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亮、王順四人來到葵花岡臨時公寓的門外,朱亮一晃拐杖高聲喝斥:“開封府的人住在這兒嗎?蔣平在不在?都給我滾出來!”
店房裡的夥計正在往裡邊端飯,他一探頭:是哪兒來的,這麼厲害?撒腿如飛往裡邊送信兒。蔣平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朱亮敢來堵門叫陣。四爺聽後魂飛天外,手中的飯碗都落地瞭:“快點集合!”霎時,開封府的官人全都來瞭,小七傑、小五義,老一代的英雄展熊飛等,足有三四十位。蔣平當眾宣佈:事情有變,有人堵住門來挑戰,聽意思好像是飛劍仙朱亮,別人不會有這麼大的膽子,大夥看怎麼辦?年輕人說:事到如今隻有和他們拼瞭,讓他們有來無回!大傢一聽往外就闖。蔣平一看:“慢著!現在都得聽我的命令,看我的眼色行事。”蔣平明白,這幫年輕人不管天不管地,真要伸手說不定把命送瞭,現在自己是當傢人,得對大夥兒的安全負責。蔣平這一強調,眾人點點頭,蔣平就率領大夥兒直奔門外。蔣平出來一看,把脖子又縮回去瞭。他一瞅,真是朱亮,後面還跟著陳東坡,還有紫面金剛王順、白蓮花晏風,這都是久打交道的瞭。四爺恨得牙根發癢,心想:完瞭,現在援兵未到,光靠我們這點人真是以卵擊石!但事到如今不豁出去一頭也不行瞭。蔣四爺邁大步來到店門前,手拿蛾眉雙刺一陣冷笑:“嘿……!我當是誰哩,是朱亮老劍客,幾位挺好吧?”朱亮一看是蔣平,往他身後一瞅冷笑一聲:“蔣平,你沒想到吧?知道本劍客幹什麼來的嗎?要摘你的腦袋!要識時務,你就把兵刃放下乖乖讓我們捆上,交給總轄大寨主任憑發落。如果把本劍客激怒瞭,今天我踏平店房,殺你們個雞犬不留!”陳東坡叫得比誰都兇:“阿彌陀佛!蔣平,你究竟打算怎麼辦?不服的過來。”他把金棋盤晃得呼呼直響。小弟兄們就想往上沖,但是蔣平有話在先,他不讓誰打,誰不敢過去。大傢橫眉怒目在旁邊拉著架子。
單說蔣平真有經驗,什麼場面他沒見過?四爺盡量控制緊張心情,臉上還強裝笑臉:“朱亮,你真是賊膽,這是什麼地方?是開封府的臨時公館,你竟敢跑到這兒來叫號,好!夠英雄,有膽量。不過,咱們把話說清楚,你想幹什麼?”“幹什麼!第一,這兒是屬於疊雲峰狼牙澗的地盤,沒有你們立足之地;第二,你們當頭頭的必須跟我們到山上認罪;第三,艾虎、龍天彪、紅文、鐘林必須交出來,為小姐報仇雪恨。三個條件缺一不可!”“哈哈哈!朱老劍客,我看你是說夢話吧?……我還有幾個要求:第一,你們趕緊把兵刃放下任憑我們發落:第二,我們要平山滅寨;第三,我們要捉拿殺徐良的兇手給徐良報仇。三個條件也缺一不可,不然叫你們有來無回!”其實事到如今,他是個當頭兒的,他不橫著點,那不就完瞭嗎!明知辦不到,也得這麼說。朱亮點點頭:“蔣平,你說這話不怕風大扇瞭舌頭?