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回 揚州府嚴拿兇手 軒轅廟錘打夜叉
卻說王錦文聽瞭文忠之言,裝做怒容滿面,喝道:“好大膽的徐鶴!你前次毆辱武生,移屍圖害,匿跡尚未到案;如今白晝行兇,射死人命,還當瞭得!本府會同知縣,立去拿捉兇身到案,按例重辦,與你令弟伸冤便瞭。”說罷同瞭知縣打道回街而去。這裡將文孝開喪入殮,是不必說瞭。
那知府著差役領瞭朱簽,到太平村立提徐鶴。江夢筆回道:“就是前時去看打擂,尚未回來,怎說射死李文孝來?”差人道:“現有兇箭‘徐’字為憑,還要推賴麼?”夢筆道:“天下姓徐隻有徐鳴皋一人?這等捕風捉影,就好出朱簽提人,揚州府可是李傢設立的麼?好混帳的太守!”罵得差役面面相覷。保甲道:“徐八爺端的姑蘇去瞭未回,我近在咫尺,豈有不知?我前日親見他下船去。你隻看莊橋邊這隻坐船,平時總是停著在彼,如今見麼?”差役無可奈何,隻得回覆。王太守不信,恰好蘇州府的移文到來,說徐鶴某月某日在司監劫去重犯羅德,通同狄洪道等六人在逃,著各府州縣畫影圖形,嚴拿務獲,隻不許驚動傢屬。所以徐鳴皋的傢屬、產業,始終未曾帶累,全虧一塵子之力。王錦文太守見瞭移文,方信鳴皋真個不在傢中,遂發下文書,著二州六縣一體嚴查,十分緊急。李文忠暗發五六個傢丁,在太平村前後左右,每日梭巡,探聽鳴皋消息。徐府的門客探知緣故,告知江三爺,說李傢如此的為仇。所以下回書中鳴皋回轉揚州,存身不得,遂同瞭一班好友遍遊天下,後書再提。
卻說伍天熊從那夜下瞭九龍山,縱馬前行,來到三岔路口,不知從那條路走。天尚未明,又無人問信。想道:“我由這大道走,總是下揚州的大路。”不知恰巧錯瞭,一路皆是山溪,行人稀少。到來日下午,不知不覺走瞭二百裡路程。見一個市鎮,有一爿酒店,覺得腹中饑餓,遂下馬走入店中,敲著桌子大叫;“快取上等酒肴來!”店小二慌忙上前問道:“爺用什麼菜,打多少酒?”天熊道:“你揀好的取來就是。酒保打得二斤。”小二應聲下去,不多時搬上一盤牛肉,一盤雞子,一盤燒鴨,一壺酒,並那饃饃。天熊狼餐虎咽,吃瞭一回,問道:“店傢,這裡到揚州可是怎麼走?”小二道:“爺要到揚州去,卻要縮轉去一百多裡,在三岔路口望東南大路走去,過瞭宿遷、桃源、清和,到揚州瞭。若貪近些,卻從此向南轉東,由夏邑穿過安徽地界,從洪澤河到揚州。隻是山路難走,且近來夏邑縣山內出瞭一個夜叉,不知傷瞭多少過客。所以往來客商,單身不敢行走,須要成群合隊,方可走得。”天熊道:“原來如此。不知甚麼所在?”小二道:“此地乃河南省虞城縣該管,叫做萬傢道。”天熊思想:“我既到此地,豈可走那回頭路?不如就這山路近些。這夜叉不知何物,想是畜類罷瞭,怕他則甚!”吃得飽瞭,摸出一塊銀子,交與小二,算瞭酒價。小二道:“這銀子還多哩。”天熊道:“多便賞你罷。”小二千萬多謝的,牽過馬來伺候。
天熊上馬,一路前行,心中要緊飛加鞭。這匹馬原是出等的良馬,雖非千裡龍駒,亦可日行二三百裡。天熊隻貪趕路,那知把宿頭錯過。來到荒山野路,天將黑瞭。立在山顛遙望,前面並無村落。
