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七回 文翰林內庭見駕 聖天子傳檄封官

  詞曰:

  二畝沙田臨水,三間茅屋宜山。夫耕婦種四時安,不少佈衣菜飯。

  但得五風四雨,不愁春老花殘。山青水綠耐人看,多少村居風范。

  話說雲太師招安瞭雁都統,將兩下人馬合為一處,命王老虎、熊飛龍二人捎瞭本章、書信,帶瞭十幾個兵丁,將張實打上囚車,連夜起身,往京都去瞭。

  且按下太師這邊的言詞。再表王老虎和熊飛龍領瞭太師的令,即回營揀選十個兵丁大漢,押解囚車,收拾瞭行車馬匹、腰刀弓箭,二人換瞭軟甲,上瞭馬,離瞭邊關,曉行夜宿,往東北京進發。行程正是九月天氣,風清氣爽,十分好行。一路上但見山青水綠,草軟沙平,江邊楓葉初紅,野地黃花正艷,征馬驕嘶,行人爽快。正是:紫塞風高征馬快,青樓涼動玉人愁。

  話說二人在路,解著囚車一路行來。曉行夜住,渡水登山,沖州過府,也非一日。那一天到瞭京都地界,離城二十裡,地名餘傢堡。那一帶都是山崗村埠,樹密林深,七彎八折的路徑。二人到此,已是薄暮天氣。二人轉過山灣,隻見前面樹林裡隱隱有一隊人馬之聲。王老虎縱馬,上高埠處一看,原來是一簇人馬在那裡打獵。當頭一位少年公子,頭戴著紫金冠、金抹額,身穿大紅團龍繡花箭衣,左右帶著弓箭撒袋,約有二十多歲年紀瞭。左邊馬上也坐著一個少年,頭戴玉色方紮巾、金抹額,身穿玉色箭衣,也帶瞭弓箭。右邊馬上也坐著一人,約有四十以外的年紀,頭戴玄色方巾,身穿玄色直擺,也帶瞭弓箭。三個人帶瞭有百十名傢將,在那裡打獵。

  你道是誰?原來是刁虎和雲文、包成在此作興。王老虎不知就裡,隨同熊飛龍,解著囚車,往前直走。不防包成眼快,看見兩騎馬、十幾個人,解著一部囚車,囚車上一面黃旗,上寫“軍機欽犯”四個字。包成疑心,指與刁虎。刁虎一見,喝聲:“解囚車的,住著!”連喝幾聲,王老虎大怒道:“是甚麼人叫我住著?大呼小叫的,老爺們偏不住!”往前就走。刁虎大怒,叫傢將:“與我抓來!”正是:不知傢已破,猶使昔時威。

  那些得寵的傢將,聽得一聲呼喚,一氣下來瞭七八個,攔住馬頭,喝道:“好大膽的軍官! 我們二爺喊你說話,是抬舉你,你為何這樣放肆!”說罷就來揪扯。王老虎大怒,睜圓怪眼,倒豎雙須,大聲喝道:“俺們在邊關,上朝廷辦軍機大事,違誤瞭時刻當不得。你傢二爺是誰?敢來攔我的去路麼!”打開瞭傢將就走。正是: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。

  那包成見王老虎口音硬,便走下來道:“二公有所不知,我們二爺就是當朝國舅太平侯刁千歲的二公子,現兼管軍機大事,凡有邊報,總要到侯店掛號,故爾我傢二爺問你,你是那裡來的?”王老虎道:“原來如此。俺們是西羌關雲太師那裡解欽犯、送本章來的。”

  那刁虎聽得是雲太師那裡來的,忙問道:“雲太師同雁翎打瞭幾仗瞭?想是兵敗瞭,來求救的麼?”王老虎笑道:“太師兵去,隻見瞭一陣,俺們雁老將軍部下一千戰將、十萬強兵都降順瞭。俺們是來獻功的!”刁虎吃瞭一驚,道:“這老頭兒轉如此利害?但不知這囚車內是何人?”王老虎道:“是個狠人。”刁虎道:“難道將雁翎拿來瞭?”王老虎笑道:“是雁翎重外孫子!”刁虎驚道:“姓甚名誰?怎樣個狠法?”王老虎笑道:“姓張名實。交瞭兩代兵,被人捉瞭兩回,連耳朵都殺掉瞭,你道狠也不狠?”說罷,掀起囚車簾子道:“刁二爺,你看看狠人的樣子。”那刁虎隻認不是真話,走近前一看,原來卻是先鋒張實,垢面蓬頭,割去雙耳,鎖在車裡。刁虎驚道:“這是我們的先行張實,為何如此?”王老虎笑道:“多虧你傢千歲薦的英雄,隻怕你們見瞭皇上,還有升賞呢!”這一席話,譏誚得刁虎滿面羞出,悶悶不語,一場沒趣。後人有詩道:

  詩曰:

  亂將肖小領兵權,公報私仇欲害賢。

  信是“英雄”多勇健,雖殘雙耳命猶全。

  話說王老虎恥笑瞭刁虎一場,吩咐兵丁,起身就走。那刁虎又驚又惱,又恥又羞,要來問張實的消息時,王老虎笑道:“刁二爺,今日晚瞭,得罪你,明日再同你細細談談罷。”揚然而去。正是:一場掃興真無趣,縱有威權沒處施。

  那刁虎恨恨在心,吩咐傢將收瞭圍場,即忙回莊報與刁國舅知道,設計謀為去瞭。不表。

  單言王老虎同熊飛龍二人進瞭城,已是黃昏時分,早有京城守汛的兵丁領二人來至文翰林府內。卻好文翰林散朝回傢,傢人通報,呈上瞭太師的書信。文正拆開一看,已知就裡,忙忙起身迎接王老虎、熊飛龍二人。來到大堂,見禮已畢,茶罷三巡,文正問問邊關信息,看過囚車欽犯,留二人在傢晚膳。隨即命傢人打道,帶瞭本章、邊報,入朝見駕去瞭。正是:不須待漏朝天子,自可隨時見聖人。

  話說文正來到午門外,見瞭守宮太監,見瞭禮,說道:“今有緊急軍情,要入宮面聖,煩公公轉奏。”太監聽瞭,不敢怠慢,隨即入宮去瞭。不一時,隻見四個內監手提金絲燈籠出來,道:“聖上有旨,宜文翰林見駕。”文正隨著內監入瞭午門,轉彎抹角上瞭便殿。

  山呼已畢,天子道:“卿有何事,夤夜來見?”文正稟道:“萬歲洪福齊天!有太師雲定奉旨平西,今已收服雁翎,兵住三關,有本在此報功,求萬歲殿閱。”天子聞言,心中大喜,忙將邊報、本章拆開一看,上寫道:

  文華殿大學士兼管軍務平西都督臣雲定奏:

  為奉旨平西.於某日兵抵三關,與雁翎對陣,細責其罪。雁翎並無叛心,惟恨刁龍父子公報私仇,害他首尾不顧,無地存身,部將人人抱恨,用敢興兵,為國除奸,為眾雪恨,並無他志。今遇大兵,不戰而伏。求皇上赦罪加封,除奸正法,庶遠臣賓伏,四海寧靖.臣不勝惶恐,拜求上聞。

  另:有誤軍張實,敗兵喪師,被捉辱命,亦祈發該部議罪。 臣雲定百叩拜表話說天子看完本章,已知雁翎兵叛皆因為刁龍所逼,隨即命文正草成恩詔,封雁翎為歸命侯、雁羽為鎮西將軍;其餘將士已授職者加升五級、記大功一次;未授職者俱封四品前程,回京候缺。恩詔已就,次日早朝,宣六部九卿,將雁翎的事宣瞭一遍,即命禮部侍郎同來人持檄到關封官去瞭。然後,將欽犯張實之罪,並刁發逼陷忠良之過,著該部議奏。一聲旨下,舉國皆知。六部官兒領旨去瞭。正是:一聲丹詔下,誰敢不趨承?

  不表朝中之事,單言王老虎和熊飛龍二人次日得瞭恩詔,好不歡喜,大傢換瞭四品冠帶,會同禮部侍郎辭瞭文翰林,連夜動身在西關去瞭。不表。

  且言刁國舅,頭一日刁虎回莊,將路遇張實囚車、雁翎歸順、太師得勝的話細說瞭一遍,刁國舅大驚,托病不朝,教人在朝打聽信息。又聽瞭這些話,越發吃驚,隨即叫人請刑部張賓說話。誰知張賓為兄弟張實之事,巳打道往莊上來瞭。傢人通報,刁發大喜,忙忙整衣出來迎接。

  二人入內,見禮已畢。刁發道:“你我之事,同病相憐,如何是好?”張賓將眉頭一皺,嘆一口氣道:“此事不好。千歲還是皇上的親眷,就有過犯,還可體諒;我兄弟之事,倘若皇上頂起真來,如何是好?”刁發道:“你又錯瞭。皇上縱然念及椒房,恕罪於我,隻是雁翎那賊回京豈肯幹休?”正是:左思右想皆成患,何必當初作對頭。

  張賓道:“要待安穩,除非雲、雁二人不回才好。”刁發道:“恩詔一到,他們就回來瞭。怎能得他不回?”張賓道:“也不難,隻要千歲到宮中一走,去求娘娘將符節交與千歲,千歲拿回,如此如此,這般這般,就調開他們,一堆兒害瞭。”刁發大悅,隨即命人打一小轎,人官去瞭。

  且聽下回分解。

《大明奇俠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