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回 扮假監李通偷圖
話說英國公舉起金鞭打劉瑾,劉瑾慌忙一躲,那鞭尾正拂著鼻子,鮮血冒出。大叫道:“張茂當殿逞兇,打奴婢明是打陛下,乞將張茂處斬,以儆亂臣。”張茂怒發沖冠,大罵道:“劣奴焉敢以聖駕壓我,我且將你打死,以正國法。”說罷趕上前來再打。劉瑾見不是勢頭,忙走在武宗背後躲閃。武宗自思,劉瑾奏旨交印被辱,朕已失臉,若再受打朕體面掃地矣。忙走身攔住道:“皇叔且容他改過自新罷。”眾文武亦勸道:“千歲須念及萬歲金面。”張茂怒氣稍息,奏道:“此等逆奴,不打死何為,陛下何必寬恩!”武宗道:“念及他平日事朕辛勤,容他改過。”張茂鞭指著劉瑾大罵道:“劣奴!你平日狹制滿朝公卿習慣瞭,今番撞著本藩,若不改過,下次再犯,必定活活打死。”武宗滿面羞慚,傳旨退朝。
百官退出朝外,大笑道:“劉瑾該倒運,惹著對頭。自他弄權,未嘗少挫威風。今番當殿失臉,也是他時勢將敗瞭。”說罷各自散出。時英國公先眾官上馬,回到府中,發令往西校場散操。並將印敕送回府來,眾將聞知此信,大喜道:“奸監心想執掌兵權,勒索武將賄賂。誰知武將非似文官易欺。必須如此,方知武將的勢力。”
閑話丟開,且說劉瑾,在後宮對武宗道:“奴婢先於校場被張茂所辱,今番當殿逞兇,陛下竟不窮辦,反加安慰。國法豈不掃地?”武宗道:“他的功勞浩大,你不自量,要奪他的團營,朕又誤聽。他現帶先帝禦鞭,倘一變臉,連寡人亦失體面。今後相通,須當回避。若再觸犯,寡人變難以求情。”劉瑾聞言失色道:“早知陛下如此懦弱,奴婢亦不致受侮辱。”悶悶退出。
過瞭幾日,那李夢雄同劉宇瑞已到京城國公府前,對守門官道:“有煩稟報,說是李夢雄求見。”守門官即進殿見英國公道:“外面有二人,說是李夢雄求見。”英國公好奇怪,外面人人傳說李夢雄在山東落草為寇,因什又敢見我?令他進來。”守門官即出,見李夢雄道:“千歲令進見。”李夢雄對劉宇瑞道:“賢弟少待。”獨自到後殿拜見道:“末將李夢雄拜見。”英國公道:“起來,爾為何在山東做起打劫勾當,今又到此何幹?”李夢雄著驚道:“小將失盜,害得我兄妹折散。”即將宿店,失瞭包裹、文憑、馬匹,後遇劉宇瑞一一事情言明。英國公半信半疑道:“既有劉文俊之子劉宇瑞同來,令左右請劉宇瑞進入。”劉宇瑞進入拜見,英國公答瞭禮道:“賢侄請坐。”又對李夢雄道:“將軍一同坐下。”二人坐在兩旁。李夢雄欲言又止,英國公道:“盡是心腹,有事隻管說來,決不漏泄。但是你既失瞭部照,其罪非小,本藩亦無法可護。”李夢雄道:“小將卻立一奇功,未知可以贖罪否?”就從身上取出密書呈上。英國公將書展開,看畢大驚,喝令左右退出。問李夢雄道:“此書卻是何處得來?”李夢雄備言殺死頭目事情。英國公方才省悟道:“怪不得前日劣奴,謀奪團營。”即將金鑾殿辱打劉瑾說明,又道:“本藩隻道是要勒索武將金銀,原來存心謀反。”李夢雄劉宇瑞齊聲道:“且喜千歲阻住。若使他得執掌帥印,聖朝江山危矣。”