三個條件也罷,三百個也罷,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,你們哪個不服先會會我飛劍仙!”蔣平回頭看瞭看:挑誰也不行。能打的都沒來,就是都上去也不是飛劍仙的對手。四爺一想:也罷!先豁出我這條老命,我死瞭也盡心瞭。蔣四爺想到這兒,一晃蛾眉刺就跳到朱亮面前:“姓朱的休要猖狂,四爺陪你……看!”蛾眉刺走空瞭。飛劍仙冷笑一聲:“蔣矬子,就你這兩下還在我面前顯示?我要叫你過去三個回合就不叫飛劍仙!”蔣平答道:“你少廢話!”掄蛾眉刺就紮,朱亮使瞭個“海底撈月”拐棍往上一歪斜,一對蛾眉刺全飛瞭,崩起十幾丈高,翻著個兒往下掉——蛾眉刺落地。再看蔣平,虎口震破瞭。四爺轉身剛要走,朱亮的拐杖就到瞭,奔四爺的腰砸來。蔣平一看:幹脆把屁股給你得瞭,這兒肉厚,揍一下不要緊——蔣平是實在沒招瞭,身子往上一挺,“啪!”正揍到屁股上,把蔣平抽到院裡摔倒在地。再看屁股,一條大紫棱子,想動也動不瞭。南俠展熊飛拿寶劍迎上去,三個照面寶劍飛瞭。南俠揀寶劍時鐘林又上去瞭。幾個都不是人傢的對手,他怎麼能打得過朱亮呢?朱亮也知道棍裡有藥粉就不碰他的棍:“小娃娃,你休想叫我上當。”鐘林想使勁兒使不上,不碰棍,裡面的藥也出不來,鐘林也冒汗瞭。房書安在後面直喊:“穩住!弟兄們上!”大夥兒各拉傢夥往上就闖。朱亮身後三位也不示弱。雙方互相廝打,展開瞭一場混戰,所幸的是還沒死人。
正在這關鍵時刻,在葵花岡的大道上來瞭幾個人,都騎著馬,本來沒有事,想找店房。可是一進鎮子口就發現前面圍瞭不少人。為首的這個人往人群中看瞭看,一瞅正打仗哩,就問附近的老百姓:這是怎麼回事?老百姓一看是個漂亮小夥,就告訴他:“我們也說不清,反正是開封府的官人和山上的賊動手。這幫賊也太猖狂瞭,堵著門口叫號!”“請問開封府的人都在這兒嗎?”“你們看吧,那些年輕人都是開封府的。”小夥子聞聽此言,甩蹬離鞍跳下馬來,甩掉英雄氅,一伸手摁繃簧拽出一條寶刀,叫“金絲龍鱗閃電劈”。這個英雄喊瞭一聲:“鄉親們閃一閃,開封府的弟兄們不要擔驚害怕,賊人不要猖狂,某傢到瞭!”這小夥子往人叢中一站,把寶刀一橫,就把他們雙方給分開瞭。朱亮不知來的是誰,為做好充分準備,故此虛晃一招跳出圈外。陳東坡、王順、晏風也跳出圈外,開封府的人退歸門內。小夥子一站,多數人不認識他。但也有認識他的,誰認識他呀?玉面專諸白雲生。白雲生一看:“哎呀兄弟!你從哪來?”過去把他給抱住瞭。這是誰呀?這小夥兒可太瞭不起啦!他跟徐良並駕齊驅是開封府的兩根大梁。此人叫白蕓瑞,人送綽號“玉面小達摩”,是著名英雄白玉堂的兒子。白玉堂一生性驕氣傲、目中無人,他保著欽差大臣顏查散查辦襄陽九郡,三探沖霄樓,命喪銅網陣,白玉堂為國捐軀瞭。後來湖北平定瞭,欽差大臣奏凱還朝在皇帝面前奏瞭一本:有功的是誰,捐軀的是誰,名冊首列白玉堂。