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月 眉月 鉤月
前面我們說到,月亮的出沒與生命是同一個法則,月亮的出沒影響到人的情緒,影響到生理的變化。在美國有很多科學的調查,這裡 朱先生有一篇文章就是這個統計調查,現在國外的司法單位也在研究犯罪與這個月亮圓缺的關系。月圓的時候人的情緒較為高漲,月亮暗淡的時候人的情緒低落,乃至地表的潮水氣候都受到影響。
講到“蟾蜍視卦節,兔者吐生光”這兩句話,我們中國人講月亮裡頭有一個三角的蟾蜍,那是個影像啦。究竟月亮那個圓球裡頭什麼情形,我們不要貿然地下結論。現在人已經登陸月球的表面,月球的內容還搞不清楚呢!當然不會像我們古代那麼講,月裡頭有個仙子啊,有一棵桂樹啊,這是神話。有個蟾蜍,有個兔子,也是神話,代表瞭古代科學的符號說明。這裡也借用這些神話,但是這裡講的是科學,就是月亮裡頭的黑點。
“七八道已訖,屈折低下降”,“七八”是七天加八天,就是每月陰歷的十五,月亮圓滿,陽氣已經到瞭頂。陽極則陰生,所以月亮開始在變瞭,就是光芒在減瞭。
從陰歷十六開始計算,“十六轉受統”,轉瞭。十五以前是陽氣統受,十六以後是陰氣統受瞭。“巽辛見平明”,“巽”是巽卦,巽下斷,下面一爻斷為陰,是一陰初生,上面兩爻還是陽。“辛”是天幹,代表西方,“見平明”,早晨看得見。 那麼到瞭“艮直於丙南”,“艮為山”是卦名,艮卦跟震卦相反,艮下面都是陰,上面留一爻還是陽的。“艮直於丙南”,就是說到瞭陰歷二十三以後就成艮卦的現象,南方看見“下弦二十三”,叫下弦的月亮。那麼再加五天就是二十八到三十,就是坤卦純陰瞭,看不見月亮。“坤乙三十日”,“坤乙”,甲乙是東方。“三十日”,每月的月尾。“陽路喪其朋”,月亮完全沒有瞭。這是講艮、震的道理。
“喪其朋”出自《易經》坤卦卦辭:“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。”假使要出門,卜到坤卦,向西南方走最好,那是大吉大利,“得朋”是有貴人相助。如果向東北走呢?就不好瞭,“喪朋”,跟朋友鬧翻瞭或者打官司,或者有朋友過世瞭,這 是照字面的解釋。
朋友與光明
但是我們研究《易經》的學問,想知道古人何以斷定西南會“得朋”,東北會“喪朋”,所以就要研究古代什麼叫“朋”,為什麼這樣寫。
我們先講“寶貝”,因為上古民族在西北在河南一帶,貝殼很不容易得到,物以稀為貴,所以老祖宗用貝殼代表錢。什麼是“朋”呢?就是兩串的貝殼,掛在身上出門,這是“朋”字的象,就是錢很多,後來朋友就用這個“朋”瞭。我們研究中國字,想想有道理!交朋友就要錢,沒有錢 就沒有朋友,“有酒有肉皆朋友,患難何曾見一人。”這個“朋”字就是兩串錢掛上去,所以寶貝,是貝亦是朋。
如果卜到坤卦,“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”,古人《易經》的註解多得很,西南方,剛才講過是生方,加上卦的方位及幹支,再加上種種理由,各傢的說法不大相同。我有一個老朋友是有名的學者,原本同意要把《易經》翻成白話,還沒交卷就過世瞭。當時臺灣商務印書館負責人王雲五先生托人來跟我講,無論如何勉為其難,把它完成!我沒有辦法就答應來做。開始覺得無所謂,但是把《易經》翻成白話,一開頭就麻煩啦!譬如碰到“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”,平常我們不寫成文字,解釋很容易,告訴你們就好瞭,變成學術一解釋,完瞭!我本來想六十四卦,一天一卦就解決瞭,結果三年也動不瞭幾卦。後來實在沒有辦法,其他事情也越來越多,隻好交給學生幫忙交卷寫好,不算數啦!他成書後我也發現有些錯誤的地方,不過那個學生能擔起來實在已經瞭不起瞭。
在那一本書上也提到,這個“朋”字可能自古就錯瞭,應該是光明的“明”。原版《易經》古人是刻在竹板上的, 用久瞭,翻過來調過去,變瞭一點點就不同,“明”字就變“朋”字瞭。所以不是“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”,我想應該是 “西南得明,東北喪明”。道理是什麼?坤卦代表是亮,每月初三先見於西南方,所以“西南得明”,到每月月尾二十三,天亮在東北方看見眉毛之月,這個時候是“東北喪明”。 因為《易經》流傳下來的版本是寫“朋”字,這個“易更三聖”,中國聖人的文字誰敢碰它!“朋”就“朋”到底吧。所以後人隻好加上許多理由來解釋,而我也不敢講我的說法一定對,你們自己判斷吧。