英國公道:“二位此書意欲如何哩?”李夢雄道:“今得此書,劉瑾反叛已露。求千歲將書奏上聖駕,以除國傢大患。上可代傢嶽伸冤,下可賠小將罪案。”英國公道:“不可不可!從來反叛重情,豈可隻憑一紙字跡,可以準信?若即奏聞,彼必說爾失脫文憑懼罪,反假造此謀逆之書,希圖脫離羅網。非但奸監不能除滅,你更有罪難辭。況劉宇瑞又是犯官之子,面君一並罪上加罪。”李夢雄曰:“千歲說得是。但此書若不奏聞主上,豈不縱奸為患?”英國公道:“卻有一計可行。三界山乃是小婿管轄地方。老夫一文書,令小婿文貴密速整人馬,詐奏出巡邊鎮。縱使劉瑾知道,也料是出巡,不疑為剿匪。便不會知會,三界山亦不會提防。再細備修得劉瑾回信,令一膽力舌辯之人,打扮作小監模樣,往三界山,詐稱帥印未得到手,教三界山頭領,按住人馬,不可開動。順便偷畫出入路徑,交付與小婿,自然容易可破。俟擒住柳望懷等,解京那時,將此書獻出,當殿質證,方除得奸惡。”李夢雄二人大喜道:“千歲此計甚妙,當速施行之。”英國公道:“還有一件,假書固容易,假監是實難。這個人必須白皙無須,利口懸河,又要扮二小監跟隨的方為合式。柳望懷等,見有隨從,方信是劉瑾心腹,加禮款待,方好偷畫地圖。”李夢雄、劉宇瑞道:“無二人凈白無須,可以去得。”英國公笑道:“爾二位去不得。李將軍乃武將,非舌辯之士。劉公子是膽怯書生,若要去,隻好扮作隨從小監。至於太監須別選一個能人方妥。”
三人正在商議,忽見門官報道:“山東大同關文姑父,著中軍官李通前來候見。”英國公喜對李夢雄二人道:“李通前來,吾計成矣。”令守門官領令退去。李夢雄問道:“李通何人,千歲如此歡喜?”英國公道:“李通膽量口才,二者俱有,可謂智勇雙全。待相逢便知其能。”正言間,李通已進。劉宇瑞、李夢雄立起身來一看,李通生得身高八尺有餘,白面無須,膀闊腰細,年甫二旬餘。李通上前拜見,英國公道:“將軍一路到此,隻行常禮。”因指李夢雄、劉宇瑞,對李通道:“將軍可認得此二人否?”李夢雄二人,忙向前作揖。李通答禮畢,問:“二位是誰,小將實不認得。”英國公道:“此位乃吏部天官劉文俊之子劉宇瑞,此位系救駕武狀元李夢雄。”李通聞言,重新見禮道:“久仰、久仰。”李夢雄道:“小弟聞得仁兄文武全才,幸得拜見,三生有幸。”李通道:“弟碌碌無聞,怎及吾兄同州救駕,名聞天下!”李夢雄道:“此乃聖天子洪福,非弟之能。”英國公道:“二位俱少年豪傑,實國傢有福。待本藩備一小酌,與三位一敘。”三人一齊拜謝。
須臾間筵席已上,四人入席同飲。李通道:“鎮主因前日劉瑾假金牌謀害,特令小將前來察命定奪。”即取出書呈上。英國公問道:“什麼金牌?”李通便把文貴毀書得罪劉瑾,假造金牌宣召,及自己盜取傢眷稟明。”特請千歲,可將金牌解京否?”英國公聞說,忙將書折開看過,大驚道:“不意劣奴如此作惡,非將軍能幹,小婿已作泉下之鬼。但目今朝廷溺愛,金牌解京,天子亦不準信。且留在大同關,俟有用日解京。本藩有一事與你相商。”李通道:“千歲有何鈞命?”張茂先將:“李夢雄獲著三界山私信,要奏天子。將軍以為若何?”李通道:“小將有何能識,焉敢亂言。”英國公道:“本藩已有計策,試問將軍意見同否?”李通沉吟一會道:“此書雖奏,朝廷必不聽從,反使劉瑾提防。”英國公笑道:“本藩之意,與你相同。本藩有一事,要煩將軍去做,未知將軍肯去否?”李通道:“千歲有事差遣,末將無不效力。”英國公把假小監偷畫地圖言明。李通道:“千歲妙算無遺,又可除國傢大患。”英國公道:“欲假小監,非將軍不可當此重任。”李通曰:“但恐鎮主懸望。”英國公道:“小婿吾自寄書知會,並教他調兵俟候。”語罷即寫一書,說明李通往三界山畫圖。可速調人馬,詐稱出巡,瞞過劉瑾,以便征剿。寫完,著一名心腹傢將,飛趕山東大同關去。眾人酒至半酣,李夢雄與李通相投,兩下結為生死之交。李通年長為兄。就在英公府內安歇。
