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回 王商被棄野人島 王猿得遇萬年僧

救徐良的這個人,大戰飛劍仙朱亮。徐良在後邊看著,他一瞅,大吃瞭一驚,啊!這個人跟朱亮伸手,就好像鬧著玩兒似的。那朱亮是什麼身份?在八十一門當中也是佼佼者,成瞭名的劍俠,武功蓋世,但是跟這個人比較起來,可差得多的多。徐良納悶兒:究竟這個人是誰呢?他的功夫怎麼這麼深?跟自己是什麼關系?他在這胡思亂想。說到這,咱得介紹一下。

他叫王猿,綽號海外野史。這名起得名符其實。為什麼他有這麼大的能耐,原來這與他的出身和經歷有密切的關系。他爹叫王商,是福建省福州人,說起他來話就長瞭。那時候,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,陳橋兵變,一條亮銀盤龍棍,打下六十四座郡州,一統天下。那時的宋朝,兵精糧足,人強馬壯,萬國來朝,趙匡胤名揚四海。多年的戰爭結束瞭,馬放南山,刀槍入庫,老百姓得以休養生息,各行各業空前發展起來,其中航海業也發展起來瞭。在福州,有個大買賣人叫王商,就是王猿他爹,傢裡有五條船。他這船都是飄洋過海的大船,專門給人傢運送物資,走一趟就不定掙多少銀子。這個船上的人都是他傢的夥計,每年都要出海幾次。他繼承祖業,二十多歲就當瞭東傢。他傢資巨富,待人寬厚,人們都願意到王傢來駛船賣命。為此,他的錢越掙越多瞭。有一次,王商領著船隊飄洋過海,往外地運送綢緞和藥材。古代的船都是木船,上面扯著帆,船頭上有羅盤,這條船上四五百人,東西都放在艙裡。這次上哪去呢?據說是上海外紅毛國。這是個什麼國傢也說不清楚,反正離大宋很遠,船在海上要走一個多月。這次也該著倒黴。王商帶領船隊出發瞭,當時晴空萬裡,據有經驗的人判斷,這次出海最順利。沒想到離開福州不到兩天,突然天變瞭,一陣龍卷風把王商這支船的船桿撅折瞭,船失去平衡,翻瞭個底朝天,五百多人中有特熱水性的人得瞭活命,其餘均喪生海底。王商從小在水邊長大,精通水性,但是要在江河裡頭還行,在大海之中,無風三尺浪,再遇上這壞天氣,就把他打得半死不活瞭。因為船壞瞭,他兩手一抱,有塊木板被他抓住瞭。就這樣,王商連淹再冷再怕就失去瞭知覺。別看他不省事瞭,這木板可沒撒手,飄飄搖搖往前來瞭。雨過天晴,他一個人飄到一個孤島上。這島叫“野人島”,四面環海,島上有一夥野人,究竟這野人什麼模樣,王商也隻是耳聞,但沒見過。大概過瞭一天工夫,他才慢慢蘇醒過來,往四外一看,大海茫茫,身後是一片孤島,島上是原始森林,懸崖峭壁,這是什麼地方呢?離福州多遠呢?他也不清楚。他心想我完瞭,身逢絕地該怎麼辦呀,隻有等候過往的船隊瞭,不然隻能凍餓而死。王商正在恐懼之時,忽聽身後“唰唰唰唰”樹葉子響,隨後跳出一夥野人,慢慢地撲上來,把王商包圍瞭。王商一看,娘啊!這是什麼動物啊?一個個青面紅發,蓬頭垢面,赤身裸體,甚至分不出男女,他被嚇得“唉喲”一聲就昏過去瞭。這幫野人把他圍上瞭,摸摸這、摸摸那,但沒有傷害他的意思。這夥野人由個女的負責,看來還是母系社會呢,他們有他們的語言和手勢。經過研究,他們把王商背進島上一個山洞裡,這些人都在這裡住,之後又給他喂水,王商這才明白過來。他一看,這就是野人,這就是猿人,他被嚇得明白一陣,糊塗一陣。過瞭幾天,他不那麼怕瞭,再一瞅,這幫野人並不想要他的命,不僅如此,還采野果子給他吃,他的心也就安穩些瞭。有道是饑不擇食,他餓壞瞭,野人拿什麼,他吃什麼,借以維持生命。但是他也發現,這些野人對他警惕性挺高,隻要他一動彈,就有人盯著他;他想出洞,有人守著出不去。他身邊就由這個女野人看著,有時把他嚇得隻好閉上眼睛。可能因為這幫野人遠離大陸,好不容易看見這麼個人,長得溜光水滑挺好看,他們這裡可沒有,因此都喜歡他。這頭子對王商尤其愛護,拿樹葉子給他蓋呀,親自給他采果子吃呀,晚上挨著他睡呀,照顧得無微不至。但不管怎麼說,王商也是害怕。俗話說,世界之大,無奇不有。有想不到的事,沒有做不到的事。日久天長,王商跟這個女野人實質上就成瞭夫妻瞭,他不這樣命就保不住瞭。想不到轉過這一年,這女野人竟然懷孕瞭,孩子果真生下來瞭。這孩子野人不野人,猿猴不猿猴,混身長滿乳毛,比一般嬰兒重得多,天生就是猴形,高顴骨,縮腮幫,凹眍臉。王商一瞧,我的娘!這是個什麼玩藝兒呢?他又羞又臊。這孩子就是咱們上邊說到的那個王猿。這猿字就是他爹給起的名字,是猿猴的意思。這孩子不到一周歲就跟這幫野人在一起,從小膽子就大,動作十分靈敏。又過瞭兩年,這孩子登山爬樹似猿猴,碰一下不在乎,摔一下沒關系,不用練武術,他就有這麼好的基礎。