白五爺曾在耀武樓獻過藝,皇上對他很器重,沒有想到年紀輕輕就死瞭,所以皇上對他的傢屬格外優待,在八寶金殿親自接見瞭白玉堂的妻子樊氏夫人,那年白蕓瑞才九歲。娘倆來到八寶金殿,仁宗慰問後當殿加封樊氏為一品誥命夫人,白蕓瑞是四品蔭生,歸國傢撫養。撥下來白銀十八萬兩,要在白玉堂傢鄉為白玉堂修墳立墓建祠堂。樊氏夫人當即謝恩,帶著兒子回原籍浙江金華府白傢岡。她剛一來,妙府縣衙官員全都來迎接,一直護送到傢裡。在離他們傢十八裡的地方,修造瞭白五爺的祠堂,並為他修造墳墓。
樊氏夫人回到傢後,雖說吃喝不愁,又是誥命夫人,畢竟身邊少瞭個丈夫,沒事兒就掉眼淚。她整日守著白蕓瑞過日子,真是“望子成龍”。這孩子長大幹什麼,五奶奶跟別人想法不一樣,起碼有一條,不讓他學武藝。她對武藝太恨瞭,心說:我丈夫白玉堂就死在這方面瞭。他要沒能耐、沒武藝,敢上沖霄樓嗎?不上去他能送命嗎?我就這一根苗,說什麼不能讓他練武,好好念書做文章,長大後當個文官或者當個買賣人,不要冒這些風險。五奶奶把老總管白福叫過來,白福跟白玉堂多半輩子瞭,五奶奶告訴他:“從今以後把少爺交給你,你要好好督促他念書,絕不準他練武,如果違反這一條,我絕不饒你!”白福領命,就陪著白蕓瑞住在旁院。但是白蕓瑞從小酷愛武術。你想:他爹在時沒事就打拳練武,他周圍都是些練武的,他從小就產生瞭濃厚的學武興趣。你不讓他練武,等於要他的命!白蕓瑞一看文章就打盹兒,一說練武功就來神兒。後來背著他娘跟白福商議:“大叔,背著我娘你教我武術得瞭,你跟我爹大半輩子,我爹的能耐你都會,你教我吧。”“這可使不得。夫人有命,我違背瞭就是犯法,這我可不敢。”白蕓瑞從小就有主意,他把眼珠一瞪:“白福!你既然不教我練武,我就不吃飯。”白福怎麼辦?隻好背著夫人暗地傳授武藝,白蕓瑞的基本功都是跟白福學的。白福是跟白五爺一起闖江湖的人,白玉堂會的功夫他都會。隻因他是仆人所以沒露出來,刀槍棍棒、十八般兵刃、各種拳腳、掌法,高來高去、陸地飛騰,他是樣樣精通。從他心裡來講,他希望小少爺學武,長大好為五爺報仇。但是夫人有話又不敢不聽,就這樣背著五奶奶,念完書後就在院裡練武。白福告訴蕓瑞:“倘若夫人責備下來,你就說為瞭活動筋骨消病去災,可不許說別的。”白蕓瑞說:“您就放心吧,隻要你真教我就行。”白福還是真教,眨眼之間蕓瑞到瞭十四歲,跟白福學瞭五年功夫。練到什麼程度?要說太高還談不到,一般有個十個八個人到不瞭他的跟前。幾年時間蕓瑞個子也長高瞭,十四歲就好像成人似的。他腦子聰明,一教就會、一看就明白。白福在這五年裡,把所會的全教給他瞭。五奶奶是一點不知半點不曉,有的仆人知道也不敢跟五奶奶說。
