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回  顧煥章偷探湖耳山 追風猿他鄉遇故友

  詩曰:

  終日被人欺,分明我自知。

  若還忍耐得,終久不便宜。

  顧煥章來至穆將軍大帳討令,要探湖耳山。穆將軍說:“你此去須要謹慎小心,不可大意。”顧煥章得令下去。下面馬成龍、馬夢太、高傑、白勝祖四個人,也要跟隨前往。穆將軍說:“你四個人要去,諸事聽倭克金佈的話,不可任性胡為。無論探出什麼消息,不可冒險前往。”穆將軍這一派話,正對著白勝祖說,隻因出兵之時,白大將軍派兒子在穆元帥這裡當差,諸事托穆將軍管教,不可任性胡為。皆因穆帥知道白勝祖年輕,怕是貪功冒險,受他人的暗算。這四個人聽穆將軍吩咐,點頭答應,均隨顧煥章下瞭大帳。顧煥章邀請朱天飛、侯化泰、王天寵跟隨。大傢各跨一匹戰馬,各帶著隨身的兵刃,出離瞭大清營。顧煥章這一討令,要探湖耳山,他是有心事,想要追上紅胡子馬傑,二人談談心,故此馬上加鞭,如飛似箭。大傢各催征駒戰馬,往前趲趕。

  時逢艷陽天氣,正在三春的景況,真是柳暗花明,青山迭翠,百鳥聲喧,真正是好俊的春光!怎見得?有贊為證:春光明媚,嚦嚦鶯聲鳴春晝,更有那柳青桃紅分外嬌。春光兒好,春葉姣,春花似錦,春雨如膏,春風料峭。映著那遲遲春日,春景兒難描。柳浪滔滔,花枝裊裊,穿花蟲兒粉蝶俏。花氣昭昭,柳影兒搖搖,勾惹的那遊春的公子,斜跨著雕鞍,踏過瞭小橋。遊春的客,春興高,也有老,也有少,也有蠢,也有俏,莫不為春景牢騷。遙指望,杏花村內,酒旗飄飄。馬成龍在馬上看此春光的景況甚為高興,回頭與侯爺說:“大哥,你看此處山青水秀,又趁此艷陽天氣,要是太平世界,你我弟兄在一起遊春玩景,吃酒談心,到處名山勝景,任意遊玩,豈不美哉!焉想到遭此變亂之際,天下荒荒,各處盜賊竊發,南方刀兵四起,不知何年月把賊人掃滅,從此天下太平,萬民樂業,方遂吾之心願。倭侯爺一聽,說:“賢弟,你乃是聰明人。天下大勢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自前明崇禎甲申年,流賊李自成作亂,天下刀兵四起,吳三桂請我國聖人入關以來,趕走李自成,滅瞭張獻忠,天下賴以太平。今又有妖逆作亂,上幹大怒,下招人怨,不久必被大兵所滅。我皇上自定鼎以來,省刑罰,薄稅斂,恩威並施,賞罰分明,以天下黎民為重。這些不知時務妖逆,任意胡為。”

  正值大傢談論,看看紅日西沉,高傑在馬上說:“我渴瞭,哪裡有水,咱們喝點,也該找個地方歇息歇息瞭。”王天寵說:“前面已到湖耳山。”高傑抬頭一看,但則見東西兩旁都是高峰峻嶺,正南上有一座大山,兩旁直立山峰。在半山坡上,東西有一條大嶺,當中一座寨門,周圍一帶石墻。寨門上插兩桿大旗,上面有字,是個“楊”字。山西邊一帶,都是高山峻嶺。山的東邊有一股小路,是往雲南去的路徑。眾人催馬,由山東邊往南,要偷看這座山是從哪裡上去。王天寵在馬上抬頭一看,說:此地好險哪!眾位要快走,這山上要有賊兵把守,往下砸打滾木石子,你我性命休矣!”馬夢太說:“大兵要到此處,非破此山不能過去。”顧煥章說:“唔呀!咱們快走吧,你看那天陰霾瞭。”眾人齊把坐騎轉過這道山坡,但則見往西南是一條大路。天色已晚,高傑說:“咱們該找一個店住下瞭,天也不早啦,我此時又渴又餓。”馬夢太說:“你別忙,此處都是荒山野境,哪裡有店?莫若你我找一個廟宇住下也好。”侯化泰說:“你們順我手往西北看,那邊不是有一片樹?大概必是村莊。你我投奔那裡,看是有店無有。”