光陰似箭,王商在野人島上已經過瞭六年,王猿四歲。有一天,野人們都出去采果子,女野人也不在洞裡,王商自己溜達出來瞭。出瞭洞他爬上一個最高的地方,有時那女野人就領他在這裡坐著。這裡是野人島上的制高點,坐在上邊放眼四望,周圍是滔滔的海水。王商現在衣服全沒瞭,用樹葉子做瞭個圍裙,頭發也不梳,不知道的以為他是個野人。王商坐在這裡辨瞭辨方向,可能那邊就是福州。他不由得流下眼淚,心想:我們老王傢祖祖輩輩吃齋念佛做好事,不知是缺瞭什麼德,如今都應到我身上瞭,落此磨難。我現在人不人鬼不鬼,何年何日才是我的出頭之日啊?難道說我就在這野人島上瞭卻此生不成!要真是這樣,那我寧願投海自殺,活著還有什麼意思。他邊掉淚邊想著心事。忽然,他發現海面上有幾個白點兒,心就一動,是不是自己眼花瞭?他揉揉眼睛仔細一看,白點兒越來越大,越來越真。他搭起涼篷站起身,再仔細一瞧,啊!果然是船隊。這是他在島上第一次看見船隊,他高興得就甭提瞭,但盼船隊在野人島靠岸。正像他希望的那樣,船隊離他越來越近,甚至船上人大聲說話他都聽見瞭。王商見此情景,從山頭上撒腳如飛往山下跑,跑到水邊一看,原來這船隊就是他們傢的,旗子上邊有“王記”二字,王商樂得光想喊,但卻連一句話也不會說瞭。他急得叫喚開瞭,“唉!唉!唉!”連跳帶晃手,船上的人發現瞭他。船隊到這裡幹什麼呢?打算靠岸,修理修理桅桿,可沒想到這裡有人。駛船的一瞅,開始被嚇瞭一跳:“怪物!這裡有怪物!把他逮住帶回福州,裝在籠子裡賣票,肯定有人看,快把他抓住。”還有人抱著敵意,把弓箭拿出來,準備射死他。王商一著急說出話來瞭,這是幾年來他頭一次說話。“別傷我,我是人吶!我是福州的,叫王商啊!”話聲借著水音傳出去好遠,船上的人聽清楚瞭,他說他姓王。這船隊就是王傢的,人們以為那次在海上遇難王商早已死瞭,現在這個船隊還是老王傢管著,船主叫王雲,是王商的本傢兄弟。他趕到船頭一看,果然是個人啊:“別殺他,看意思他是向咱們呼救,趕快放小船把他接上來。”小船靠陸地放下來,找瞭幾個膽子大的,等船靠穩瞭,這些人閃到兩邊,王商就跑過來瞭。他跟頭把式地爬到小船上,頭一紮就嚎起來瞭。這幫人用小船把他接到大船上,找瞭件衣裳披到他身上。王雲問他,他說:“我就是沒死的王商。”王雲仔細一看:“唉呀!大哥,你還活著?”王商點點頭。“哥哥你怎麼活著的?這幾年你吃什麼?”說話之間,就聽野人島那邊嗷嗷直叫,野人發現瞭。因為這個母野人采瞭不少果子,帶著王猿從外邊回來瞭,進山洞一瞅王商沒瞭,她等瞭一會兒還沒回來,她有點犯疑,站到高處一看,看到船隊瞭,再一瞅,那不是王商嗎,被小船接到大船上瞭。她不幹瞭,嗷嗷一叫喚,發出瞭信號,全山野人一下全出動瞭,拿著石刀、石斧、石塊、木棒直沖向海灘。王商回頭一看,忙說:“快離開,這幫人可野瞭,都不是人,是動物!”大船提起錨來,一掉頭走瞭。這些野人幹跺腳,追不上瞭。那個母野人還挺有感情呢,眼望著王商遠去瞭,坐在地上連哭帶嚎。小王猿不懂事,在旁邊眨著眼睛看看,他知道那是他的親人,但叫不準。就這樣王商被救走瞭。這個母野人堅持著往下活,撫養小王猿。王猿九歲時,母野人因想念王商一病不起,死在山洞裡,野人們把她抬走瞭,就剩下王猿瞭。王猿慢慢成瞭頭子,野人們都聽他的,他照樣領這幫野人采果子,度時光。

