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回 雁公子獨闖西羌 鐘相公私奔北直

  詞曰:

  道上櫛風沐雨,途中戴月披星。江湖奔走幾曾停,白發催殘青鬢。

  豪傑隱藏陌路,英雄埋沒風塵。文章休說擲金聲,時未來兮孤冷。

  右調(西江月)

  剪斷閑言,詞歸正傳。話說那文正在街上看瞭那兩張告示,畫影圖形,捉拿放火鬧莊的大盜,四門設立瞭弓兵,十分利害。思想:“雁羽躲在傢中,終非瞭局,倘若外面知道風聲,他又是欽犯,那時在我傢提瞭去,怎生是好?非但不能救他,倒反害瞭他瞭。”想瞭半時,一路行來,早到傢中,把禦賜的一千兩銀子抬到後堂。夫人、小姐接著,見文爺面帶憂容,夫人便問道:“相公,今日告老,聖上曾問甚麼?未知準與不準?”文正道:“夫人不要說起!下官早朝呈上告老的文章,蒙皇上聖思,問瞭幾句,倒也有準本之意。不防那太平侯刁賊上前上我一本,說目下新修國史,翰院有事;又說我是無老病,何得辭朝?那時天子聽瞭刁賊的言語,不準告老,賜銀子一千兩,養病供職。下官思想告瞭這一領前程,回常州安享田園,離瞭這龍潭虎穴,省得是是非非。誰知刁賊不允,將來定有一番是非,如何是好?”夫人道:“他隻為女兒的婚姻沒有遂願,留存在京,他好慢慢的再來圖謀,倒不可不慮。”小姐在旁又問道:“爹爹,外面可有甚麼別的風聲麼?”文爺道;“多呢!”遂將那兩張告示,並畫影圖形、捉拿放火鬧莊的大盜細細說瞭一遍,小姐吃瞭一驚。正是:平地風波三千丈,怎得平安瞭夙緣?

  那小姐、夫人聽瞭此言,一齊害怕道:“倘露風聲,如何是好?”正在心焦,忽見雁公子入內。見禮已畢,文正致謝前日太平莊相救之情,又命小姐拜謝恩兄。拜見已畢,雁公子道:“小侄在此,終非瞭局。欲去尋父,又丟不下老母在京。欲在此,又不知老父存亡,果否未決,事在兩難,如何是好?”文正道:“賢侄差矣!令堂在京,不過是軟禁,大事無妨,早晚我自去請安問候。等雲太師回來,自然設法相救;但令尊孤軍萬裡,出征在外,未知兵敗之後生死存亡,身在何處,依我愚見,賢侄自然是尋父要緊。若尋見令尊老將軍,同心合力報仇,救出傢眷方好。”雁公子聽瞭這一番言語,如醉方醒,便道:“多蒙老伯指教,小侄明日就去尋父。隻是傢母在刑部衙中,要求照應。”說罷,不知不覺虎目中滔滔流淚,哭將起來。正是母子情深,不能割舍。

  文正見瞭,也流淚道:“賢侄休悲,令堂在京,有我照應,隻是你要出城,目下四門設兵,張掛著你的影形,倘被人盤問,如何是好?”雁公子道:“待我黃昏時分,一馬沖將出去,倘有兵來,讓我殺他幾個,看他敢也不敢!”小姐在旁道:“這個使不得,他眾我寡,若被拿住,豈不自送其死?隻須如此如此,便出去瞭,有何難處?”文正、雁羽二人聽瞭,一齊道:“就是如此,好計!好計!”當晚文正備酒餞行,封瞭一百兩銀子,與雁羽做路費。