看來也是該著出事,到白玉堂六周年忌日,祠堂修好瞭,要去祭祀。五奶奶吩咐要帶上蕓瑞、老總管白福和仆人一起去祠堂。第二天一傢人起身出門,十八裡地到瞭白傢岡,一看白五爺的祠堂修得很講究,墳頭有一房多高,墳前立著碑,碑文為“白公玉堂之墓”,轉墳圈修的是石頭欄桿,周圍栽花種草,蒼松翠柏直立兩旁。五奶奶一見祠堂心如刀絞,一下車就哭,跪到墓前一面燒紙一邊掉淚,嘴裡念念有詞。婦道人傢想丈夫,想起什麼說什麼。白蕓瑞跪在母親身後也哭。哭瞭多時蕓瑞就勸:“娘啊,以身體為重。我爹已經死瞭,不能復生,您哭壞瞭怎麼辦?”怎麼勸也不行,沒辦法他背著手離開瞭。白福站在五奶奶身後皺著眉頭抹眼淚,丫鬟婆子在兩邊伺候。誰也沒有想到在這時候來瞭一夥賊,為首的就是襄陽府漏網賊寇病太歲張華,他與白玉堂有解不開的仇疙瘩。他們一共弟兄三人:老大張文,老二張武,老三張華,都保襄陽王趙玨。白玉堂鬧王府的時候,張文、張武雙雙斃命,就剩老三張華。張華發誓要親手把白玉堂殺瞭。可還沒有等他報仇哩,白玉堂死在沖霄樓瞭。張華心想:我不親自動手這仇不算完。後來襄陽府整個叫官人打破瞭,張華領著一夥人占據草村山當瞭流寇。但這仇他始終沒報,後來一打聽,白玉堂雖然死瞭,可他還有後代哩。還打聽到白玉堂的媳婦是個大美人,從現在算也就三十掛零。便想:找到他們傢先宰瞭白蕓瑞,這叫父債子償,然後我再把他媳婦搶到山上輪流取樂,我這就算報仇瞭。跟手下人一商量,這可是一舉三得:既報瞭仇,又取瞭樂,還發瞭財。頭半年他們就預謀這個事,卻不知道今天是白玉堂死的六周年。他們正巧湊瞭二十多人趕奔白傢岡,就碰上白傢祭靈,這真是“無巧不成書”。
病太歲張華領著二十幾個土匪來到五爺墳地,隻見香煙繚繞,又聽有女人的哭聲,也有看熱鬧的老百姓。一打聽,這才是“冤傢路窄”——在這遇上瞭。呼啦二十幾個人就把墳地包圍瞭。張華是個殺人魔王,幹這種事情輕車熟路,拎著刀就闖進瞭墳地。白福正背著手溜達,一看闖進一夥人來,他還認得病太歲張華,腦袋就“嗡”瞭一聲,馬上攔住:“你們幹什麼?你不是逃犯張華嗎?”“正是張三爺。如果我沒有記錯你叫白福,白玉堂身邊的奴才。好瞭,是該算總賬的時候瞭。今天知道三爺幹什麼來嗎?要報當年的仇!我的兩個哥哥算白死瞭?沒那麼便宜!爺爺今天來,要給白傢挖苗斷根,要刨白玉堂的墳!”他這麼一吵,白傢的人把傢夥都操起來。白福知道跟他有理講不通,趕快甩掉外衣操起棍子,幾個回合,木棍成瞭搟面杖瞭,讓人傢削成瞭好幾截;身上也有瞭傷:肩頭、大腿、屁股、腦門兒被刀劃瞭好幾個口子。這時候可把五奶奶嚇壞瞭,也忘瞭哭瞭,跟丫鬟、婆子縮做一團。圍觀的百姓還真有不錯的,撒腳跑到巡檢司送信兒去瞭。這兒正打的時候白蕓瑞來瞭——剛才他嫌母親哭個沒完,到山底下溜達去瞭。等他返回來一看:白福渾身是血跟一個人正打著,母親都要嚇死瞭。蕓瑞這下可急瞭,他大喊一聲飛身跳進墳地,撿起一把單刀直奔病太歲張華:“白福閃開!”白福一想:我的少爺,你這不是送上門嗎:“少爺你別管。”“你受傷瞭,躲開!”白蕓瑞大戰張華。張華一看過來個小孩兒:“你叫什麼?”“白蕓瑞!”“真有你爹的風度,父債子還,今天我非剁瞭你不可!”