王猿十二歲那年,也該著有事。這一天,晴空萬裡,從海上來瞭一隻獨木舟。這獨木舟就是一棵大樹,樹頭樹根剁去瞭,剁瞭樹皮,從當間一分兩開,在裡頭挖個槽就可以坐人,外邊刷的桐油。獨木舟上坐著一位上年紀的老僧,他身材高大,新剃的腦瓜在陽光下反著光。別看他年紀大,可神采奕奕,精神飽滿。他兩條腿劈開,不用擺船的,不用掌舵的,運好氣功,憑兩條腿推著獨木舟自如地往前進。他抬頭瞅瞅野人島的風景,贊不絕口:“啊!真是世外仙山,桃源聖地,大好瞭!如果能在這修座廟宇,將來安度晚年該多好啊。”他心裡一動,決定上島看看地形。他是誰呢?他是海外金礁島一位出傢的老和尚,江湖上人稱萬年古佛空空羅漢。在宋朝時,練武術的分五宗、十三派、八十一門,這十三派當中有個海外派,空空羅漢就是海外派的教主。他經常帶著弟子到海外去,目標是趕奔天都國。據說天都國就是印度。此外,像爪哇、蘇門達臘、南洋群島等,凡是有僧侶的地方,他全去朝拜,他會好幾個種族的語言。因為他常在海外遊歷,聽說有個野人島,這地方最好,但始終沒去過。今天他從海上飄流到此,為瞭看地形,他的獨木舟靠瞭岸,大和尚邁步下來瞭。他圍著島轉瞭半圈,好地方!太好瞭!真是贊不絕口。這裡距大陸不遠,坐船兩三天就可以到達,頂多十天就可往返一次,運送糧食和物資也不費勁。他邊想邊往島裡頭溜達,沒想到找到那個山洞瞭。他用鼻子一聞,一股腥臊味兒,開始他以為是野獸洞,就閃到洞口,往裡扔塊石頭,什麼反應也沒有,老和尚決定進去看看。他進去一瞅,爛草、樹葉、野果子堆得到處都是。他明白瞭,這裡有野人居住,不然怎麼叫野人島呢。他想必須快快離開這裡,免得找麻煩。他趕緊往外走,剛到洞口,王猿領著一幫野人采果子回來瞭。他們哪見過這種裝束的人啊,禿腦袋,穿著又肥又大的袍子。王猿“嗷”的一聲叫,蹦起多老高來,野人們全拿出拼命的架勢,毛都奓奓起來瞭,牙也齜上瞭。王猿一縱身直奔萬年古佛。老和尚一看深感奇怪:這是人呢還是猴呢?再不是什麼怪物吧?我非得現絕藝將他抓住,看個究竟,然後把他捎到我的廟裡去,讓我的弟子徒孫們也開闊開闊視野。

