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回 荀庶常再婚貝氏 貝小姐初拒新郎
話說北山回到傢中,見瞭嫂嫂,說些在北京時的情形。嫂嫂道:“你鄉會試兩次報到,我歡喜得什麼似的。可憐傢中飯米也沒有,我娘傢的人又死盡瞭,隻好問你堂房施利哥哥去借,又請來照顧一切。親友們多來道賀,送分子,忙瞭好些時候。你今日歸來,正好出去見見他們。現在你是大人老爺瞭,須要擺些架子,顯示見得與尋常人不同。”北山應瞭,將京中帶出贐儀用剩的三百七八十塊洋錢,交給瞭嫂嫂。嫂嫂從沒有看見這許多亮光光面團團的新制龍圓,笑得嘴合不攏來。那時鎮上的董事老爺,荀傢的親友們,知道新翰林回來瞭,也有穿著衣冠的,也有便衣的,都來賀喜,聚瞭一屋子的人。董事譚老爺先說道:“北山年少時,我見他相貌不凡,知道必發的,現在果然應瞭我的嘴,前程實未可量呢。”說罷,哈哈大笑。從人撅屁捧臀,同聲附和瞭一回。譚老爺道:“北山甚是寒儉,但現在場面上也是要緊,如有費用,敝處還可幫忙。晚上略備園蔬,請北山兄過去便飯。”那時,北山在京中應酬慣瞭,自然不拘拘束束的,就答應瞭。
譚老爺回去,喚廚房備瞭幾樣菜。北山來瞭,二人對酌。譚老爺喝一回酒,捋瞭兩捋胡須,對北山微笑道:“北山兄,我與你一個人似的,說話不怕你怪。我聽見城裡幾位老先生說,當翰林衙門,須要考瞭差,或者開瞭坊,才可以得志。不然,就是一苦京官罷瞭。那十餘年在京的費用,倒不省呢!你要想想法兒才好。”北山答應不出來。譚老爺又道:“我教你一個法兒,在本鄉包倉米,管閑事,可以弄錢的。你如肯出面,我與你做牽線。”北山聽不明白,道:“什麼叫包倉米,管閑事?”譚老爺道:“你小時候就進京,怪不得你,故鄉的時事,一樣不懂。我告訴你吧,中瞭舉人,自己的錢糧,可以不完。自己如沒有田產,親友們及一切不幹涉的人,隻要將田過瞭你的戶,你在衙門裡招呼一聲,也隻要完二成好瞭。隻要戶頭多,一千八百塊錢,算不得什麼。這不是白用他的麼。這就叫做包倉米。譬如人傢有詞訟,請你到衙門裡去說情,你隻要看哪一邊送的禮物多,就幫哪一邊。那縣官兒對翰林先生說的話,比爺娘還靈,沒有不依的。你不看城中幾個紳士麼,都是靠這兩樣做金飯碗的。這是官面的弄錢。還有那不官面的。”北山問道:“不官面的是什麼?”譚老爺道:“就是聚賭抽頭。”北山又問,譚老爺回道:“譬如你做瞭東傢,約瞭許多賭鬼,或搖寶,或牌九,看押主的多少,每擋抽幾塊錢,這是下等的弄錢法兒。尋常人做瞭,衙門裡要訪拿的。有些功名,就不敢捉瞭。你看徐市蘇傢尖,不是長有幾個紳士在那裡聚賭麼。”北山方曉得天下還有這些事情,心中決斷不來,嘴裡不做聲。譚老爺道:“我要問你一句話:聽見你對的那一傢親,未過門,那位小姐死瞭,現在想還沒有定吧?我有一個表妹,給你做媒,好不好?”北山聽瞭剛才一席話,心裡早不耐煩,又聽他說起親事,心裡竟十分不快。看官你道,前回北山聽見給他對親,他就喜歡得手舞足蹈。為何這次聽見譚老爺給他做媒,心中就不快活呢?這有個道理。原來北山聽瞭周升說的,點瞭翰林,是要娶大富大貴人傢的小姐。心裡時常記瞭這句話。譚老爺的表妹,既不是世傢,又不是富翁,且北山幼時曾見過的,相貌又生得平常,你道他願意麼?北山一時心中發躁起來,忙說要回去。譚老爺留不住,送出瞭門,還說道:“明日奉屈再來晤談,還有許多事要奉托呢。”