白蕓瑞的能耐是跟白福學的,白福不行,他怎麼能行?跟張華打到二十個回合就冒汗瞭。正在這緊急關頭,巡檢司的馬隊趕到瞭。這個巡檢司專門負責保衛白傢安全,大老爺姓陳叫陳大刀。他一到現場就吩咐馬隊十幾個當兵的:“別讓這幫賊跑瞭!”病太歲張華一看不好,打瞭一聲呼哨就率領群賊逃之夭夭。
亂子平瞭,五奶奶嚇出一場病,白福也昏迷不醒,白蕓瑞也躺倒起不來瞭。等兵丁把五奶奶護送到傢,把白蕓瑞、白福抬回傢,這場風波才結束。陳大老爺稟明衙門知縣,懸賞緝拿兇犯,可上哪兒找去?本地官員害怕瞭,給皇上寫信把這事一說他們就犯瞭失察之罪,輕則受處分,重瞭就得失飯碗。五奶奶也不會那樣做,她平素與本地文武衙門處得也相當好。
別的事都完瞭,唯獨白蕓瑞從那天開始一病不起,像瘋瞭似地總說夢話。五奶奶就這一個寶貝心肝,她把附近的名醫全請來瞭,診脈用藥全然無效。眼看這孩子保不住瞭,趕緊寫瞭封信送到開封府面陳當今天子。仁宗見這封信後大驚失色:忠良後人得瞭重病朕豈能不管?馬上傳旨把太醫院兩個最著名的大夫找來,這一張一王倆人經常給皇上皇後看病。當時仁宗交待:立刻動身到浙江金華給白蕓瑞看病。張、王二太醫立刻坐騾車趕路程。趕到白府外面五奶奶親自接出來,兩位給五奶奶見過禮說明來意。五奶奶眼望東京汴梁跪倒謝恩,接著把兩位太醫接進去,先茶後酒熱情款待,由白福陪著進書房。兩位太醫輪流診脈,一商量,發現白蕓瑞的病是從氣上得的,就問白福怎麼回事,白福把墳地上的事一講,倆人明白瞭,馬上開瞭藥方,抓藥煎好瞭,撬開白蕓瑞的牙關,輕輕給他灌下去,倆人這才松瞭一口氣。五奶奶把兩位太醫接進前廳問瞭病情,太醫請夫人放心,三五付藥服後定會康復,五奶奶這才放心。
晚上掌燈的時候白蕓瑞見好,但從眼神上看有點癡呆。五奶奶問:“你認識我是誰嗎?”白蕓瑞瞪著眼不認識他娘。二位太醫一直在床邊守瞭一夜,連吃兩付藥不見效,第二天反而病情加重瞭:眼窩深陷,顴骨突出,面如黃紙,唇似靛青,手腳都涼瞭。兩位太醫嚇得倒抽冷氣:白公子的病看不好,東京也回不去瞭,咱就得死。也真怪,我們用的藥是百靈百驗的,怎麼就治不好白公子的病呢?兩位太醫急得直掉淚。到中午,白蕓瑞病勢更重瞭,隻有心窩有點熱氣,手腳全涼瞭,跟死人躺在那裡一個樣。五奶奶“哇”地哭出瞭聲,告訴白福準備後事。兩位太醫準備在白蕓瑞咽氣同時也要服毒,免得抗旨之罪。此時的白府,上上下下愁眉不展,唉聲嘆聲,沒有不掉淚的。
偏在此時門前來瞭個和尚,又是個瘋癲癲的樣子,手裡拎著個大木魚像個木墩子,其實卻是熟鐵好鋼制造的。木魚上有一串鐵鏈子在手腕上盤著。他身穿一件破僧衣,背著個葫蘆來到白府門前,放下大木魚盤膝大坐,雙手合十:“阿彌陀佛,善哉、善哉!”拿出木魚錘就敲開瞭。
白府出事大傢都知道,百姓圍瞭好幾百,這和尚要幹什麼呢?門人報總管,白福怒氣沖沖出來,哪有堵著門坐著求佈施的?又招瞭這麼多的百姓!他指著和尚鼻子說:“你找死呀,滾遠點!我告訴你這和尚,老白傢盡做好事,冬舍棉、夏舍單,二八月開粥場,遇著你們出傢人格外恩待,但是沒有得到好結果。我們少爺都要死瞭,你湊什麼熱鬧?你不閃開,我通知衙門把你抓起來問罪!”要說白福這人平素脾氣挺好,今天有點例外。他暴跳如雷,說瞭許多不中聽的話,這和尚一樂:“你我遠日無仇近日無恨,何必出口傷人。白傢岡這麼大的地方、四五百戶,貧僧不到別人傢,專來白府門外,這不是緣分嗎?