空空和尚往前緊走兩步,沖王猿擺瞭擺手,意思是叫他過來。王猿長這麼大,除瞭他爹之外沒接觸過人,他對眼前這人就產生瞭敵意,眼珠子一瞪,嗷嗷直叫,“噌”地一下子就躥過來瞭,伸出手來就抓;與其說是手,不如說它是爪,手指甲殼就像五支桿鉤似的。空空和尚往旁邊一閃身,他一巴掌抓到巖石上,就聽稀裡嘩啦,把石壁抓出五道溝來。空空和尚想:這還瞭得!這要是抓到人身上豈不得骨酥肉爛,我還得小心些。幸虧空空和尚會點穴之法,出其不意,“啪”一下子把手正點到王猿的穴道上,王猿有天大的能耐也動不瞭地方瞭。那些野人全愣住瞭,還沒等往上撲呢,空空和尚把王猿往胳肢窩一夾,飛身離開洞穴,迅速跑到海邊,上瞭獨木舟。

就這樣,王猿被帶到海外金礁島的大佛寺。和尚們一瞅,老方丈帶來個什麼怪物,真有意思。開始時萬年古佛把他關到籠子裡,到時候喂他吃喝,告訴弟子徒孫不要傷害他,要表示友好,讓他跟人貼近。別說王猿,就是一般的野獸,像獅子、老虎等經常有人馴它,它的烈性也會改變。隨著日月消磨,王猿逐漸跟人產生瞭感情,老方丈把他從籠中放出,和他同吃同住,教他穿衣服,打手勢,慢慢教他說話。王猿的爹本來就是人,再加上耐心輔導,他逐漸會說話瞭。萬年古佛這才發現,這孩子天資聰明,一教就會,就有一樣,獸性難改,一時看不住就到處亂躥亂蹦。沒辦法,就得讓專人看管他,甚至萬年古佛也是跟他左右不離。老方丈想:這孩子究竟是怎麼個出身呢?早晚我得摸清楚。又過瞭數載,經過多處走訪,他去瞭福州三四次,終於把王猿的底細摸清瞭。因為王商回來瞭,他能不跟傢裡人說嗎?一開始他抹不開,隻說瞭怎麼到的野人島,怎麼逢兇化吉,其餘的事隻字未提,可是架不住空空和尚老去找他追根問底,王商沒法,隻好向他吐露瞭實情。空空和尚一笑:“你現在有後代,他就在貧僧的廟中,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你的骨血,你不要再說這事見不得人,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情有可原的。現在這孩子已長大成人,我可以領來周濟你們父子團聚。”萬年古佛說話算數,有一年,他把王猿帶到福州,和王商見面,王商在悲愴之際掉瞭眼淚,當著萬年古佛的面,給這孩子起瞭個名字叫王猿,這猿字就是猿猴的猿。打那以後,王商患病身亡。他死後,王猿對財產的事一點也不想,他跟萬年古佛已經分不開瞭,所以老方丈又把他帶到海外金礁島的大佛寺,專心致志地教授他武功。

王猿無牽掛,把學武術當成瞭樂趣,老師真教,他是真學,爺倆摽著膀子練。王猿跟別人不一樣,別人學武藝可麻煩瞭,一開始彎腰、曲腿,再教躥高蹦矮,腿肚子上得捆沙袋子,王猿可用不著,他翻山越嶺快似猿猴,躥高縱矮不費吹灰之力,兩臂一晃,力大絕倫。他身上具備著這些好條件,老和尚無非是教給他精巧的招數,他把路子記熟就行瞭。因此,王猿學一年,就等於別人學十年,而且一學就會。在短短的十年中,萬年古佛把自己的能耐十之六七傳授到王猿身上。這時候,王猿已是三十多歲的人瞭,一切都正常瞭,話也說得挺清楚瞭,就是一樣,他的性格沒多大改變,瞪眼就打人,野脾氣一上來,嚇得和尚們不敢靠近他。他隻怕萬年古佛,老和尚也瞭解他,山河易改,稟性難移。他常對王猿說:“你現在能耐不小,可得走正路,要有容人之量,若野性不改,你能交下朋友嗎?尤其你這種脾氣,更不適宜當三寶弟子,也不能落發為僧,將來藝成之後,你得闖蕩江湖。就你這個性格,將來得不瞭好結果,你要切記!”在萬年古佛勸導下,王猿大有長進,一般的道理他也能聽懂瞭。