北山也不答應,一直回傢,嘴裡不住的說:“可笑!可笑!”嫂嫂也不知他為什麼事煩惱,隻見此日一早就叫船進城去瞭。譚老爺倒備瞭午飯,自己過去請。走到荀傢門口,隻見荀施利在外站著,見譚老爺到,忙施禮道:“老爺過來什麼事?”譚老爺道:“我來看北山。”施利道:“我昨日到人傢吃酒醉瞭,不能回來。今日一早趕過來,哪知道他已進城去瞭。”譚老爺知道北山事忙,卻不覺他為聽瞭昨日的話,心裡不舒服,隻好回去瞭。
且說北山進城,到仲玉傢,仲玉留他住在書房裡。那時常、昭兩縣尊及眾鄉紳都知道瞭,紛紛來拜。一日,有一個孝廉,姓甄,單名標,號君才,借虛廓園設席請北山。這個虛廓園,是賈傢的別墅。園內三分水,兩分花木,臺榭數處,幽雅異常。那日設席就在凌波榭內,請的陪客是:莊仲玉內閣,齊燕樓太史,呆瓊秋孝廉。高朋滿座,談一會中東的時事,偶然提起韓稚芬,甄君才驀地稱起一件事來,問北山道:“舍親貝季瑰太史,足下想知道的。”北山道:“不是寫得一手好字的季瑰先生麼?怎麼不知。”君才道:“他的愛珠,今年方二十一歲。才貌俱全,尚未許字。足下倘意訂絲羅,弟當效力執柯。”北山聽瞭,知道貝傢是蘇州城內有名的巨紳,如何不願呢,起身謝過,且說費心。君才應瞭。過數日,叫船到蘇州,進城停泊在桃花塢內。原來貝季瑰是戊子的舉人,己醜的進士,點瞭翰林,考差放瞭一個浙江主考。隻是為人太愛錢,傢裡雖有十數萬傢私,還不滿意。在主考任上,為一件事壞瞭名聲,恐被禦史參革,回到傢裡,足不出戶。這日見瞭君才,君才即將姻事說瞭。
看官曉得做媒的長伎。譬如這樣有四五分,就要說到十分的。當時君才講起北山如何有才略,如何好品貌,說得天花亂墜。季瑰雖是心許,遲疑不答。原來季瑰有懼內的毛病。那件事,夫人心裡如要的,不由季瑰不依。若季瑰要做的事,夫人不答應,那就一世不成功的瞭。況且這是兒女的婚姻大事,自己更難做主。停一回就進內,將君才一席話告訴夫人。夫人道:“他是翰林,不怕他不得法。但恐怕相貌不好,不配我的女兒。你還要細細打聽,不要像你這副嘴臉,就夠我一世受用的瞭。”季瑰忙賠笑道:“相貌說是好的,夫人放心。象我這般醜臉,天下原是少見的,隻好下一次輪回,投著一個俊俏的後生,報答夫人吧。”夫人啐瞭一聲,丫環們都笑瞭。夫人又道:“隨你主意吧。但尋瞭一個醜女婿,我不依你的,你仔細著。”季瑰應瞭出來,又盤問瞭君才一會。君才又細說瞭一回,說得千妥萬當,季瑰就答應瞭。君才請瞭貝小姐的年庚八字,帶回常熟,請吳瓊秋做瞭男媒,將北山庚年八字,兩交換瞭,送至荀、貝兩傢。配定,即擇次年正月十八日成親。北山仍住仲玉傢過瞭年,到正月十六日,叫瞭一隻大船,同吳瓊秋、甄君才到蘇州,泊太子碼頭。君才、瓊秋先將聘禮白銀二百兩,及向仲玉傢借的金銀珠翠手飾裝蟒刻絲綢緞綾羅衣服等,又備的八色盤禮,共十餘擔送去。