又行瞭一程,隻見路旁一所寺院,四周皆是松樹。走到寺前一看,門上一匾,卻是朱紅的,隻舊得剝落的瞭,上有三個金字,依稀辨得出來,是“軒轅廟”三字。下瞭馬,系在樹上,步入裡邊。隻見大殿上遍地青草,中間神像依然,隻是灰塵堆積不堪。壁上掛著許多獐、熊、鹿腿膀,旁邊也有鍋灶柴薪。看那草上,好似有物睡臥的影子,仿佛其身甚大。走入裡面房間內,床帳俱全,隻是灰塵沾染,久無人住的樣子。回到殿上,仔細思量:“莫非就是那夜叉巢穴?說他無人居住,壁上的獐鹿何來?說他有人居住,因何舍卻床帳,臥在地上?若說野獸巨蛇盤臥之所,要這鍋薪何甩?” 越想越是,便把馬牽入庭中,系在一棵槐樹上,將廟門關上。卻尋不見閂子,便把一條階石閂住廟門,坐在拜臺上。少頃,那一輪皓月高升,照見庭心墻角邊堆著許多白骨。走近看時,都是虎狼人骨,骷髏不少。暗道:“方才小二之言果不錯。今日他若來時,待我除瞭這一方之害。”想定瞭主意,坐在那裡等待。
坐瞭一會,不見動靜,有些疲倦起來。正在朦朧睡去,隻聽忽起一陣怪風,猶如獅吼一般,正是那夜叉回來。提瞭一隻死鹿,見廟門關著,勃然大怒,頓發狂吼,把頭來撞廟門,震得屋瓦皆動,那沙泥都籟籟的落將下來。天熊知道夜叉來瞭,即忙提瞭銅錘,伏在門旁等候。從那門縫裡張時,隻見其形可怕:身長丈餘,頭大如鬥,赤發撩牙,目如閃電,口似血盆,遍身藍靛,虯筋糾結,爪如鋼鉤。身上別無衣服,單系一塊豹皮,圍著下體。跳怒騰挪,爍鐵銷金。把頭又撞過來,階石折為二段,廟門豁的齊開。那夜又直跳進來。究竟畜類,隻望前奔,不防天熊躲在旁邊。待他跳進,便夾腦的一錘。這一錘用盡平生之力,要知他的錘每個有四十斤沉重,再加他的神力,這夜叉如何當得起?便大吼一聲,跌倒在地。天熊恐他跳起,一連加上七八錘,把個夜叉腦袋打得稀爛,眼見得不活的瞭。重新把門關好,將斷石閂瞭,放心安睡。
一覺醒來,已是日上三竿。遂開瞭廟門,把馬牽將出來,跨上前行。行瞭十來裡路,腹中饑甚,隻無市鎮買吃。望見左近一村人傢,便縱馬馳去。卻是個小小村莊,共有數十傢人傢,都是姓餘,地名就叫餘村。隻是沒有酒坊旅店,隻得下瞭馬來,向一傢人傢,見個老人傢,拱手道:“老丈請瞭。小可昨夜錯過宿頭,在荒寺住瞭一宵,因此腹中饑餓。貴處並無飯店,欲向老丈買飯一餐,奉償飯價,未知使得否?”那老人道:“客官,你這時候從此路而來,昨夜住在那裡荒寺?”天熊道:“軒轅廟住的。”老人傢聽瞭,把他上下一看,笑道:“客官,看你年紀輕輕,卻會說謊。”天熊道:“小可與老丈初次相逢,焉敢相欺。”老丈道:“我且問你,那軒轅廟內,可有什麼東西?”天熊道:“有一個夜叉,被俺打死瞭。”老丈道:“當真麼?”天熊道:“豈有假說。軒轅廟離此不遠,可以去看的。”那老丈便把天熊請進傢中坐瞭,自己趕將出去。
不多一會,村人都到他傢。皆道:“我們被這孽畜害得好苦!隻因田地皆在此山,這餘村五十餘傢,盡靠此山過活。自從出瞭這東西,我們茶也不敢采,漆也不敢去收,獐貓鹿兔,都不好去打。這孽畜刀槍不怕,力大無窮,看見瞭他,早已遍體酥麻,二足癱軟,連跑也跑不動的瞭。所以這村上的人,被他吃瞭不知多少苦!今日天賜英雄到來,除瞭此害,我們大傢都有生路瞭。”隨即你也拿酒來,我也取飯來,這個送肉,那個送魚,請天熊吃。天熊少年性情,便心中大喜,一面吃,把昨夜如何到軒轅廟,如何的看出形跡,如何夜叉到來,如何的把他打死,指手畫腳,說瞭一遍。村人聽瞭,個個把舌伸瞭出來,道:“看他小小年紀,卻怎地英雄瞭得,這是我們之福也!”有的人到軒轅廟去看,有的留住天熊,叫他住幾日去,“待我們各傢輪流款待,然後湊些銀兩相謝。”伍天熊道:“這個都不必。小可有事在身,不能耽擱,今日便要動身。”無奈眾人再四挽留,隻得住下。那知到瞭晚上,這天熊遍身發燒,如火一般的寒熱。到瞭明日,害起病來。常言道:好漢隻怕病來磨。把個猛虎般的賽元慶,弄得身不由主,好似在雲霧裡一般,那裡掙紮得起來。不知伍天熊性命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