王猿在金礁島,轉眼就是三十五載,他已是將近五十的人瞭,武藝學成,萬年古佛對他愛如珍寶,因為老和尚把一腔心血都澆到他身上瞭。他跟王猿商議:“你光在廟裡學能耐不行,還得出去鍛煉鍛煉,把你單獨放出去我不放心,我陪你到中原走一圈,訪訪名人,看看人傢的武功,跟人傢過過招兒,再讓大夥兒給你起個綽號。”王猿一聽大喜。就這樣,師徒二人到瞭中原。

中原是武術聖地,練武講究五宗、十三派、八十一門,這五大宗就是五大派別,“峨眉”、“昆侖”、“少林”、“武當”、“蓮花”,這裡的高人太多瞭,每派有各自獨到的武功,萬年古佛打算讓王猿都見識見識。進瞭中原之後,他們頭一站是奔四川峨眉山八寶雲霄觀,先拜會瞭八十一門總門長普渡普老劍客。他與萬年古佛交情不錯,相見之後他感到驚疑,為什麼?誰都收徒弟,什麼出身什麼經歷的都有,可像王猿這樣的還不曾聽說,真叫人覺得可笑啊。普老劍客把王猿叫到蓮花臺前,王猿遵命,過來給老劍客施禮。老劍客說:“這麼辦吧,你師父都教你什麼瞭,你都給練一練,我看一看。”王猿心裡還有點不服呢,心說:就這麼個老道還是八十一門的總門長,他有什麼能耐?叫我練我就練兩下子,你未必能練得上來。王猿當堂獻藝,轟動瞭八寶雲霄觀。這廟裡有道士數幹名,成瞭名的劍俠都成堆。別人不說,八十一門總門長就有四位弟子,頭一名是上三門總門長白雲劍客夏侯仁。上三門是什麼呢?就是形意門,八卦門,太極門。在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門戶之中,上三門是正宗,地位最高,功夫最純,人格也最好,所以大夥兒都抬頭瞅著上三門。要當上三門的總門長,無疑從道德、脾性、能耐上,都得是佼佼者,所以白雲劍客也在場。第二位是普渡的二弟子叫一字娥眉馬鳳姑。她長得挺漂亮,兩道眉毛連在一起,所以叫“一字娥眉”。她武藝超群,是女中魁首,瞪眼就宰人,老劍客對她格外偏愛。第三個徒弟也是女的,叫寒江孤雁白靈女劍客尚雲鳳。她學藝幾十年瞭,今年七十多歲,可看上去三十歲左右,相貌十分俊秀,渾身穿白衣,所以叫白靈女劍客,她也在場看熱鬧。最引人註目的就是總門長的老徒弟,叫白衣神童小劍摩白老白一子,看上去他就是十六七歲,一個銀娃子,怎麼看怎麼漂亮。他是個小老道,見人不說話,不愛樂,待人親近溫和,但誰能知道,這個白一子也是年過花甲的人瞭,練功練得返老還童瞭,所以看上去長得特別嫩。八十一門總門長把自己平生所學全傾註到白衣神童身上瞭,在四個徒弟當中,他最厲害。今天聽說來瞭個野人要當場獻藝,誰不想開開眼啊,所以這四個徒弟都在場。