  眾人催馬往西北走,隻見前面樹林之中,隱隱有一帶紅墻,兩根旗桿直沖霄漢。眾人來至山門以處一瞧,山門之上有一塊匾,上寫泥金大字,是“古剎鐵善寺”,來到角門,侯化泰上前叩門。隻聽見裡面有人口中念:“南無阿彌陀佛,”伸手把門開開,原來是一個小和尚,年有十五六歲,淡黃臉面,粗眉大眼,四方臉;身穿藍佈僧衣,足下白襪雲鞋,方官端方,品貌不俗。一見這幾個人都是手拿打馬鞭子,拉著座下馬,高短老少不一。沙彌問道:“你們幾位打門何事?”侯化泰說:“我們遠方來的,從此路過,天色已晚,走的口渴,意欲借寶剎歇息一宵,不知小師傅尊意如何?’小和尚說:“我是不能作主,回稟我傢師傅知道。”侯化泰說:“也好,你就去回稟去,我們在這裡等候。小和尚轉身入內,不多時出來,隻見那小和尚笑嘻嘻的說:“你們幾位把馬拉進來,縛在東院馬房之內喂上,跟我到西院中落座。”眾人進瞭鐵善寺,往東一看,是一座馬棚,裡面縛著有兩匹花馬。小和尚帶著那顧煥章、王天寵、朱天飛、侯化泰、胖馬馬成龍、瘦馬馬夢太、神力將高傑、過海銀龍白勝祖,這八位英雄來至大殿的西邊,一看是四扇綠屏門,開著當中兩扇,上寫的是“佛地生輝”。兩旁的對聯是:曲徑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。

  眾人看院內栽松種竹,甚是清雅。迎面堆起一座假山子石來,上面栽種樹木,都是小巧之物。繞過山子石,是北上房五間,東西各有配房三間。小和尚讓這八位來到西禪堂之內。眾人舉目一看,但則見靠西墻是楠木條案,上擺著《妙法蓮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幾卷。案前是八仙桌兒一張,兩旁各有太師椅子。南屋放著簾子,看不見屋中。北裡間屋內是靠前窗戶的炕,裡面圍屏帳甚是齊整,但則見地下是八仙桌兒,兩邊的椅子。外間屋內,兩邊都是茶幾杌凳兒。西墻上掛著一軸挑山,寫的字跡鮮明。白少將軍最愛的是名人字畫,一看那挑山,概不由己,心中連說是好,“這是名人的筆跡。”眾人往上一看,隻見上面寫的是:為愛清幽遠世俗,靠山搭下小茅。  半畝方塘一橫水,數棵楊柳幾行竹。

  春酒熟時留客醉,夜燈紅處潤耳書。

  利鎖名韁全拋去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

  下面落款,寫的東坡筆。兩邊還各有對聯,上面寫的是:青山不改千年畫,綠水長流萬古詩。

  上面落款是黃庭堅筆。眾人落座,小沙彌獻上茶來。馬夢太到裡間屋內一看,但則見西墻之上掛著一口披刀,靠西北方立著一根鐵棍、兩口單刀。馬夢太一看,心中一動,說:“不好!此廟中不是正經參修之人,許是天地會八卦教他等黨羽在此亦未可定,要不然就是綠林中的賊盜。”自己轉身來到外間屋中,見和尚未在屋內,向大眾說道:“咱們眾人來到此處,不大穩便。我方才到此裡間屋中一看,墻上掛著披刀,恐怕這廟中許是歹人。”王天寵說:“馬老哥,你太想不開瞭。你我弟兄身上又沒帶著金銀財寶,又有全身的藝業,漫說沒有賊,即便有賊,又怕他何妨?”馬夢太默默無言。隻見小和尚送進茶來,說:“眾位施主貴姓?從哪裡來?”八位英雄各道瞭姓名,問小和尚:“此處屬哪裡管?”小和尚說:“我們這裡屬鎮雄州太和縣管,眼下都被天地會所占。”王天寵問道:“你們這裡雲貴地面,難道說沒有大清國官麼?”小和尚說:“雲南十五府均被天地會所占。雲南省城現在失守,昭通府知府現已殉難;昭通府所屬的三州縣,俱被賊兵聚守。”馬夢太問:“這州縣都是哪裡?”小和尚說:“我們廟前兩股道:西南那條道,昭通府恩安縣;往南去,是鎮南州永善縣。不知你們意欲何往?”馬夢太說:“我們正想上昭通府。”小和尚說:“你們幾位千萬別去,眼下昭通府恩安縣正北有一座山,叫龍峒山,這座山離縣城二十二裡地,在金沙江的北岸。此山方圓有四十裡。那山上住著一位天地會八卦教會總,在那裡聚守。此人姓蔡,名叫文增,人稱勸善會總,聚守龍峒山。手下猛將不少,又有金沙江之險。他那裡水旱戰船俱亦齊備,在那裡址起大旗,招軍買馬,積草囤糧。”馬夢太暗暗點點頭,說:“天下荒亂,刀兵四起,你們這廟中指著什麼吃哪?”小和尚說:“我們這廟裡,我師傅有的是金銀財寶,存下的糧米足夠五六年所用。”

  小和尚正說話之際,忽聽外面一聲佛號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聲音洪亮。

  眾人往外一瞧,隻見來瞭一個陀頭和尚,身高八尺以外,渺到九尺,頭大項短,虎背腰圓,披散著發髻,頭上打一道金箍,面如鍋鐵,黑中透亮,兩道掃帚眉,一雙大環眼,白如粉錠,黑似點漆,滴溜溜,光嘩嘩,白分明,三山得配,四字方海口,大耳有輪;身穿灰色佈袍直裰,足下白腰襪子直搭護膝,足下青佈僧鞋;在脖項之上掛著十八顆純鋼打造的人頭素珠,掀簾櫳進至四禪堂。侯化泰一看此人,好生面善,一時間竟想不起來。不知來者這個僧人他是何人,且看下回分解。

《永慶升平後傳》