封禪 禪讓 禪與
“節盡相禪與,繼體復生龍”,一節過完,剛好一個月。“禪與”就是禪位的意思。後來佛法用到“禪”字,古代這個“禪”字也代表宗教,就是所謂禪讓。中國古代統一天下的帝王,最嚴重的一件大事就是封禪。秦始皇封禪,漢武帝封禪,但歷史學傢認為這些皇帝都不夠格,除瞭我們老祖宗黃帝,隻有堯與舜才有資格去封禪。封禪是幹什麼?封禪是代表全國的人民,代表全民族,到山東登到泰山絕頂,舉行儀式,燒起大火來,表示這個皇帝成功瞭,有大功德,可以向上天報告,我做瞭幾十年,對得起國傢,對得起老百姓,所以可以告慰向上天交卷,可以封禪。
司馬遷寫《史記》的時候,特別寫瞭一篇封禪書。這一篇文章,他列舉瞭我們中國歷代的皇帝有資格封禪的;然後講到秦始皇統一天下,也來到泰山封禪。他到瞭泰山,一方面封禪一方面求神仙,想求得長生不死之藥。秦始皇的封禪有這一個企圖,所以到瞭泰山碰到大雨,在五棵松樹下面躲雨,後來就封這五棵松樹做五大夫,松樹都封瞭官。據說他雖然沒有碰到神仙,也碰到一個人,教瞭秦始皇鞭地之法,就是縮地法,可以把地縮攏來。如果我們有這個方法的話,到美國去不要買飛機票瞭,畫一個符,念一個咒子把地球縮攏來,踏一步就到瞭。這縮地法也叫鞭地法,拿鞭子打地就可以縮攏來,是神通啊!他描寫這些諷刺秦始皇,也諷刺瞭他自己當時的皇上漢武帝,封禪也是不夠格的。這幾個皇帝封禪一次,那個文武百官的隊伍,由河南起到山東,一路的部隊接連不斷好幾個月,那個威風之大,消耗之大!所以司馬遷寫封禪書是諷刺的文章。
外國人講“你們中國人沒有宗教的精神”,其實隻要你把封禪書一讀就懂瞭,在我們文化裡,對於宗教迷信思想,認為是很丟臉的,很沒有面子的。司馬遷就有這樣的看法。但是他並不是反對宗教,他認為真正的上天,真正的道,或者後世講真正的佛菩薩,並不需要你去封禪,去拜祭的。你真做好人,真做好事,那個神菩薩會來找你,這是真正的天人,真正的佛菩薩。如果你去拜去求,他才來保佑你,這個菩薩已經變成薩菩瞭,不夠資格!佛菩薩、神、天人,無所不照應,善人要照應,使你更好;壞人他也在照應,督促你改過,這是天地之心。司馬遷寫的是這麼一個道理,這個書要如此去讀。
講到這個“禪”字,牽涉瞭封禪,我們文化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禪讓,也是這個“禪”字。堯、舜、禹三代公天下,皇帝當到功成名就身退,選出來繼承人,禪讓給他,自己自動退位。所以上古的歷史,說到這幾位瞭不起的皇帝,堯、舜、禹都成仙瞭。這個“禪”字很妙,是“示”旁,是向天道告示,旁邊是個“單”字——中國姓氏裡頭有“單” 姓,不要念成“簡單”的“單”,而是與“禪”的古音同音。這個“禪”字,它的道理包括瞭很多,與天道有關,也代表瞭形象。
《參同契》這裡“節盡相禪與”,這個“禪”字,是禪位的意思。每月二十八是月尾,月亮的光明沒有瞭。光明代表陽氣,陽氣沒有瞭,是不是說斷瞭呢?這個裡頭有個問題,道傢跟佛傢的哲學就來啦!我們做工夫修道的也要註意。一 般說女性“二七天癸至”,這是出於《黃帝內經》,十四歲第一次月經開始,父母生下先天的生命,變成後天瞭。假使講修道,這個時候已經破瞭身,所謂破瓜,一個完整的西瓜切開瞭。男性十六歲,拿現在講,性知識開發瞭,不過現在都市青年都提早瞭。由先天變成後天,就是禪與的意思,表示改變瞭。
更年之後如何
《法華經》上講龍女八歲成佛,她沒有到達二七十四 “天癸至”,這個叫做童真入道,不分男女相。女人能不能成佛?絕對能!小乘批評女人不能成佛,大乘沒有這一套瞭,成佛不分男女老幼。所以女性四十九歲以後開始修道,如果拿伍柳派的看法,那要加兩倍的功,先要做到月經再來,來瞭以後再把它修斷,這個斷瞭月經的修法叫“斬赤龍”。這等於男性修到“馬陰藏相”,返回到男性是八歲、女性是七歲前的童體。這種“斬赤龍”的論調,一般修道的很流行講。