王猿初進中原,哪知道這些事,隻知有自己,不知有別人,啪啪啪把功夫練完瞭,眾人鼓掌喝彩。還沒等萬年古佛說話呢,王猿把胸脯一挺,嘴一咧:“各位,我說總門長,您看我練得怎麼樣?”普老劍客點點頭:“很好!功夫確實不尋常,可見你老師沒少在你身上下功夫啊。”“那麼總門長,我想請你給我排排位子,就憑我的能耐,在全國是第一還是第二?第三還是第四?”這話一出口,總門長大為不悅,心說:你真是個野人啊,說話太不客氣瞭,就你這能耐還想排第一第二,也太狂傲瞭,於是把臉一沉。在旁邊的萬年古佛有點掛不住瞭,站起身來一瞪眼:“混賬東西,放肆!這是什麼地方?這是峨眉山八寶雲霄觀,此乃武術聖地之一啊,你竟敢在總門長面前信口雌黃,真是可惡之極!”老和尚說完舉拳要打,被普老劍客攔住瞭:“老羅漢且慢,王猿性情如此,情有可原,讓我跟他說幾句。”普渡樂瞭:“王猿,剛才你提的問題我很難回答你,為什麼說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那是因為練武的高人有的是,你說我能把你排到第幾?再一說,你還沒和別人伸過手,我怎麼能知道你的武藝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呢?”王猿還不服氣呢:“你這裡不是有的是人嗎,把那不含糊的拿出來和我比比,你不就心中有數瞭嗎?”他的話激怒瞭白一子,他想:這個人也太不客氣瞭,搖頭晃腦那個野勁兒,竟敢跟我老師分庭抗禮,看來不揍他他不會老實。小劍摩出來瞭:“師父,這麼辦吧,既然王猿不忿兒,我跟他當場比一比,分個高低。”普老劍客點瞭點頭,但他知道白一子是烈火性子,別看他長得挺好看,但翻瞭臉,動起來可不讓步,他跟王猿伸手,二虎相爭,必有一傷,所以得囑咐他幾句,他把白一子叫到跟前,低聲說:“白老,你千萬手下留情,此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材,要愛護,不要嫉妒,點到為止,聽見沒有?”白一子點頭,就這樣二人戰在一處。王猿原以為自己不含糊,可跟小劍摩一伸手,使他大吃一驚。他一瞅這娃娃年歲不大,能耐不小,比自己的身法還快,往上一縱,好幾丈高;往下一落,輕如鴻毛。這次王猿可長見識瞭,他深信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這話是千真萬確的,自己可不能驕傲自大啊。這兩人打瞭三百個回合不分勝負。萬年古佛趕緊上前攔住瞭。“行行,點到為止。”扭回頭問王猿:“孩子,剛才比武你有什麼感覺?”王猿是直性人,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:“師父,我算過癮瞭,沒想到這小孩兒有這麼大能耐。”老和尚一聽,他又冒胡話瞭,把臉往下一沉:“混賬東西,那是小孩兒嗎?那是白衣神童小劍摩,論輩數比你還高一輩呢,你再胡說我摘掉你的牙。”王猿心中納悶兒,他十六七歲倒比我高出一輩,這輩是怎麼排的?我算記住這小孩兒瞭,我服瞭。就這樣,他在峨眉山住瞭半個月,大開眼界,增長不少知識。之後。萬年古佛又領他到河南嵩山少林總院。

少林派名揚四海,中外皆知。到瞭少林寺,會見八大名僧,接待他們師徒的就是扭轉乾坤歐陽中惠,銅金剛鐵羅漢大力佛歐陽普中。兩位當傢人把他們請進去,萬年古佛說明來意,八大名僧挺高興,除瞭老七雲遊天下之外,剩下的都在。後來擇瞭個時間,王猿當場獻藝,他把所學的能耐全練瞭,歐陽普中非常高興,當時就給他贈瞭個號,叫“海外野叟”,並對萬年古佛說:“我挺喜歡他,您看這個綽號怎麼樣?”萬年古佛樂著說:“還不跪倒給老羅漢謝恩,現在贈你綽號瞭。”因王猿生在海外,性情又野,現在歲數也不小瞭,所以叫“海外野叟”。十天後師徒二人離開少林寺,去一個最重要的地點——雲南滇池島的東海碧霞宮,要會見金燈劍客夏遂良。為什麼叫王猿會他?萬年古佛心中有數。拜會瞭那麼多的人,要論能耐,就數夏遂良最高,如果我徒弟能過瞭那一關,就證明他的能耐確實瞭不起瞭。爺倆風塵仆仆到瞭目的地,可惜夏遂良外出訪友不在,他們乘興而去,敗興而歸。之後,萬年古佛又領他逛瞭八大名山,所遇高人不下五百多個,一提王猿海外野叟這個綽號,大夥都贊成。後來,人們都知道有這麼個海外野叟,這是因為他身懷絕藝。他要威震閻王寨,雙掌掃群寇。

《白眉大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