方才聽說你們少爺要死,他年紀輕輕正在血氣方剛之時,怎麼能呢?”白福氣更大瞭:“怎麼能?人有吃瞭五谷不生災的,年輕的就一定不死?”和尚沒生氣:“總管不必發火,你心情不好也要冷靜。貧僧請你轉告五夫人,我要求見她。”“你不就是要錢嗎!夫人心急如火,沒工夫理你。”“隻要夫人肯見我,保你傢少爺平安無事。貧僧穿得破可專治百病,有起死回生之能。”白福想:這和尚也許不是瞎說,當年我和五爺闖蕩江湖遇過許多世外高人都是出傢人,“病急亂投醫”,萬一能治好該多走運!想到這兒白福態度變瞭:“老師父,剛才我說話不對請您理解,因為我傢少爺眼看要咽氣,心情不好。方才您說您不是要錢,是要給少爺看病?”“正是。”“太好瞭,怪我有眼無珠。我向夫人稟報一聲,請稍候。”白福到裡邊跟五奶奶一說,五奶奶立刻吩咐:“請,快請進來!千萬別得罪。”白福出來沖和尚一抱拳:“五奶奶有請師父到裡邊說話。”老和尚站起來拎著鐵木魚進瞭白府。到客廳落座之後,五奶奶領著丫鬟婆子出來瞭:看這和尚年歲不小,滿臉污泥、衣服不整,還光著腳丫子穿草鞋,身上背著破兜子,補釘摞補釘,鼓鼓囊囊的。五奶奶這人非常慈祥,對出傢人另眼看待,丈夫一死,她更一心向佛,對出傢人格外尊重。不管心裡多難過,見人也是冷靜的。她給和尚行過禮,和尚趕緊站起還禮,偷眼看,暗自點頭;不愧是名門閨秀,果然知禮。“夫人,貧僧聽說公子有恙,特來看病。”“師父慈悲。既有如此心意,我感恩不盡,但不知怎樣看法?”“貧僧先到書房看看。”和尚進瞭書房先把眼光落在白蕓瑞臉上,又轉瞭一圈看他的氣色,然後坐下診脈。兩位太醫問白福:“總管從哪裡請來的?”“主動找上門來要給少爺看病。”二太醫一撇嘴:我們是禦醫都看不好,你一個窮和尚能看好嗎?看來是個江湖騙子,太可笑瞭。但是請來瞭,姑且看看,希望能治好。
屋裡非常靜,很長時間才診完脈,和尚站起身來就走。白福陪到客廳,兩個太醫想聽聽結果也跟來瞭。白福先給沏茶:“師父辛苦瞭,請問我少爺的病有救嗎?”“阿彌陀佛!總管放心。請五夫人來,貧僧有話要講。”不一會兒五奶奶從裡面出來瞭,一見和尚就問:“我兒究竟是什麼病,不知可有救?”“哎……病勢不輕但無大礙,貧僧施小術準能叫他起死回生。”“真的?師父真是活神仙。”“不敢當。我這兜子裡有現成的藥。”說著把破兜子拽到跟前,拿出一些藥瓶子、盒子、小葫蘆,方的、圓的,擺滿瞭一桌子。最後拿起一個瓷瓶,擰開瓶蓋倒出九顆丹藥。兩位太醫湊過來看,粉紅色藥丸隻有小米粒大,清香撲鼻,走五官通七竅,使人精神頓時爽朗。和尚把藥交給白福:“你把它給你傢公子灌進嘴,這叫起死回生丹。掌燈以前我讓你傢少爺下地。”白福高高興興來到書房,把藥灌進白蕓瑞嘴裡,看他咽進肚子,掖好蓋的被子,靜靜地守在那裡。五奶奶在窗外準備瞭一把椅子,丫鬟、婆子陪著她在這兒聽信兒。
時間真難熬,終於盼到紅日西墜、玉兔東升,屋裡掌起瞭銀燈。時間不大,就聽白蕓瑞的床“嘎吱”一響,人們全站起來瞭,五奶奶也進瞭屋。白福把佈簾撩開一看,白蕓瑞翻身瞭,表情依然有些痛苦,和尚立即吩咐:“準備痰盂,要快!”白福和另兩個仆人趕忙過去扶著,就見白蕓瑞的嘴一張“哇——”地吐出不少綠水,然後躺下,鼻子裡傳出瞭哼哼聲,接著睜開瞭眼睛。和尚哈哈大笑:“千裡有緣來相會,貴人趕快睜開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