  次早,雁羽裝扮已畢,裝作大腳丫鬟模樣,坐瞭小轎,文正夫妻吩咐傢人抬瞭祭禮,備瞭馬匹,兩乘大轎,後跟四五乘小轎,隻說上墳,往城外而來。門兵見是上墳的人,看瞭一看,又見是文翰林,便不盤查,讓他出去。文正出得城來,好不歡喜。送瞭二十裡,過瞭兩個營房,見是文府上墳,俱不盤問,安然而去。到瞭無人之處,雁公子方才下瞭轎,改瞭裝,帶瞭弓箭、繡襖、將巾、行李等件,捎在馬上。文正命傢人擺開抬盒,楊樹之下,夫妻同把盞餞行,道:“一路保重小心!若有好音,望即寄我。好讓我夫婦放心。”雁羽道:“傢母在京,求早晚照應。有信小侄自然寄來。”說罷,彼此流淚。略飲三杯,雁公子便拜別而去。文正看著他上瞭馬,加三鞭如飛而去。正是:鱉魚脫卻金鉤去,擺尾搖頭再不回。那雁公子從此往西羌尋父去瞭。一路上悲悲苦苦,路遠山遙,好不淒涼,下文自有交代。

  再表這文正夫婦見雁公子去瞭,心中悲苦不忍,直望不見他的人影兒,方才回路。不一時回到傢中,小姐接著,問瞭備細,心中悲苦,回上樓暗暗流淚道:“但願蒼天保佑他一路平安,早早見父,成功回來,骨肉團圓,早完奴的姻事。”不表文正之事。

  話分兩頭.再言那常州鐘府傢眷,自從那年鐘禦史送傢眷回鄉,錢氏夫人帶領公子、小姐來到常州府武進縣東門外離城十裡,地名丹鳳村,有二百畝良田,小小莊院,三四進草莊房,夫人領瞭公子、小姐在內居住。教公子讀書賦詩,自已躬治桑麻,終日績紡,倒也安然,隻是思想丈夫萬裡風塵,不知何日回來,放心不下,終日癡癡呆呆,苦苦惱惱。

  那日母子三人無事,在後堂談心。夫人道:“兒呀,我們在傢安享田園,倒也罷瞭,隻不知你爹爹在萬裡之外,封贈各國,回來還要修造萬裡長城,被這奸臣陷害,去瞭四年,杳無音信,不知那一年才得回來,夫妻相見、骨肉團圓呢?”說罷,淒然淚下。玉環道:“不知爹爹到也未到?這消息隻有京中曉得。不知雲太師近日如何?為何這兩年都沒有信來?是何緣故?”夫人道:“女兒有所不知:那雲太師是告老之人,他那裡還管這些閑事?況且你爹爹去後,我這裡也為山遙路遠,不曾差人去京中雲府問候問候。自古道:人在人情在,一年不來往,就疏失瞭。他那裡不隻管有信來,除非我這裡差人去才好。”公子在旁道:“母親差人去,也隻討得一人信,也是無益。我想我爹爹此去,萬裡長城修造的工程浩大,一時怎得回來?除非是朝內有人保奏本章,聖上差官輪流更替,才得回來,不然,隻怕不能回來瞭!”說罷,放聲大哭。夫人流淚道:“我兒言之差矣!目下刁賊專政當道,他同你父親是仇人,那滿朝文武都是他的狐群狗黨;這件事原是他害的我傢有冤沒處喊的,人所共知,誰敢保奏?除非是你一朝得第,那時保奏你父親差不多,外人怎肯饒舌多事?”公子道:“也罷,不若待孩兒悄悄進京,奔雲太師那裡,求他設法相救便瞭;不然,待孩兒求雲太師指引,面見皇上,親遞禦狀,將身替父回來,或者天子見憐準奏,也未可知。不知母親以為何如?”夫人道:“我兒,你說話好容易!那面君豈是當耍的?如何使容作偌大一個孩童去替父之事?諒雲太師也不敢指引。況刁賊是你對頭,倘若害瞭性命,那時如何是好?不如在傢苦讀,倘若一舉成名,就有出頭之日瞭。”公子隻得在傢攻書。

