不是上瞭毒蛇、蘋果的當,而是一陰一陽自然成婚啦!這是人種的來源。但是再進一步說,光音天的人種又是哪裡來的呢?佛教還有解答,從上界下來。如果把佛學講人種的來源,把達爾文的《進化論》,同各個宗教的說法綜合攏來,就是一本大書,絕對很叫座。可惜你們年輕的人學識不夠,寫博士論文到處找題目,好東西也不曉得,《大藏經》中多得是。

講宇宙的來源,中國的說法是水開始。所以《易經》的數理《河圖洛書》裡,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”,也同古希臘、埃及、印度的說法一樣,認為生命的功能,第一樣來的是水,所謂一種凍攏來的液體。那麼我們現在想到瞭,人的生命所依靠的精蟲卵臟,也是液體,宇宙萬有都是這個液體,反正一個生命有的,都是軟性的。老化瞭,死亡瞭,就變成硬性的,硬性的就顯示水分沒有瞭。

所以“水者道樞,其數名一”,生命的開始,第一個來的是水。“陰陽之始,元含黃芽”,所以修道打坐註重津液、口水。老年人口幹,早晨起來嘴裡發苦、發幹。不管年輕年老,真正修道的人口水不苦,是甜的。但是有一種口水太甜瞭,那是病!趕快找醫生化驗吧!津液之甜,有清香,乃至清涼,就是《百字銘》裡頭說的,“白雲朝頂上,甘露灑須彌”,也就是密宗的“甘露灌頂”,講穿瞭是一回事。所以你們學密的要搞清楚東方文化,我現在大概公開瞭十分之三 啦,其實我就算全部都公開,你們也修不成。


《我說參同契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