那時貝傢張燈結彩,先請瞭二位媒人。到十八日午時,貝傢準備瞭十數對銜牌,二十多對官銜明角燈,全副執事,一班小堂名,四對紗燈,一乘四人大轎到碼頭上來接。前面二頂媒轎,君才、瓊秋坐瞭。後面四隻跟馬,即時請新貴人上轎。大吹大擂,進瞭閶門。到桃花塢貝傢門口,送瞭幾封開門錢。隻見重門洞開,裡面一派樂聲,迎瞭出來。外面升瞭三個炮,媒人先下轎進去。貝大史金頂貂套,朝珠緞靴,迎瞭出來,行瞭一個禮。又是一班小堂名,四對紗燈,請新貴人出轎。北山貂套蟒袍,金頂朝珠,簪花披紅,一徑進內。到瞭大廳,先行過奠雁禮,拜見丈人。獻過瞭三套茶,擺上酒席,共十數桌。貝太史奉新婿正面一桌坐下,又奉瞭兩媒人及眾客人入席,北山亦回奉瞭。堂下奏著細樂,北山偷眼看時,見簇新一座大廳,金碧輝煌,燈彩奪目。北山下來告過丈人的席,又同媒人行瞭禮,入席坐瞭。一回席終,贊禮的報吉時已到,請新貴人花燭合巹。兩媒人掌瞭花燭,送北山進新房。廳上眾客飲酒聽唱,直鬧到晚不表。
且說北山那一晚上到新房,見貝小姐已更便衣,穿著一件狐皮緞緊身,正在卸妝,真的人如玉立,貌比花妍,心中喜歡極瞭,不覺將從前的呆態齊露出來。不管眾丫環在旁,就瞅瞭兩隻眼,走近貝小姐看瞭又看,哈哈大笑瞭一回。眾丫環詫異。那貝小姐先時偷觀北山幾眼,見他身村短小,面目可憎,心中十分惱恨。又見他那麼樣子,急得要哭出來。匆匆的卸瞭妝,叫丫環扶著,走出新房,到裡面樓上,進老夫人房中。夫人見女兒進來,含著一泡眼淚,忙問道:“你為何這個樣子?”小姐道:“不好瞭。”夫人大驚道:“什麼?什麼?”小姐道:“爺媽不打聽仔細,招瞭一個瘋子來瞭。”夫人嚇瞭一跳,道:“那個人相貌不好罷瞭,怎麼又是個瘋子呢?”小姐將剛才的樣子,述瞭一遍。夫人大惱,喚丫環去請老爺進來。貝太史送客散瞭,正要回房,見丫環來喚,慌忙趕進內房。夫人拍案道:“你誤瞭吾的女兒終身,吾的老命也不要瞭。”帶哭帶罵,鬧瞭一會,攆出房外,不許進來。北山在新房裡,見貝小姐走瞭進去,恨不得拉住她。等一回,忽聽裡面的哭聲帶罵,隻遠遠的聽不清楚。隨見季瑰出來,過新房門口,見北山也不睬,分付將被褥鋪在書房裡,即去睡瞭。北山又等瞭一回,按耐不住,喚一個小丫環去請小姐。小丫環走進裡面,隻見老夫人房已閉,不敢敲門,就走出來要回復北山,又想道:“新姑爺是個瘋子,吾去回他什麼。”這麼一想,就怕起來,回到自己房裡去睡瞭。北山等小丫環不來,自己又不敢進去,隻好獨自一人,呆坐在房裡。那新房真是鋪得錦團繡簇,桌上陳設的玉艷珠輝,北山大半是沒見過的。踱來踱去,瞧東望西,自己趴到床上,將大紅大綠的湖縐被,繡花嵌鉆的和合枕,撫弄一會。那時桌上的西洋鐘當當打瞭二下,隻是不見新人來。北山下瞭床,走出新房,向裡面偷觀,見重門已閉,鴉雀無聲,便仍回進新房,心中似熱石頭上的螞蟻一般,弄得毫無主意。足足坐到天明。正是:天臺路近,忽起橫漢風波;琴水舟來,幸遇知心故舊。不知後事如何,且聽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