  不覺光陰迅速,日月如梭,正逢學院案臨江蘇科、歲兩考之事。先是蘇、松、常、鎮四府的生員人等應考,那些在學之人,一聞此信,都紛紛收拾到郡應考。鐘山玉歡喜,入堂稟告夫人,要去應考。夫人依允。公子遂進縣報名,由府、縣兩考高高取中,到院試之期,公子收抬進場。真是文章錦繡,遂入瞭武進縣學。報到傢中,夫人心中好不歡喜.賞瞭報錄人等。不日公子回傢祭祖,夫人治傢宴,母子三人,天倫之樂。飲酒中間,夫人不覺流淚,向公子說道:“若是你爹爹在傢,也讓他心中歡喜歡喜,可憐他風塵萬裡,音信全無,不知何日方能團聚?”說完,放聲大哭。母子三人,哭在一處,連左右丫鬟無不下淚。哭瞭半時,公子含悲止淚說道:“母親,不若等孩兒悄悄進京,一者訪訪信息,那京城內是時時有邊報的,二者看看雲太師近日如何,也好求他謀為相救;三者倘皇天開眼,孩兒求得一官半職,也好討個出頭之日。不知母親意下如何?”夫人道:“我兒一片言語,雖說得有理,但是你年紀幼小,又不曾出過門,一路上千裡遙遙,為娘的怎生放心得下?況且你上無兄、下無弟,膝下無人侍奉,如何去得?”公子道:“這個不妨,孩兒自然小心無事,一到京中,便寄信來傢便瞭。膝下有妹子侍奉,母親放心,孩兒是一定要去的。”夫人再三不肯,公子不依。夫人拗地不過,隻得叫蒼頭鐘安備瞭馬匹、行李,當晚治酒進行。母子三人不忍分離,哭在一處。夫人道:“我兒,你一路上須要小心謹慎,饑渴飲食,寒暑當心,一到京中,便寫信寄來要緊,不要使老母掛念。”公子哭道:“母親放心,孩兒曉得。求母親放心,不要憂慮,苦壞瞭身子,無人侍奉照應。”轉身向玉環小姐道:“賢妹,愚兄去後。母親在傢全要你早晚侍奉,小心勸解。愚兄此去,多則一年,少則半載,一定回來,不要掛念。”小姐道:“愚妹曉得,不勞哥哥吩咐。隻見哥哥千萬珍重,愚妹隻得心送哥哥,神馳左右而已。務要早寄信來才好。”公子道:“這個自然。”母子三人說說談談,夫人隻是流淚悲苦。正是:人間萬般愁苦事,無非死別與生離。

  一宵晚景已過。次日五更,夫人起來,吩咐傢人備瞭早膳,收抬瞭衣巾、行李、路費。公子入內見瞭母親,拜瞭四拜,兄妹又拜瞭兩拜,拜罷,三人抱頭痛哭,哭瞭一場。夫人哽咽,連話也說不出來瞭,隻叫公子吃早飯,好動身。公子勉強吃瞭半碗飯,備好瞭馬匹.系好瞭肚帶.捎上行李,拉出中門。公子道:“母親,孩兒去瞭。”夫人點頭說道:“娘於此時心神已亂,胸中雖有千言,口內難道一語,我兒小心保重去罷。”不覺同小姐一起哭將起來瞭。公子見這般光景,硬著心腸,忍悲含淚道:“不要悲苦,孩兒是去瞭。”遂上瞭馬,帶瞭蒼頭鐘安出門而去。正是:流淚眼觀流淚眼,斷腸人送斷腸人。

  鐘老夫人見公子去瞭,心如刀絞,兩淚交流,硬咽悲泣,和小姐回後堂,足足哭瞭半日。幸有小姐忍住哭,在旁解勸道:“母親過於悲傷,或恐壞瞭身子,做兒的年幼無知,傢中又無多人,如何是好?”小姐殷勤解勸,這且按下不表。

  再言鐘山玉離瞭傢門,一路上如醉如癡,十分悲苦,兩下耽憂:一頭憂的是傢中母親年高,無人侍奉,妹子年小,無人照應門戶;一頭憂的是自小未曾出過門,那京城之內,不知何日方到?坐在馬上回頭一望,隻見夕陽古道,衰柳寒鴉,一片淒涼景況,觸目傷心。不覺一陣心酸,二目一暈,大叫一聲:“苦死我也!”兩腿一松,跌下馬來.蒼頭連忙來救。

  不知死活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

《大明奇俠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