次日英國公就令人仿劉瑾筆跡,寫起回書。書內稱:“帥印未得到手,且按住人馬。倘一開動,恐張茂知覺,不便行事,特差族弟劉通前去知會”等語。又力求太監衣服,過瞭數日,衣物齊全,藏入包裹,三人扮作客商,起身上馬。
沿途三人,同行同宿,十分情投。不止一日,將到三界山前,伏路嘍羅上前問道:“三位客官,要往哪裡去?”李通道:“快報你頭領知道,說咱從京城前來,有話面見。”嘍羅道:“小的即使通報。”直奔到聚義廳道:“啟上大王,山下來瞭一位太監,兩名隨從。說是從京城下來,有話面見。”萬飛龍道:“屢次隻差傢丁前來,今番卻差太監,未知何故?”吳仁中道:“劉公公必因未知山寨強弱,特差心腹前來探視,我等當盡心禮待,他回去自然在劉公公面前竭力褒獎。”柳望懷道:“但有一件,為何下書頭目陸金,至今不回?必有別故。”令傳合寨嘍羅迎接。嘍羅即擂動聚眾鼓,三個頭領上馬下山。至山下,一齊下馬打拱道:“俺傢兄弟,不知公公駕臨,有失遠迎,望乞恕罪。”李通忙下馬答禮道:“咱傢何能,敢勞列位遠接?何以克當?”兩下謙遜瞭一番,一齊上馬上山。李通見山勢高峻,有如壁立。三座石頭關隘,真是一夫守險,萬夫莫過。至山上有一片平地,何止數百丈寬闊,可謂天生地成。來到聚義廳前下馬,分賓主而坐。李夢雄、劉宇瑞立在旁邊。看官你道李夢雄前日與柳望懷交戰,怎麼就認不出來?因交戰時夜間,故看不清楚。今已隔日久,況又在劉瑾處前來,眾人難有些面善,哪裡敢認是李夢雄?時柳望懷問道:“請問公公尊姓大名。”李通曰:“咱乃劉公公五服內從弟,劉通便是。一向在河南信州府中,管掌傢業。近因進京,見公公報事,適遇使前往。傢兄因帥印未得到手,恐列位開動,張茂知道,弄出事來。著咱傢來知會,順便觀看山寨創業若何?”說罷,回顧劉宇瑞道:“劉議,把書呈上。”劉宇瑞忙把書呈上。柳望懷問道:“此二位尊姓大名?”李通道:“二小價乃中表兄弟,一名李德,一名劉義。”柳望懷三人拆書看過,問道:“前日下書的頭目,因何示回?”李通曰:“頭領陸金,因酒後中風,在京調治。俟痊安後便回。”吳仁中道:“這廝果然又貪酒誤事。”柳望懷便令合寨嘍羅,俱來參見畢。
李通心思:須將合寨士卒沉醉,方好畫圖。乃對三大王道:“難得眾人參見。咱豈可無犒賞?欲借山寨物件暫用,待回京後即差人齎銀前來折還,斷不有虧。這是借花獻佛,幸勿哂笑。”三盜首齊聲道:“山寨靠著令兄照顧,憑公公要怎樣犒賞,隻管吩咐說什折還。”李通道:“此乃咱傢的簿意,自然要還的。可令人大宰豬羊,不論頭目士卒,及搖旗把門的,每人俱賞羊肉二斤,豬肉一斤,好酒二瓶。”合寨人等好不歡呼,俱稱大貴人慷慨,非往常可比。三頭領請李通入席,筵中雖無庖龍烹鳳,卻亦肉山酒海,殷勤供奉。李夢雄、劉宇瑞另有筵席,頭目相陪。
酒過數巡,柳望懷等,要顯山寨的威風,邀請李通上馬,遍觀山寨,及糧草、倉庫、兵器、盔甲、馬匹等件。李通暗記瞭出入路徑,假意稱羨道; “大王真是山寨堅固,人馬強壯,各物充盈,何愁公公大事不成?咱回見傢兄,定將此事說明,亦不枉列位一向的苦心。”三頭領大喜道:“何敢當得公公如此過譽?”李通曰:“果然以此爭戰,何戰不勝?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?”三頭領大悅,復入席。眾嘍羅亦各招君邀伴,同飲暢敘,一片呼麼喝六猜拳行令,好不興頭。隻有李通留心敬酒,反把三頭領灌得大醉。
未知畫得地圖否?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