這個理論準不準確呢?不一定準確,也可以說很準確。為什麼?拿有形氣血的生命來講,不是沒有理由,有道理。你說陽氣完啦,經期完啦,難道四十九歲的女性都活不下去瞭嗎?還有活到九十幾一百多的呢!她另外自己那個真的生 命功能起來,就是接近《參同契》這裡所說的“繼體復生龍”,她生生不已的那個生命的功能在發動。“龍”不是說女性“斬赤龍”,而是指乾卦,代表陽氣。乾卦在《易經》上都用龍來做代表,坤卦代表陰體,在動物是以馬來做代表。《易經》的坤卦不是普通的馬,是以母馬來代表,“牝牡之精”還不是公馬。所以研究《易經》要很小心,以動物代表的說法,是要把物理研究清楚才懂得它的道理。
我們要知道,女性的陽氣,在停經之後繼續的生命,我們可以給它一個名稱——第三重宇宙的生命,這個名稱是我臨時創造的。我們由人胎到出生,女性到七歲,男性到八歲,這是第一重宇宙的生命。男性十六歲,女性十四歲,這個是先天與後天的分界,可以說是第二重宇宙的生命。到經期斷瞭,男性五十六,女性四十九,先天的陽氣用完瞭,父母給我們充的電用完瞭,此時再產生的電能是我們自己充來的,就是“繼體復生龍”,所以叫它第三重宇宙的生命,並不是說陽氣絕瞭就不能修道瞭。
這裡有個問題瞭,像女性的月經,它這個生滅變化不絕,新陳代謝不已,去瞭以後又有新的生命生長。但是真的生命功能不在這個新陳代謝。新陳代謝是現在的科學名稱,佛學叫生滅,道傢是陰陽變化,陽極陰生,陰極陽生。能生滅、能變化的這個生命功能,並不在生滅上。所以伍柳派認為把後天有形的精收回來煉,是煉精化氣,全錯瞭。在座很多懂得醫學的,還有大醫生坐在後面,知道人的生命細胞、血液,隨時新陳代謝,由毛孔等排泄出來。
所以說,不要認為化氣是把有形的精蟲卵臟化成氣,氣再化神,那是伍柳派的看法,至少在科學哲學上站不住腳。 中國神仙道傢的“煉精化氣”,不是指這個精,道傢煉精化氣包括瞭荷爾蒙全體的作用,以及氣血一切的生長等等全套的作用謂之“精”,要整個轉化才能脫胎換骨,其中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
所以人這個生命,不管男女,最後一口氣未斷之前,得瞭真正的正法、道法,專心一念之間可以把生命拉回來。可是就是難!真正的道法在哪裡?“繼體復生龍”,這一條生命的陽氣像龍一樣,它還不一定在你身體上,但是當然又離不開身體。所以密宗講什麼中脈呀!講瞭半天,老實講同伍柳派的道傢一樣,都在有形那一面講。所以要瞭解真正正統的道傢,對中國文化真正通達,這一本書就要好好研究瞭。
這本書很難讀,也難怪朱熹朱夫子啃瞭幾十年,啃不進去。其實他並沒有那麼差,這些都懂,什麼道理啃不進去? 就因為他一方面反對佛法,反對道傢,又想做神仙,又不肯拜師,哪個人肯傳給他?所以隻好自己研究,又研究不通!
配卦與陰陽
“壬癸配甲乙,乾坤括始終”,壬癸兩個是天幹代號,屬水,屬北方黑色;甲乙屬木,屬東方青色;丙丁火是屬南方赤色;庚辛金屬西方白色;中央是戊己土屬黃色。那麼“壬癸配甲乙”怎麼講呢?北方怎麼配起東方呢?水怎麼配木 呢?壬癸屬水,這要懂得《河圖洛書》瞭,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,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。”現在順便講一點《河圖洛書》,應用就不講瞭,因為掐指一算那就多瞭。
先講哲學“天一生水”,這個天不是代表有形的,是指中國文化形而上的宇宙原始本體。這個地球,這個世界形成,第一個是水,水代表液體,同希臘有一派哲學一樣,認為這個世界是水開始的。等於我們冰凍的水果凍攏來,這個地球是冰凍而成的。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”,凍攏來形成地球,六合就是四方加上下。壬癸代表水,“配甲乙”,所以 《易經》叫配卦,就把這個法則引用到這個作用上,配攏來用。甲乙東方木,代表生生不已。這就是說明月亮一個月當中六次的變化,所以五天叫一候,六候叫一節,六五是三十天。第七天是休息日,星期天,陽氣重生的日子。“乾坤括始終”,是陰陽二氣變化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